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1)

第六十一章(1)

“这个人就是孟中华。”萧邦面带寒霜,“说起来,这个人还曾是我手下的兵。我反复思考,当年那个在部队成绩优良的乡下孩子,怎么会突然变成了一个魔鬼?”

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在场的人,也没有人会有兴趣思考这个问题。

他们只想尽快知道孟中华何以罪该万死?

或许萧邦也不需要他们回答。他长长地叹了口气,说道:“我想,都是因为"利"吧。孟中华出身贫苦,一直梦想着成为巨富。当年他在部队当兵时,就向我表露过:他一定要成为富翁。他爱钱是出了名的。有一次,部队食堂的馒头吃完了,两个下了哨的兵没饭吃,火又灭了,炊事班长给了他一块五毛钱,让他去买十个馒头。他去了半天才买回来,两名哨兵都走了。那时我当他的排长,炊事班长就找到我,埋怨孟中华这个兵办事太慢。我批评了孟中华,他不吭声。我知道营门外有一个卖馒头的小店,也认识那个店主,便去问是怎么回事?店主说:你们那个胖胖的兵,说饭堂没馒头了,要我给他十个馒头。我说小店小本生意,不能给。他便说帮我干活,冲抵馒头钱。原来,孟中华是将买馒头的钱挣到自己的腰包里了。再有,这个人有摧残心理。每逢部队杀鸡,他总是很主动,先将鸡毛一根根拔下来,再将鸡脚捆起来放在滚水里,摁着烫,弄得鸡一声声惨叫,最后才用刀子仔细地拉鸡脖子。几次之后,没人敢让他杀鸡。

“我讲这些可能啰唆了点。孟中华退役之后,在省厅当过警察,经常用各种法子折磨犯人,结果有人告发他。他也嫌干警察挣钱少,就下了海,开了公司。他的公司总是经营不好,欠了很多债务。于是,他开始铤而走险,干起了违法勾当。自从他从事地下侦探业务以后,公司有了一些起色,便欲望膨胀,想做调查业的老大。因此只要有钱赚,他什么都干。由于他脑子聪明,干过警察,又有好身手,很快就与基层民警打得火热,获取了一些信息,又有警察撑腰,往往破案神速,于是市场越来越大,逐渐在全国开了几家分公司,被人送了个"孟神通"的绰号。有一次,他通过关系,请到了大港市公安局副局长靳峰吃饭。靳峰为避嫌疑,便叫了他的外甥女叶雁痕作陪。席间,孟中华了解到蓝鲸集团拥有180多亿的资产,一条船就价值上亿元。他惊呆了,同时也深深地受了打击。他盘算了一下真相公司的增长速度,就算按当时发展速度的数倍无风险地攀升,他的公司几辈子也休想赶上蓝鲸。孟中华是个很要强的人,从那时开始,他就以蓝鲸集团为参照,发誓要成为亿万富翁。因此,他很注重收集蓝鲸集团的信息。

“几年前,他获悉蓝鲸集团要从日本买回一条二手滚装船,于是就动了心思。他知道以他的身份,正面与蓝鲸谈合作,其结果就是吃闭门羹,只能从侧面来发点财。他通过关系,认识了保险公司的人,获知船舶保险和货物保险都属于大宗保险,如果一个业务人员拉上一单,就有几十万的提成。几十万元对孟中华而言,要辛苦地办几起大案才能拿到手,案子办砸了还一分钱没有,只能算作了无用功。况且,有些雇主总是拖欠款项,所以孟中华自己最清楚,他的生意实际上非常难做,必须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在"巨鲸"号购进之后,孟中华通过自己的关系认识了云台轮渡公司的总经理王建勋,而且很爽快地为王建勋办了几件私事,取得了王的信任。这时,他再到保险公司游说,说只要他出面,"巨鲸"号的上亿保单就能拉来。当时,至少有七八家设在云台的国内外保险分支机构都在抢夺"巨鲸"号保单,孟中华稳住了王建勋,便在这几家保险公司游说,哄抬提成价位。按照《沿海、内河保险条款》的规定,"巨鲸"号是老旧船,投保一切险,按船舶实际价值确定保险金额为9500万元,费率为4%.这里提请大家注意,当时伦敦国际保险市场的费率才5%左右,"巨鲸"号按4%的费率收取,是做了手脚的。就这样,在办完"巨鲸"号保险之后,孟中华顺利地拿到了高达30万元的酬金。此事从设想到运作,不到一月时间,他只出了三次面。

