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长城线上千里无人区的由来(1)

第一章 长城线上千里无人区的由来(1)

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攀上燕山的崇山峻岭,逶迤向西,经由冷口、喜峰口、罗文峪口、黄崖关、将军关、古北口、白马关、靖安堡,抵独石口一段,长约一千公里,雄关要塞,虎踞龙盘,是连结华北与东北的枢纽,沟通关内关外的咽喉,向东向北锁住了热河、辽西两大战略走廊,向南则虎视华北,直下平津,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在这段长约一千公里的长城线上,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无人区”。同时,**领导着抗日军民,也顽强地坚持在长城线上的抗日根据地里,并持续突破“无人区”封锁线,向东北推进,展开了举世罕见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被史家称作抗日战争史中最悲壮的一个“特写镜头”。

两条“屈辱线”

1933年元旦之夜,山海关车站附近一声爆炸,几记枪鸣。根据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驻扎在山海关的日本军队,又使出发动侵略战争的惯用伎俩,自制事端,自我报警,自动出击,一举攻陷了要塞山海关,扼住了辽西走廊的咽喉。紧接着就发起了热河事变。从2月21日开始,日军纠集一部分伪军,共10万人,兵分三路向热河省进攻。当时驻守热河的汤玉麟、孙殿英等军阀,拥兵20多万,但是,他们都是旧中国**的政治土壤里生出的烂果子,吞噬自己同胞如狼似虎,在异族入侵者面前却怯懦如兔,望风而逃。三路日军如入无人之境,以急行军的速度前进,于3月5日兵不血刃占领承德,热河10万多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沦入敌手。

全国舆论大哗。文学家林语堂在《吊热河失陷》的一副对联中讽刺说:“旬日失六十万方里,热汤滚得快,打破古今记录;三天分个半斤饼干,冷口齿已寒,滑天下之大稽。”中国驻国联代表团顾维钧等人,因受不了外国人的嘲弄辱谩,愤而集体辞职。

一心打内战的**的国民党政府,为了应付舆论和顾全“面子”,让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何应钦指挥长城抗战,并以亲日派分子黄郛以北平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的身份主持华北政务。何、黄二人达成默契,一个作招架抵抗,一个斡旋求和。长城抗战打响后,30万大军在长城线上一字排开,前方爱国将士为保卫祖国领土不被日军侵占,不顾个人安危,浴血奋战,曾打出了中**队的威风,全国人民深受鼓舞,潮水般地予以支援。然而何、黄亲日派不仅不准主动向日本侵略者出击,却向侵略者暗送秋波,频频接触,乞求停火。

其实,当时日军也看到自己“军事行动已到达极限”,“较中**队远为劣势的关东军,战斗力殆已用尽,因此,必须乘胜于最短时间内导致停战。惟恐中**队以反击的余裕。”日本防卫厅研究所战室:《大本营陆军部》第337页。而要求停战就意味着战败,日本当然要硬撑着;而根本无心恋战的蒋、何之流,更急切停战。不过,蒋介石碍于“面子”,谈判前再三指示说:“至于协定一节,总须避免文字方式,……绝不能涉及伪国(满洲国)事实之承认以及东四省之割让及相关问题。”②日方也给了点“面子”,答应只是签订一份军事性质的协定。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日军暴行纪实:长城线上千里无人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日军暴行纪实:长城线上千里无人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长城线上千里无人区的由来(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