蒋孝文夫人徐乃锦(1)(图)
蒋孝文的夫人徐乃锦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徐锡麟的孙女,是个中德混血儿。
蒋家与徐家是邻居,蒋孝文与徐乃锦一起长大,后来两人先后赴美国留学,二人情投意合,更加亲密,很快成婚。
婚后生一女蒋友梅,完成学业后,双双回国。
蒋孝文从政,她则参加社会工作,夫妻恩爱。
但后来蒋孝文突然大病一场,虽然外界传言纷纷,但徐乃锦始终无怨无悔地侍候左右。
她个性独立果断,精通多种语言,对音乐和歌剧颇有心得,事业心很强,一心希望获得成功。
她所表现出的特质是蒋氏家族中最难得一见的品质。
蒋家第三代中最没有福气的是蒋孝文,自1971年起便病魔缠身,饱受恶疾的痛苦将近20年,终因患咽喉癌救治无效,于1989年4月14日在台北去世,蒋孝文1935年12月14日出生在苏联,小名唤做“爱伦”
,孝文这名字是他返回中国后由蒋介石取的。
他本是蒋家第三代中头脑反应最灵敏、仪表也最为出众的一个,蒋介石和蒋经国对他极为钟爱,并且寄予极高的期望,如果不是身罹恶疾,经过蒋家的悉心栽培,是很可能成为另一个有影响的第三代“强人”
的。
蒋孝文童年时代,随母亲在溪口生活。
1948年在溪口武岭学校读书。
1949年他去台湾后就读于成功中学。
当时他外向好动,曾惹出不少是非,屡屡遭到蒋经国的严责。
据蒋孝文后来自己说,他父亲一生起气来,经常把他绑起来打。
蒋介石爱孙心切,将他送到“凤山陆军军官学校”
接受磨炼,但他并没有最后完成军校的学业。
1955年至1956年间,他前往美国旧金山留学。
蒋孝文的夫人徐乃锦,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徐锡麟的孙女。
他的父亲徐学文早年留学德国,母亲是德国人,因此,她是个混血儿。
她比蒋孝文小3岁,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两家住得近,还经常一起游泳或一起做其他消闲活动。
但性格并不投合,只是普通朋友而已。
不过,蒋经国对这位准儿媳妇早已看中,认为她将来必能协助蒋孝文共创大业。
蒋孝文小时候十分贪玩,有如一匹脱缰野马一般,而徐乃锦正好驾驭他。
这一桩心事,经常在蒋经国心头萦绕。
徐乃锦从女师附小毕业,到台中静宜文理学院高中部念英文,毕业后,她先到德国待了**个月,再转至美国加大(U·S·U)心理学系,后来进入心理学研究所。
在美期间,她与蒋孝文在一个很巧合的机会中再度相逢。
此时,徐乃锦已长成了大姑娘。
蒋孝文与她终于谱出一段恋情。
消息传到国内,蒋经国为此欣喜不已,立刻致电蒋孝文,建议他好好珍惜,交往一段时间,不妨一边成家,一边念书。
不过,没想到徐乃锦的家人反对这门婚事,认为蒋孝文是花花公子,嫁给他很难保证将来不会闹纠纷。
蒋孝文与徐乃锦为了此事,均感到相当困扰。
徐乃锦的家长要她休学回国,蒋、徐两家为此一度闹得有点僵。
但是,蒋经国最后使出一个高招,使得徐家无法再反对。
他轻车简从,提了一篮水果,亲自到徐家求亲,使得徐家大为惊讶,认为这实在担当不起,因此不看僧面看佛面,准许了这门婚事。
徐乃锦与蒋孝文成婚后不久即怀孕回国待产,生下女儿蒋友梅之后继续赴美念书,完成学业后,与蒋孝文双双回国。
蒋孝文开始从政,她则参加社会工作,夫妻甚为恩爱。
有人说,徐乃锦嫁到蒋家,完全是政治婚姻。
但接近徐乃锦的人都会发现,她非常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
她在教育研究所任教时,教学认真,对学生很照顾,但学生都不知她的背景。
尽管她在蒋家的声望极高,但她没有很重的权力欲,因此,可以算是个温和人物。
就在一切都美满的时候,蒋孝文突然大病一场。
市井之间对蒋孝文的病情即有种种传说,有人说他得了西贡玫瑰、国际梅毒,有人说他早已残废,变成植物人……种种臆测不一而足,越荒诞越有人相信。
蒋孝文的突然生病,对于比他小3岁的妻子徐乃锦是毕生最大的打击。
徐乃锦是一位心地善良、意志坚定的女性。
她辞去工作,在丈夫5个月住院期间,整日镇守病房,陪侍照顾。
此后十多年来,她对蒋孝文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夫妻感情仍很密切。
她以妻子的角色,协助蒋孝文克服疾病痛苦。
她遵照医生指示,以各种不同游戏,协助训练蒋孝文的反应、记忆。
她地位特殊,然而,自蒋孝文病发,她克服异于常人的心理症结,走过那样漫长的岁月。
她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
曾经到徐乃锦家赴宴的友人指出:“他们家请客,蒋孝文都和大家一起用餐,他们夫妻俩感情甚笃,不时有亲昵的称呼”
“她是一位爽朗的女性”
一位接近她的朋友说:“自蒋孝文病后,她表现出女性少有的坚强与独立”
了解徐乃锦的朋友分析,“她的童年受母亲影响甚大”
,是她童年看着母亲无私照顾朋友的亲身感受,使她在丈夫病发后,能够长期如一,毫无怨言。
她经常说:“我对人生的看法是积极的,再大的挫折都不能放弃,上天总会给我路走”
不过蒋孝文的病,对她总是很大的打击。
那时,她还年轻,但是,虽然发生这种事,她还是勇敢地活下去。
徐乃锦嫁到蒋家后,对一名女性而言,她尝到了别人所未能体会到的“第一家庭”
的生活,但是,比其他人更难以领略的,是她度过十几年不为人知的艰辛。
“你为什么能度过那一段日子?”
她的朋友问她,她总是这么说:“因为我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徐乃锦的父亲徐学文个性内向,到台前,在上海开药房。
1949年左右,她的父母迁居台湾。
到台后,有个药房里的学徒自行创业,赚了些钱。
但不久生意做垮,妻子病倒,这位前学徒带着四个小孩无处可去,最后还是找上她父亲。
她母亲清扫出后院的一间小屋子,收留这不幸的一家人。
这位学徒在那间小屋子住了七八年,然后再创业成功。
人是有感情的,这是人的天性,尤其在落难时。
那位学徒后来事业成功,每星期都会去探望她的父母亲,希望聊表感恩之情,但被婉拒。
这位学徒搬出她家后,后院的小屋子她母亲让给她的同胞德国朋友住。
这位德国朋友带着一个女儿,身无分文,搬进她家的小屋子住了10年。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