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凌辱(5)
例如,家永在他的教科书手稿中写着:“在占领南京之后,日军马上杀害了无数的士兵和平民。
这一事件被称为南京大屠杀。
审查官员对此评价说:”
这种描述会使读者理解为:在占领南京后,日军马上开始单方面屠杀中国人。
这段话应当修改,以免让读者做出如此理解。
最后,尽管家永反对,这一段文字被改为:"
中国的武装力量进行了猛烈的抵抗,在战斗中,日军占领南京并杀害了无数的中国士兵和平民。
这一事件被称为南京大屠杀"
作为对家永与文部省关于南京大屠杀观点的妥协,这种说法可能使教科书审查官们感到满意。
不幸的是,这种说法根本不是真实的,因为它暗示着南京大屠杀是发生在中日军队酣战之时。
审查官还要求家永删去有关日军强奸行为的描述,他们声称:“在人类历史每个时期的每一个战场上,侵犯妇女的事都在出现。
鉴于对日本军队的尊敬,这一问题无须提及。
“侵略”
一词也成了忌讳。
审查官认为,“侵略一词包含着不合乎道德的涵意。
文部省还对家永试图谴责日本战时行为的努力大为光火。
家永是这样写的:“这场战争被誉为‘圣战’,日本军队在战场上的失败和野蛮行为都完全被掩盖了。
其结果是,大多数日本人民无法了解真相。
他们没有选择,只能与这场狂妄的战争积极合作”
文部省基于这样的原因将该段删去:“‘日本军队的野蛮行为’和‘狂妄的战争’这种表达方式是对二战中日本处境和行为的片面指责。
1970年,当家永三郎打赢这场官司(东京地区法院法官杉本良吉作出裁决,教科书审查不得超出纠正事实及印刷错误的范围),极端分子向律师、法官和家永本人威胁要杀害他们,同时,流氓们还在家永的门外敲击碗盆,大喊口号,令其不得安宁。
警察不得不护送家永及其律师由秘密通道出入法庭。
在1948年获过一次奖之后(他承认,那时自己是个“政治聋人”
),家永三郎一直被颁发历史学科国家奖的官方委员会遗忘了。
但是,这位历史学家却在历史中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
他的努力受到了世人瞩目,引发的国际舆论迫使极度保守的日本文部省有了某些变化。
到了80年代,法律诉讼事件和政治行动主义开始达到**。
1982年,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南京暴行历史的歪曲成为日本一大热点,并引发了一场国际外交危机。
日本4家主要的国家级报纸在头条刊登关于这一问题的消息。
中国和韩国的官员们也提出正式抗议,指责日本试图将其侵略历史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
为在年轻一代中复活军国主义打下基础,但是,日本教科书委员会却试图为自己辩解,他们告诉记者:“用三到五行字描写南京暴行,而只用一两行字提到苏联或美国对日本的暴行,是不公正的”
最后,教科书争论的公开化产生了两个后果。
其一,日本文部相藤尾正行引咎辞职,他曾疯狂地维护文部省洗刷二战历史的政策。
其二,文部省内部已更深刻地意识到南京大屠杀是不能再被忽视的。
但是就在藤尾辞职前,日本防务委员会还准备了一本极右的历史教科书,该书是这样概括南京大屠杀的:"
南京的战斗非常激烈。
据报道,在南京被攻下之后,日本军队杀害、打伤了很多中国士兵和平民,因此引起了国际上的批评。
当然,教科书审查之事至今还未结束。
目前一些日本官员正致力于缩小屠杀的规模,而不是彻底否认屠杀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