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特琳日记1940年(三)(2)

魏特琳日记1940年(三)(2)

3月23日,星期六今天寒冷、多云。下午1时~3时,我监督勤工俭学工作,然后,和监理助理一起评分。接着,我和凯瑟琳出去散步。我们首先拜访了科拉,这个苏联小伙子在南京经营了一家生意红火的汽车修理厂。他主要为日本人修车,自然也就了解他们的心态。他认为,日本人很灰心,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新控制局势。他说,他感到美国将要加强对东方的控制,这就是萨姆纳·威尔士出访欧洲的原因。

南京街头的小汽车突然增加了许多,坐者都是“将要成立的”政府官员。许多官邸正在修复。米价稍有回落。

3月24日,星期天又是一个阴冷的天气。人们还期盼着复活节会春意盎然呢。我们仍然生着炉子,不能不生火。

今天校园里接连举行了几场礼拜。早上7时,林弥励主持了复活节的早礼拜。在上午10时的礼拜上,瑟斯顿夫人做了题为《觉醒·奋起·生存》的布道。7时15分,我主持了青年学生教徒的礼拜,伯奇先生做了一场训导性的布道,哈丽雅特唱了赞美诗。10时,做礼拜的学生不如我期望的多。

下午6时,我和伯奇一家吃中式晚餐,然后,高三的学生来喝茶、吃点心。4时30分的基督教各派联合礼拜,参加的人更多,因为,美国学校的美国学生也赶来了。普赖西斯博士主持了这次礼拜。

人的记性真差——也许应该说我的记忆很差。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1927年的3月24日,正好是13年前的3月25日,我们遇上了“南京事件”。这一事件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记得13年前的今晚,我们几个人在贝利大厅(theBaileyHall)阁楼上朝西的小屋里向外眺望,只见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校园里一片黑暗。教友会的医院即大学医院,或称鼓楼医院。还在燃烧,人们能看见威尔逊家被烧毁后的余灰,我们在南京进行了数年的传教工作不得不结束了。6个月后,我们有些人重返南京继续坚持传教工作。13年前的3月25日,是所有外国人离开南京的日子。

昨天,一位邻居告诉我们,重庆政府一年后将迁回南京。

今天下午,哈丽雅特、瑟斯顿夫人和我设宴款待斯坦利·史密斯。席间我们谈了许多问题,包括基督教教育的未来。在这个领域我们做出了什么意义深远的贡献呢?斯坦利说,中国的某一所基督教大学过去10年没有培养出一位牧师,然而,我们的主要职能之一仍是培养教堂的领导者。

今天上午,在南门教堂有39人接受洗礼,鼓楼教堂有29人接受洗礼(去年复活节南门教堂有164人接受洗礼,去年秋天有25人接受洗礼)。这就是宗教的乐趣。

3月25日,星期一13年前的这个下午我们离开了南京,13年前的这个夜晚,这座大城市里一个外国人也没有了。短短几年发生了多少变化!如果日本人得逞的话,那么,现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将没有一个西方人。

现在很少听到轰炸机飞过,只是偶尔有几架飞机飞到附近的村庄去吓唬游击队。邮政飞机和客机已有所增加,有定期航班飞往上海和北平。

今天上午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考虑实验班的课程表。我单独承担这项工作,因为,对此她们谁都不感兴趣,而且谁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似乎谁也难担此任。我觉得这是我的失败。

我们教职员工之间的猜忌越来越多。我看这是我3年中所面临的最让人灰心的事情——由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忌恨使我们无法合作。对明年秋天的工作计划我还没有一点概念,然而,我坚信一切都会好的。

今晚,中国教徒设宴庆祝普赖西斯博士来到上海50周年。过去这么多年,他目睹了多少世事变幻啊!3月26日,星期二新政府本周六的成立大典正在筹备之中,不过仍有许多事难以预料。新政府是否能成立是一个问题,成立后能维持多久又是一个问题。一个争权夺利、彼此忌恨的政府是不可能有什么凝聚力的。

上午11时,我去南京教会委员会参加投票,决定是否为600名穷孩子开办几所半日制的特别学校,保证他们每天能吃上一顿饱饭。

今天下午4时30分,我去艾伯特·斯图尔德家,参加为普赖西斯博士夫妇举行的招待会。舒厄兹家现在住的房子已重新修复好,这令他们很高兴。

学校奉命本周六必须放假。我们怎么办呢?我的意思是让她们周五晚上就回家。

米价已经降到了每担25美元。

3月30日,星期六今天“新”中央政府成员在南京举行就职典礼。

哈罗德·费伊(HarodlFey)今天下午来拜访我,他上午参加了典礼。他昨天来到南京,旅费由日本政府提供。他获此优待是因为他被当成了一家报社的记者(他即将成为《基督教世纪》的编辑)。

他简单地对我讲述了以下情况:典礼是今天上午在前贡院的一幢大楼里举行的,大约有75名中国官员宣誓就职。那个大房间空空如也,只有地板上画了5个圆圈,那些官员们就站在里面,新闻记者被指定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没多少日本人露面——只有几个海军代表和报界代表。在这个房间的前方挂着孙中山的巨幅画像、党旗和国旗,没挂日本国旗。在拍照处有许多穿着新制服的中国士兵,而外面有许多日本兵。典礼开始时,盖在画像上的布帘被拉开,孙中山的画像展现在人们面前。汪精卫讲了几句话,他说,他确信孙中山是赞同他们的行动的(哈罗德说,从那75名官员的表情看,如果房间里有椅子的话,他们肯定羞得钻到椅子下面了)。接下来是拍照,那个主要角色脸色像死人一样苍白,实际上他可能没什么病。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南京大屠杀纪实:魏特琳日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南京大屠杀纪实:魏特琳日记
上一章下一章

魏特琳日记1940年(三)(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