“按照国家规定,船险最长期限为一年。由于"巨鲸"号是老旧船,第二年投保按基本费率追加了10%,孟中华又拿到了一笔钱。按说,长此下去,他坐着敛财,应该得了好处就收手。可他不。赚钱越容易,他越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一个更为疯狂的设想开始在他的心里酝酿,那就是想搞到保险公司的钱。于是,一个可怕的想法在他脑子里诞生。由于近年来大港至云台这条航线客滚船业务的兴起,汽车运输生意非常火爆,但多数汽车司机为了节省成本,都没有上险意识。孟中华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运作,对保险业的操作熟稔于胸,深知车、货保险费率低,但赔付很高,便通过自己的地下渠道,一气购进12台大型货车。这些货车全部为旧车,都是从二手市场购进的,价格便宜。孟中华通过自己在车检部门的关系,将车改头换面,取得了新的"身份证",然后再派人到建材、水产等市场采购物品,虚开单据,将12辆车包装成了满载货物的样子。幕后操作完毕,孟中华便在劳务市场找了那些急于找到工作的外地汽车司机,分别给每辆车配了人。随后,他就很顺利地办了车险和货物保险。这些车、货,虽然都是由孟中华一手操作,但保单持有人却归口于不同的小运输公司和个人。事情办妥之后,他就盯准了"巨鲸"号,准备大做文章。

“然而利欲熏心的孟中华此时已接近疯狂。他再次找到王建勋,请王喝酒,搞女人,然后突然问王:如果"巨鲸"号沉没了,会怎么样?王建勋做出毫不在乎的样子,说这条破船,我巴不得它出事呢,这还得感谢孟总,上了这么高的险。孟中华一听有门,便细问情由。王建勋告诉他,"巨鲸"号虽然总保额投了9500万,而实际上此船当时只花了800万美元购进,购进后花了400万人民币改装,加固了船体,增加了设施,充其量也就值7000万元,而且因为船龄太大,如果按交通部的硬性规定,用不了几年就得淘汰。孟中华便见缝插针,试探着说:如果这条船沉了,那么公司将获利至少2000万元,不如把它弄沉划算。王建勋看了他一眼,说:除非天灾,不然船不会自己沉。孟中华便说:如果我能将它弄沉呢?王建勋就有意无意地看了他一眼,说:那算孟总的本事。孟中华一看这有门,便对王建勋说沉船的事包在自己身上,不过事成之后,怎么回报的问题需要明确。王建勋在跟孟中华的"合作"中一直得了好处,孟又为他私下办了不少事,心想只要与自己没有关系,孟要去弄,他装作不知就是,反正大家都有"好处".于是,他向孟中华承诺:如果"巨鲸"号在航行中全损,且获得保陪之后,他可以通过公司融资的方式借给孟中华的真相集团500万。孟中华高兴极了,因为他的真相集团其实是一个空壳,急需要资金注入。于是二人心照不宣,连个字也不用签,就达成了"协议".但王建勋毕竟不如孟中华老谋深算,当晚的一切密谋内容,孟中华已作了录音,以防王建勋将来变卦。一切都准确停当,王建勋为孟中华提供了有关"巨鲸"号的信息后,就缩到一边去了。于是,两年前的12月21日这天,孟中华动用自己的私人关系,让他的12辆货车免检上船,在其中两辆货车中藏了爆炸物品。孟中华派了自己的心腹跟踪上船,其目的就是要一举将"巨鲸"号炸沉。

“然而,孟中华和王建勋将事情想得简单了些。此前,"巨鲸"号客滚轮总是以装载车辆为主,乘客一般都选择安全性能更好的客船,所以平时乘客超过100人的时候并不多,而且乘客还几乎都是带车的司机。但"巨鲸"号出事的那段时间,正值年底,乘客都集中在一块了,所以船上共有265人。这里有个情况需要说明一下:无论是孟中华还是王建勋,当初在设计这起阴谋的时候,倒不是故意要害死那么多人,而是将主要目标放在了如何使船翻沉上。说白了,他们图的是钱,因为死人对他们也没有好处。在那天晚上孟、王二人的密谋中,他们也顺带提到了人命安全的事。王建勋告诉他,这条航线船舶往来频繁,船上的救助设施也不错,估计人不会出什么大事,就算出事了,也容易获救。可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发生海难的当天,海上天气恶劣,"巨鲸"号成了一条孤船,根本无法救援,就连孟中华派出的心腹都死了。海难发生后,并不像孟、王二人预料的那样,因为遇难者众多,成了震惊世界的新闻,国家的关注力度空前。王建勋被抓后,孟中华吓得魂飞魄散,惶惶不可终日,连那12辆车的保赔他都懒得去打理,只能顺其自然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惊世大海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灵异 惊世大海难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