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初入政界(2)
素--舆论发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1920年4月1日,德国工人党正式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纳粹"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t缩写字nazi的音译。它代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以希特勒为党魁的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和反动官僚的利益,以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自由民主和反对犹太人以及疯狂主张对外侵略扩张为宗旨,是个极反动、极残暴的法西斯政党。纳粹主义即国家社会主义亦即法西斯主义。。希特勒所宣布的纲领当然是欺骗工人、下层中产阶级和农民的大杂烩,到纳粹党执政的时候,大部分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但是,正如《我的奋斗》中所提出的重要原则一样,这个纲领中最重要部分,第三帝国是执行了的,对德国和世界人民,特别是对欧洲人民带来了灾难深重的后果。这就是希特勒所宣布的纲领的第一点,要求所有日耳曼人在一个大德意志国家内统一起来。希特勒担任总理后并吞奥地利及其600万日耳曼人的时候,侵占苏台德区及其300万日耳曼人的时候,他所坚决要求和得到的不正是这一点吗?他要求归还但泽和波兰境内一些主要由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区,以致造成德国对波兰的进攻和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正是为了这一点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有数以千万计的犹太人遭到迫害,同时却有那么多的人对于希特勒不厌其烦地用书面写下来的纳粹目标,不是漫不在意,就是一笑置之,甚至号称为世界强国的一些当权者,眼光短浅,一味对希特勒采取绥靖政策,纵容侵略,铸成灾难深重的大错。
至于希特勒在纲领中宣布的所谓"社会主义"的东西,显然是仅仅投合下层阶级情绪的骗人玩艺儿。当时下层阶级处境困难,希特勒玩弄的所谓"社会主义"的口号,是很容易打动人心的。比如:要求取消不是靠工作而得到的收入;要求将托拉斯收归国有;要求国家分享大工业的利润;要求取消地租和禁止土地投机;要求对卖国贼、高利贷者、投机分子判处死刑;要求保持"一个健全的中产阶级",坚决主张将垄断性的大百货商店收归国有,廉价租给小商人。这些要求都是在德莱克斯勒和弗德尔的坚持下列入的,他们两人显然真的相信国家社会主义的某些"社会主义"。后来当大工业家和大地主开始大批捐款给纳粹党的时候,这些要求颇使希特勒感到难堪,当然根本谈不上执行了。最后纲领中有两点是希特勒一当总理就马上加以执行的。那就是要求废除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以英法美日意等战胜国为一方和以战败的德国为另一方,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西南凡尔赛宫签订。德国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向美英法等国支付巨额赔款。条约并对德国军备规定了种种限制。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但和约却规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由于《凡尔赛和约》是在帝国主义矛盾与牺牲战败国和被压迫民族利益的基础上订立的,它本身就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以及坚决主张"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他在1933年1月30日一上台,首先采取的行动之一,就是迅速实行该党党纲中很少注意到、或者说很少有人认真对待的这最后一点。
希特勒煽动人心的演讲能力和他的态度激进、面面俱到的纲领,对于一个努力想要吸引人们注意和取得群众支持的新成立的政党来说,固然是重要的,但是,仅仅这些条件还是不够的。他觉得,群众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些不断打入他们心坎的一些简单的主张,而且也需要标志和象征,那样才能够取得他们的信任;需要有声有色的大场面,那样才能够唤起他们的热情;需要暴力和恐怖的行动,这种行动如果成功的话,就能够吸引追随者并且使他们感到有压倒弱者的力量。早在维也纳的时候,希特勒就对资产阶级政党惯用的所谓"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恐怖"很感兴趣。现在他就在自己的反社会主义的党内充分利用了这种恐怖手段。希特勒把一批拳大臂粗的退伍军人组成"纠察队",由曾经坐过牢的钟表匠艾米尔·莫里斯指挥。为了逃避柏林政府的镇压,他们有一个时期曾伪装为该党的"体育运动部",但是隔不了多久,在1921年10月5日,他们正式定名为冲锋队。这些穿褐色制服的无赖,后来已不能满足于在纳粹党的集会上维持秩序了,不久就开始去捣乱其他的集会。冲锋队的队员大部分是自由团中的冒险家,负责指挥的是约翰·乌里希·克林茨赫,他是声名狼藉的埃尔哈特上尉的一名下手,后者曾因为谋杀埃尔兹伯格案被判徒刑。他们是一伙杀人不眨眼的反革命的别动队。
希特勒要做艺术家没有成功,做宣传家却成了一个反动大师。他认为,群众必须要有一面明显的旗帜来随之前进,为之斗争。他在多方考虑和试了不少图样以后,于1920年夏天,制定一面红地白圆心、中间嵌个黑字的旗帜。希特勒对他的独特创造自鸣得意。"这是一个真正的象征!"他在《我的奋斗》中惊叹道。"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字象征争取亚利安人胜利的斗争的使命。"这面旗帜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在战后初期混乱的年代中一直彷徨无依、生活没有保障的下层中产阶级,鼓舞他们朝着一个新的方向采取行动。他们开始在它的旗帜底下聚集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