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天赐良机”
乌克兰,维尼察。
希特勒正翻阅着办公桌上一份份来自苏联方向的电报,眉头皱得越来越紧。
7月25日华西列夫斯基组织的反突击,是希特勒始料不及的。
他没想到,溃退的苏军竟然有力量如此凶狠地进行反攻。
看来苏军夏季作战的失利虽然造成战局被动,但俄国的力量并没有枯竭。
他看到东线情报处长盖伦上校的一份情报。
声称在7月份的1个月内,斯大林就重新组建了54个步兵师和56个装甲师。
斯大林现在拥有593个师的兵力,一个月能生产1,000辆坦克。
希特勒搞糊涂了,他怎么也不相信俄国人会越打越多。
希特勒不愿意再多想了,他告诉秘书立刻把参谋总长哈尔德召来。
哈尔德很快赶来了。
看到元首阴沉着脸,他鼓起勇气说:“元首,俄国人的反攻是暂时的,我们有办法占领斯大林格勒”
希特勒一听,顿时精神一振!
哈尔德阴险地笑了笑,说:“现在俄国人正在向斯大林格勒集结重兵,这正是最后击溃俄军主力的难得机会。
我们何不将原先处于辅助目标的斯大林格勒变为主要作战方向”
希特勒高兴地说:“对,这是天赐良机。
我要改变作战计划,把俄军主力歼灭在伏尔加河畔”
数小时后,一份从维尼察发出的密电传到霍特将军手里。
正在向高加索全速前进的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奉命停止前进,掉转头向顿河以南推进,越过卡尔穆克草原,配合第6集团军从南面进攻斯大林格勒。
一场旷日持久的血战开始了。
霍特的坦克第4集团军编成内有坦克第48军(坦克14师和摩托化步兵第29师),步兵第4军(步兵第94、317师)和罗马尼亚第6军。
夏季作战以来,坦克第4集团军连战皆捷,士气正旺。
接到希特勒命令后,即刻南下,只用两天时间就弛驱数百公里。
7月29日未遭抵抗渡过顿河,出现在斯大林格勒南部。
这一地区由苏第5l集团军设防。
该集团军只有4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防线长达200公里。
兵力分散,又没有坚固的工事,而德军是坦克、火炮和飞机联合作战,只几个回合,防线就垮了。
第4集团军长驱直入,配合西南方向保卢斯集团军,不顾一切冲杀过来。
8月3日,进至阿克赛河;8月5日,向阿勃加涅罗沃、普洛多维托耶推进;8月7日,向第74公里会让站、京古塔车站冲来。
形势万分危急!
苏军最高统帅部立即作出反应:命令第62集团军加强顿河以西阵地防御,挡住保卢斯集团军突击;命令第64集团军在霍特集团军突破方向(格罗莫斯拉夫卡、京古塔一带)设置纵深防御;命令第64集团军副司令员崔可夫中将(7月28日舒米洛夫少将任该集团军司令员)率独立战役集群(步兵29、138、157师,坦克第6旅、第154海军陆战旅、2个坦克团)奔赴阿克赛河一带,堵住南部缺口。
斯大林还根据形势变化,调整了苏军指挥系统。
将原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分为两个独立方面军:东南方面军由戈尔多夫中将任司令员,管辖第64、57、51、近卫第1集团军、坦克第3军和航空兵第8集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由叶廖缅科上将指挥,管辖第21、62、63集团军、坦克第4集团军、第8军和航空兵第16集团军。
斯大林在给两位方面军司令员的训令中,命令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粉碎德军从南、西两个方向进攻斯大林格勒的企图。
经过一番调兵遣将,两军在顿河大弯曲部展开了激烈较量。
包围与反包围、冲击与反冲击,冲上去、打下来,阵地前的掩体、堑沟、弹坑都成了争夺焦点。
