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关河》一(4)

《梦断关河》一(4)

"快瞧!那就是扬威将军【扬威将军:时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长龄,被授为扬威将军。】!"

"不对!是钦差大臣杨遇春【杨遇春:字时斋,四川重庆人,道光五年出任陕甘总督,张格尔武装叛乱初起时,曾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部驰赴新疆办理军务。】!"

"快看那边!那位老将军是谁?看看,胡子眉毛都花白了!"

为众人所瞩目的老将军,正好朝茶馆这边转过脸来,灿烂的阳光洒在他又红又黑的脸膛上,微风掀动他灰白的长胡须,衬映着金盔金甲,非常鲜明夺目。柳师傅忍不住高声喝彩:"好!好相貌!好一位老将军,前程无量!"

刚才拍桌子的那位斜眼看看柳知秋,似嫌他张狂,又淡淡地对同伴说:"果然是杨芳〖ZW(〗杨芳:字诚村,贵州松桃人,嘉庆年间镇压川楚陕白莲教起义,升至总兵、提督等官。嘉庆十八年,参与镇压林清、李文成起义。平定张格尔之战中再立大功,与长龄、杨遇春等四十位武将文臣得到绘图紫光阁的最高荣誉。】,他也凯旋了。"

同伴点头道:"这次他立了大功。年过花甲,不容易啊!"

这声音虽然不高,却发自丹田,厚重又洪亮,使柳知秋不能不多看他几眼。只听他接着说道:"川楚陕白莲教【川楚陕白莲教:乾隆末年白莲教在川楚两省边界地区兴起。嘉庆元年,湖北枝江、襄阳首先发难,四川达州、巴州等地纷起响应。次年两省义军会师川东,编为八大支,设掌柜、元帅、先锋、总兵、千总等职,推王聪儿为总领袖,分路出击,节节胜利。嘉庆五年初,在苍溪大败清军主力,杀清军副将以下二十四名,控制了川西大部地区,威胁成都。后因起义军缺乏统一指挥和部署,被清军陆续击败。先后参加义军民众达数十万,坚持斗争九年,遍及四川、湖北、陕西、甘肃、河南五省地区,沉重打击和削弱了清王朝的统治。】匪十年之乱,国家元气大伤;此番平定张格尔,中兴有望了!"

他的同伴回望他一眼,说:"也难。听说此次耗资极巨,也是捉襟见肘……唉,盛世难再呀!"

黑胡子的那位一笑,说:"静庵【静庵:清朝大臣琦善字,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黄旗人。】素称胆大,竟说出这等丧气话来!……"

这时,楼下许多人一齐回头注视楼上,原来,凯旋队伍中的一员将军,大喊大叫着跟楼上一位茶客打招呼,称的什么"九哥",喊着晚上到八叔家再见。

"张格尔!张格尔!"一片狂呼突然腾空而起,人群像一排大浪扑向街心。是囚车过来了,有十好几辆,打头的一辆上,囚犯脑后插着"逆首张格尔"的标子。人们于是拥上去尽情指斥笑骂,若不是守车军士拦着,片刻间那逆首就会被撕成碎片。

拍桌子的那位又发宏论:"京师不愧首善之区,百姓忠义之心可嘉!"见同伴没有答碴儿,他又很解气地说道,"我大清国堂堂天朝,巍然如山,德被万方,天下共仰,几个不自量力的幺妖小丑安能撼之?--简直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鸡蛋碰石头嘛!"

几句话不伦不类,柳知秋听着想笑,可笑意刚从眼睛里露到唇边,那位已经觉察,狠狠瞪过来一眼。柳知秋赶紧垂下眼帘,敛回笑模样。

京师这个地方,贵胄高官太多,他们又爱身着老百姓的寻常衣裳到处乱逛,一个不小心,冒犯了他们中间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也得叫你吃不了兜着走,宁可躲远着点儿。不等凯旋大军过完,柳知秋就回归原位了。

人家可还是不依不饶,街上的喧闹随着尘埃落定、茶客们纷纷归座的时候,拍桌子的那位竟冲着柳知秋走过来,一脸傲气,说道:

"刚才是你喝彩,夸那位老将军好相貌,对不对?"

真的触上霉头了!柳知秋尽力赔着小心,低声下气地笑着说:"是,是。不敢,不敢。一时情不自禁,顺嘴儿就说了,没有歹意。"

"谁说你有歹意了!"那人的眼睛又瞪起来,"问问你是不是会看相!"

"不敢不敢,略知一二而已。不过在下所长是测字,客官有意一试吗?"

"测字?"那人略一迟疑,见同伴走过来,似乎意在劝解,便不容他说话,一把拖住往座位上按,说,"少穆【少穆:清朝大臣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村老人,福建人。】,你来,写个字让他测测你的休咎【休咎:凶吉。】。"

少穆显然并不情愿,但被按着坐下了,也就很随和地笑笑,说:"难得静庵如此热心,测上一测也好,卜金可得您出!"

静庵也笑了,连说"自然自然",紧张气氛就此缓和下来。

少穆很随意地说:"凡事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烦劳先生就此'因'字测一测在下的前程。"他用右手食指蘸着茶托子里的水,在桌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因"字,然后平心静气地望着柳知秋。

此人四十岁上下,身材不高,和悦的表情与文质彬彬的气度都掩不住那一团令人敬畏的威严。他前额异常宽阔,因新了发更加突出且熠熠有光;眉毛乌黑,胡须乌黑,一双灵动有神的瞳仁更如墨玉般漆黑,从漆黑的深处直透出一片逼人的明亮。目光相触的一瞬间,柳知秋有如骤遇寒冰烈火,心头竟蹿过一阵震悚。这面容这神采真叫人难以忘怀,因为和周围人的差别太大而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长篇历史小说:梦断关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长篇历史小说:梦断关河
上一章下一章

《梦断关河》一(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