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特琳日记1937年(一)(4)

魏特琳日记1937年(一)(4)

晚上7时~8时。6名男工人和我,在600号宿舍楼北面走廊用沙袋建成了一个防空壕,这样,如果夜里有空袭,学生们就不必跑到中央楼的地下室去了。

晚上8时。我们在伊娃·麦卡伦(EvaMacallum)伊娃·麦卡伦原名伊娃·安德逊(EvaAnderson),1921年她与麦卡伦结婚。家收听广播,听到上海遭到猛烈的轰炸——我们不知道是哪一方的飞机干的。广播报道说,在爱德华七世大街和南京路上有许多人被炸死。

8月16日,星期一早上6时还不到,警报声、钟声和哨子声把我们惊醒。我们听到许多飞机的声音,但好像是中国飞机。据后来的报道说,这次日本飞机没有飞临南京市区,它们的主要目标是郊外的飞机场。有7架日本飞机被击落——3架在南京,1架在扬州,1架在靖江,2架在上海。

下午3时。警报再次响起,我们又一次跑到地下室和防空洞里。

今天下午,中央医院来借我们的校舍,要把它们变成医院——确切地说,是要把中央医院搬过来。这是一个很难拒绝的请求,但我们希望在9月20日开学,如果同意这一请求的话,我们将被迫放弃开学的计划。吴博士正在同她的执行委员会成员讨论这个请求。

晚上7时。陈先生和我把工人组成3个消防小组,以防火灾。一个小组负责搬运梯子,一个小组负责灭火器,另一个小组负责运水和沙子。我们已购买了大量的黄沙,一部分放在艺术楼的后面,一部分堆在科学楼旁。此外,我们还购买了很多水桶,并将装有沙子的桶放在各栋楼里。据说一些炸弹引起的大火只能用干沙子来扑灭。

我去了美国大使馆,当我刚要回来时,警报响了起来,所以我在大使馆一直呆到7时45分。

因为有规定,在警报解除之前,任何人都不许在街上行走。现在城里秩序井然,警察完全控制着局势。

晚上8时。今晚美国妇女和儿童正在撤离南京,她们溯江而上,撤到牯岭或是汉口。尽管有关的规定没有说两类妇女可以留下,但实际上却是我们这些负有责任和难以脱身的两类妇女被允许留下,这也是我们没有被强行撤走的原因。埃尔茜·普里斯特(ElsiePriest)、格蕾斯·鲍尔(GraceBauer)和我留了下来。凯瑟琳·萨瑟兰(CatharineSutherland)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外籍教师,中国名苏德兰。也留了下来,因为她善意而又坚定地认为,留下是她的责任,而且她也能够帮上忙。我想,她以这种平静但却坚忍不拔的方式一定是会赢得同情和理解的。

8月17日,星期二今天早上,我没有被警报从床上匆忙地拖起,真是太好了。到12时,我们才听到第一次警报,但12时30分,警报就解除了。下午2时警报又响了起来,这时我们正打算派一名工人去接弗洛伦斯,但直到下午4时警报还没解除——我正在艺术楼的地下室里写日记。

下午1时10分,来自上海的广播报道说,所有的美国妇女和儿童都已撤离了上海,一些人直接回美国,另一些人去了马尼拉。

晚上7时。在5时~6时间,我去看洛辛·巴克(LossingBuck)即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1892—1972)的丈夫。。他说弗兰克·罗林森(FrankRawlinsin)的确是星期天在上海遇难,同时还有另外537人被炸死。我还参观了他的防空洞。他及他的室友建造了一个真正的防空洞——7英尺深,边上还有数个可容纳一个人的小洞穴。他做好了被围困和撤退的两手准备,因为他在那里既储藏了饮用水,也准备好了行李箱。

我忘了告诉你们,昨天没有考试,因为只有3名学生来考试,她们也很愿意推迟考试。我们甚至没能把考卷带到上海。T·T·季今天来访,他带来了一缕新鲜空气。他说上海的银行暂时停止了营业,他认为,目前的麻烦会持续两个星期。但愿我能像他那样乐观。

8月18日,星期三天气很好,而且不热。阳光美极了。雨后的树木、草坪和花蕾非常可爱。

现在,我们开始每天早上7时在南画室举行祈祷会。现在看来,我准备上午在书房看书的计划是多么的愚蠢,因为只有在你能确信不会有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计划才有意义。

上午大部分时间我在同明德中学明德女子中学位于莫愁路西侧。的李美云(1931)谈话,她对卫生署要接管他们学校、并改建成一所医院的要求不知如何是好。有关方面开始说要把学校改建为一所军队医院,后来又说是一所普通的急救医院。我们试图召开一次基督教学校负责人会议,这样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我们就可以作出相同的反应。然而,接我们电话的每个人都很忙,尽管他们认为这个想法很好,但却无法参加这个会议。接着,胡斯曼(Huseman)夫人来了,她也遇到了难题——她的佣人都要回家,这使她束手无策。

今天一天没有空袭,真让人松了口气。晚上,凯瑟琳和我上街买食品,以防万一,但我们没买到多少。我们常去的那家商店,黄油、饼干、小甜饼和牛奶已卖完了。当我们在街上行走时,可以感到南京的居民少多了。

8月19日,星期四凌晨1时40分。大约是在午夜时分,凄厉的警报声划破了夜空。我们这些住在实验学校的人一骨碌爬起来,穿上衣服、关上窗子、锁上门,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树下的防空洞里。幸运的是,一名女勤杂工非常聪明,带了一个床单,这使我们免遭蚊子的叮咬。我很难让我这个防空洞里的所有人员都躲在里面,他们很好奇,想看看外面发生的情况。一个花匠一再坚持要回去拿扇子,因为蚊子确实太厉害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南京大屠杀纪实:魏特琳日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南京大屠杀纪实:魏特琳日记
上一章下一章

魏特琳日记1937年(一)(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