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绣花鞋”遭遇“一只绣花鞋”(2)

“一双绣花鞋”遭遇“一只绣花鞋”(2)

记:听说您还因为《一双绣花鞋》进了牛棚?

况:因为在重庆大家都知道《一双绣花鞋》,“文革”期间影响太大了,当时批斗《一双绣花鞋》的大字报贴满了四层楼高。1966年到1973年,我因为这部小说被关了8年牛棚。我被关进牛棚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说这是他的作品?

记:文革后《第二次握手》从手抄本变成正式出版物曾经引起很大轰动,你为什么不趁热打铁出版《一双绣花鞋》?

况:当时还有点私心,觉得才3万字的稿子太薄了,拿不出手,打算写了新的小说再合集一起出版。

记:您自己对1958年这件作品打多少分?

况:合格。当时全国文化饥渴,这篇小说才能流传那么远。

记:前年张宝瑞曾经许诺,再版时会改换书名,但是我们看到最近出版的《一只绣花鞋绘画本》还是用了原名。

况:他在电话里头讲了会改换书名,可履不履行承诺是他的事情,我已经70多岁了,再也耗不起时间了。

2.张宝瑞:“一双”与“一只”是两个概念

记者未能联系到《一只绣花鞋》的作者张宝瑞,以下是《新闻晨报》记者对张的采访——

这根本就是两个故事,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学作品。《一只绣花鞋》的创作是我在民间流传故事的基础上虚构而成,绝对是我的原创。为什么会不约而同都以绣花鞋为道具呢?其实这完全是一个巧合。而这种巧合是很多的,不存在侵权问题。“一双”与“一只”是两个概念。

旁观者回应

1.“一只”与“一双”实质是一样的

重庆华立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华律师:30年的时间已经模糊了大家的记忆。如果不是原作者,谁会仔细区分“一只”和“一双”?小说里还用了“文革”中大家熟悉的“绿色尸体”、“梅花党”等故事,为什么偏偏选择“绣花鞋”来作书名?《一只绣花鞋》事实上是采取不正当竞争的作法来误导读者,企图把读者引向对女特务“绣花鞋”的熟悉回忆,从而达到商业目的。

2.这种做法不符合民间文学传统

中山大学民间文学专业讲师施爱东:有一天我讲《一双绣花鞋》,把同学吓晕了两个,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自己有讲故事的才能。后来我就到处找“反特”的手抄本抄,抄完了之后给同学讲。有时实在找不到手抄本,就自己根据听到的一点点东西编,甚至于把原来的故事改得面目全非,只剩下一个“绿色尸体”的意象。那几年手抄本培养了多少讲故事高手!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互动从来没有这么热烈过,几乎每个人都能创造出自己版本的手抄本故事。但是如果把民间文学范畴的加工再创作说成是自己的创作,并且还是用了况浩文首创的意象“绣花鞋”,张宝瑞的这种做法就不大符合民间文学传统了。

3.绣花鞋意象本身就是一个商标

民营书店老板杨先生:从《一只绣花鞋》近两年的有关报道中可以判断,大多数读者还是把“一只”当作“一双”的。书名有没有冠名权?“绣花鞋”这个意象本身就是一个商标,《一只绣花鞋》书中多次用到这个意象,书名又用“只”和“双”来混淆视听,已经损害了原作者的权利。虽然著作权法和商标法都无法束缚这种行为,但是这种行为至少在道德上应该受到谴责吧?

4.“一双”、“一只”是两种不同文学形式

记者观察:根据最新颁布的《著作权法》,有关侵权的判定是,文字相同达到500字以上、故事情节相同超过30%以上,涉嫌构成侵权。《一双》与《一只》不在此例。第一,这是两种不同内容的作品,前者写重庆解放前反特务的故事,后者写梅花党的系列故事。第二,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一双》是2万多字的电影剧本,《一只》是20万字的长篇小说。第三,两者名字也不尽相同。

回忆“绣花鞋”

1.童年跑过春森路

《重庆晨报》记者马拉:有十来年吧,我们重庆人乘凉或摆龙门阵,都会讲讲这个绣花鞋的故事。它太真实了!我的童年都处在它的神秘恐怖氛围中。那时候我住在春森路附近,每次路过26号那个小洋楼“静庐”,都会拼命跑,生怕从里面会出来一个穿着绣花鞋的女特务!

2.“看了绣花鞋没”

1970年代末,国内许多剧团纷纷改编《一双绣花鞋》上演。1978年底广东话剧团和广州市话剧团同时推出《一双绣花鞋》,两帮人马以“绣花鞋”打擂台,好不热闹。据当时广东话剧团反二号林福强的扮演者王文治回忆,这种反特侦破的话剧当时很受欢迎,特别是年轻人,有的买票进场看了好几场。有那么3个月,广州人见面就问:“看了绣花鞋没?”

珠江电影制片厂1979年征求领导对《一双绣花鞋》的意见,当时广东省委常委、省安全局长王宁同志的批复是:“我觉得这个剧本不错,很紧张,很吸引人。反特的电影,群众是喜欢的。我的小孩子对这个剧本就很感兴趣。他们说‘文革’中还流传过这个故事。”

3.“文革”手抄本广州找不着

李穗梅副馆长:广州博物馆有几百枚**像章,有“文革”期间的票证、工艺品上千件,就是没有一本“文革”手抄本。因为“文革”一结束,大家都想尽快告别那个可怕的年代,转眼几年间,与“文革”有关的东西都被当作垃圾处理掉了。广州这20几年现代化速度更快了,普通人家都搬了三四次家,本来就当作业余生活调剂品的手抄本,在搬家的时候大部分都处理了。“文革”时期的手抄本以独特的形式反映了特定的年代,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我还记得当时大家较着劲在自己的手抄本上画满了插图和剪贴的报纸印花,1978年以后,漂亮的印刷品一出来,手抄本就再也没人抄了,因为“太土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知识腐败档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国知识腐败档案
上一章下一章

“一双绣花鞋”遭遇“一只绣花鞋”(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