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个师父(鲁迅)(2)
因此我又有一位师母,就是他的老婆。
论理,和尚是不应该有老婆的,然而他有。
我家的正屋的中央,供着一块牌位,用金字写着必须绝对尊敬和服从的五位:“天地君亲师。
我是徒弟,他是师,决不能抗议,而在那时,也决不想到抗议,不过觉得似乎有点古怪。
但我是很爱我的师母的,在我的记忆上,见面的时候,她已经大约有四十岁了,是一位胖胖的师母,穿着玄色纱衫裤,在自己家里的院子里纳凉,她的孩子们就来和我玩耍。
有时还有水果和点心吃———自然,这也是我所以爱她的一个大原因;用高洁的陈源教授的话来说,便是所谓“有奶便是娘”
,在人格上是很不足道的。
不过我的师母在恋爱故事上,却有些不平常。
“恋爱”
,这是现在的术语,那时我们这偏僻之区只叫作“相好。
《诗经》云:“式相好矣,毋相尤矣”
,起源是算得很古,离文武周公的时候不怎么久就有了的,然而后来好像并不算十分冠冕堂皇的好话。
这且不管它罢。
总之,听说龙师父年青时,是一个很漂亮而能干的和尚,交际很广,认识各种人。
有一天,乡下做社戏了,他和戏子相识,便上台替他们去敲锣,精光的头皮,簇新的海青,真是风头十足。
乡下人大抵有些顽固,以为和尚是只应该念经拜忏的,台下有人骂了起来。
师父不甘示弱,也给他们一个回骂。
于是战争开幕,甘蔗梢头雨点似的飞上来,有些勇士,还有进攻之势,“彼众我寡”
,他只好退走,一面退,一面一定追,逼得他又只好慌张的躲进一家人家去。
而这人家,又只有一位年青的寡妇。
以后的故事,我也不甚了然了,总而言之,她后来就是我的师母。
自从《宇宙风》出世以来,一向没有拜读的机缘,近几天才看见了“春季特大号。
其中有一篇铢堂先生的《不以成败论英雄》,使我觉得很有趣,他以为中国人的“不以成败论英雄”
,“理想是不能不算崇高”
的,“然而在人群的组织上实在要不得。
抑强扶弱,便是永远不愿意有强。
崇拜失败英雄,便是不承认成功的英雄。
“近人有一句流行话,说中国民族富于同化力,所以辽金元清都并不曾征服中国。
其实无非是一种惰性,对于新制度不容易接收罢了。
我们怎样来改悔这“惰性”
呢,现在姑且不谈,而且正在替我们想法的人们也多得很。
我只要说那位寡妇之所以变了我的师母,其弊病也就在“不以成败论英雄。
乡下没有活的岳飞或文天祥,所以一个漂亮的和尚在如雨而下的甘蔗梢头中,从戏台逃下,也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失败的英雄。
她不免发现了祖传的“惰性”
,崇拜起来,对于追兵,也像我们的祖先的对于辽金元清的大军似的,“不承认成功的英雄”
了。
在历史上,这结果是正如铢堂先生所说:“乃是中国的社会不树威是难得帖服的”
,所以活该有“扬州十日”
和“嘉定三屠。
但那时的乡下人,却好像并没有“树威”
,走散了,自然,也许是他们料不到躲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