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慰藉和愉悦的书(1)
从前,我的一位朋友曾狂热地痴迷于班扬【约翰·班扬(1628-1688),英国传教士和作家,其著名的宗教讽喻小说《天路历程》,描述了基督徒从毁灭之城到天堂之城的艰难旅程。】。虽然他如今已经放弃了这种一时的狂热而转向更为时髦的“拿破仑逸话”,但他仍然对自己多年以前搜集的许多版《天路历程》表现出明显的骄傲。我屡次三番地恳求他把其中的一本送给我,这本有一幅精致的卷首插图,描绘了危险纠缠着从毁灭之城到天国之城的旅行者们。这幅栩栩如生的卷首插图出现在“美德版”的《天路历程》上。此版书本身并不稀罕,但几乎找不到一本完好无缺的。由于这幅套色版画实在是太赏心悦目了,以至于很少有人能够抵挡得住撕走它的诱惑。
因为同样的理由,我们也很难遇上一本完好无缺的夸尔斯【弗朗西斯·夸尔斯(1592-1644),英格兰玄学诗人,他的作品《纹章、神学家与道德》(1635)在当时很有影响。】的《纹章、神学家与道德》。一本早年出版的不缺扉页的《纹章》的确极为罕见。在“往昔美好的时代”,少儿读物不是很多,那时候班扬和夸尔斯的作品深受小家伙们的欢迎。小手指给图书的扉页造成的毁坏让人痛心,而那些图片又因其丰富和生动而如此直接、如此有力地吸引着年轻人的喜爱。
柯勒律治谈到《天路历程》时说,它是一个并没有受到非凡神启的作家所能写出的福音基督教教义最好的概要。弗劳德【詹姆斯·安东尼·弗劳德(1818-1894),英国历史学家和传记作家。】断言,两百年来,它影响了世界各地的英语读者的精神信念,其强有力的程度超过了其他任何一本书,除了《圣经》。麦考利说:“它或许是唯一一本这样的书:一百年的时光流逝之后,少数受过教育的人仍然深刻影响着普通民众的信念。”
无论班扬是不是迪斯雷利【本杰明·迪斯雷利(1804-1881),英国政治家,曾任首相(1868年和1874-1880年),为扩大英帝国的权力和范围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所称的“平民的斯宾塞”,也不管他的作品是不是“清教徒的诗篇”,《天路历程》所表现出来的卓越品质,其最好的证明(正如约翰逊博士曾经敏锐地指出的)是它受到了人们普遍而持续的赞许。索西【罗伯特·索西(1774-1843)英国作家,以其浪漫主义诗歌、评论和传记作品著称。】曾切中肯綮地评论道:班扬的深受欢迎,在某种程度上要感谢他朴素自然的文风,他的语言处处都在向最无知的读者和最糟糕的接受能力看齐;“有一个关于它的朴素事实:在其叙述方式上,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一则幼儿园的故事也并不比它更容易理解。”
索西说,他深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所需要花费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一样少。“正如历史所显示的,他自己所拥有的想象力活泼饱满,有时候分不清理想和现实的区别,从而导致了这一情况。他显然是使用自己的心灵之眼去看那些他正在书写的事物,就像做梦似的,仿佛它们真的正从自己面前经过。”
对我而言,有一点倒是很清楚,假如我生活在那个时期的话,班扬在青年时期就一定深得我的欢心。他的爱好,和我年轻的时候所乐于找寻的并无不同,而且也是那么强烈。他告诉我们:“我的罪过,是如此深深地触犯了上帝,以至于即使在我的孩童时期,他也要用可怕的噩梦使我遭受惊吓和恐惧,用可怖的幻像使我惊恐。我躺在床上备受折磨,在沉沉睡去的时候,也带着对魔鬼和邪恶幽灵的忧惧,他们依然会(我当时是这样想的)拼命把我拖走。这些,我从来就没能摆脱过。”
或许,班扬对自己的罪错言之过重了,这是完全可能的。他火热炽烈的性情气质,曾经被认为是他的长处之一,却几乎不能帮助他认清自己其实是个最可怜的罪人。据说,有一回,他伪装成一个马车夫正前往某地,一个受命逮捕他的警官追上了他。
“你认识一个叫班扬的恶棍吗?”警官问。
“认识他?”班扬叫了起来。“如果你像我一样了解他的话,的确可以称他为恶棍。”
这并不是唯一的一次,他的才智成功地帮助了他。另一次,某位狂傲自负的剑桥学生要向他证明:一件东西之所以神圣,其原因到底何在。这位学生最后一槌定音,断言:其原因正是人的最高荣耀,这样的荣耀把他和一头畜牲区别开来。对此,班扬平静地答道:“罪错也能把人和畜牲区别开来,难道罪错也是神圣的么?”
弗雷德里克·桑德斯说,像弥尔顿处于失明状态一样,班扬也处在他的束缚之中,通过将自己排除在外部世界炫目的强光之外,而用他精神上的领悟力使一切更加欢快明亮。对于我们所有人欠那位“缺德的埃尔斯多补锅匠”的巨额人情债,迪安·斯坦利已经作出过如此真诚的表述,是故,本人很乐意在此引用他的高论:“我们所有人都需要通过帮助‘勇敢之心’、‘坚定信念’、‘勇为真理’以及善良的‘老诚实’而受到欢呼喝彩!我们中的有些人曾困于‘怀疑城堡’,有些人则厄于‘绝望之境’。有些人经历了‘浮华之场’的诱惑;我们所有人都必须攀爬‘困厄之山’;所有人都需要‘美丽宫’解说员的指引;所有人都肩负着同样的重担;所有人在和恶魔战斗时都需要同样的盔甲;所有人都要通过‘方便之门’——为了通过黑暗的河流,对于我们所有来说(如果上帝愿意这样的话),等候在‘天国之城’门口的将是一片光明!谁又不喜欢流连徘徊于那个‘不朽的梦想家’所讲述的这个生命故事呢?它是一个具备这样特点的故事:人为殊少,神力居多。”【引文中提到的“勇敢之心”等等均是《天路历程》中虚构的人物、地点或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