无休无止的拉锯战,使顿河上浮现起殷红的鲜血,炮弹爆炸开来,飞溅起血染的水花。
8月5日,在阿克赛河一带,霍特第4集团军在飞机和大炮的掩护下,向苏第138师和第157师扑来。
德军在一天内发动十几次进攻,终于冲垮了苏军坚忍顽强的防守,从两个师的结合部深深地楔入数公里。
当晚,崔可夫将2位疲惫的师长从阵地上找来,告诉他们:“德军在前面山谷集结了大批坦克。
在敌人凌晨发动进攻前,用炮火把山谷里的德军打趴下”
次日破晓前,第138师和157师400余门大炮一齐对准了那一片幽幽的山谷。
“开炮”
,随着一声令下,万枚炮弹齐发,群山在轰隆的炮声中颤抖着。
崔可夫从望远镜里看到,山谷里冒起一股股浓浓的黑烟和火焰,数十辆坦克燃烧起来,惊慌失措的德国人正四处溃逃。
苏军的炮火使疯狂的德国人推迟了数小时才发起冲锋。
战场上态势依然严峻。
不久,霍特集团军的进攻开始了,德军凭着优势兵力攻破崔可夫集群防御阵地,向苏64集团军左翼——阿布加涅罗沃和京古塔区域进发。
经过两天激战,势单力薄的苏军被击溃,德军占领了第74公里会让站。
这样一来,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外围南孤形线地带的一个地段上突破了苏军的防御。
距斯大林格勒市区只剩30公里。
叶廖缅科上将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他集中了方面军所有的预备队和兵器,共4个师,1个坦克旅,补充加强了第64集团军,并组织对突破第74公里会让站外围的德军实施反突击。
在第74公里会让站,坦克第133旅表现出色。
旅长布勃诺夫少校进攻前对全旅官兵说:“弟兄们,我们没有退路了,我们身后就是伏尔加河和祖国”
他一说完就率先驾驶着一辆KB式坦克向德国人冲了过去。
德军终于被赶出第74公里会让站。
战斗中,德坦克14师第36团200多辆坦克只剩24辆,但苏坦克第133旅1,200多人也伤亡近400人。
8月13日,叶廖缅科上将兼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两个方面军所属各部队全部归叶廖缅科上将指挥。
西面的保卢斯集团军乘霍特集团军节节推进的时机,也发动了攻势。
8月7日晨,德军以两个军的兵力向第62集团军南北两翼发起攻击。
第62集团军撤至顿河左岸。
8月12日,华西列夫斯基将军再次飞抵斯大林格勒督战。
疲惫不堪的苏军在缺少树木的顿河草原上仓促挖掘战壕,组织新的防线。
15日晨,保卢斯以16个师的兵力对苏第4坦克集团军的防御阵地进行猛烈突击。
德军冲破苏军防线后,以坦克部队作为楔子直插顿河,并将苏军第62集团军切割、包围。
苏第192师殊死抵抗。
师长茹拉廖夫上校身负重伤。
参谋长塔兰采夫、师政治部主任谢列布里亚尼科夫壮烈牺牲。
全师3,000余人,除数百人突围外,全部阵亡。
位于顿河右岸的苏第184、第205师亦损失惨重,双方士兵尸体遍布战场。
8月17日,德军以惨重代价占领顿河右岸。
历时1个月的顿河弯曲部战斗落下帷幕。
在这1个月中,苏军顽强抵御,使德军只推进60~80公里。
希特勒只好放弃行进间占领斯大林格勒的计划。
希特勒重新调整了进攻斯大林格勒的计划。
决定德军第6集团军组成北突击集团,第4装甲集团军组成南突击集团。
8月19日,两个突击集团各以9个师(总计18个师)的兵力,同时对斯大林格勒展开了强大的钳形攻势。
为配合这两个突击集团的行动,德军还以两个师从卡拉奇向东推进。
这次攻势,德军总共动用21万人、2,700门火炮、600辆坦克和1,000架飞机。
德军的强大攻势,给苏军防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