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不再听音乐了
苏德战场上,战略制空权一直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这一斗争在1943年春季和夏季-库尔斯克战役打响之前达到了白热化,不仅规模最大,而且也最为激烈。
东普鲁士的景色是相当迷人的,初升的太阳映照着一大片红色的三叶草,绿色的牧场上奶牛在悠闲地咀嚼,蔚蓝的天空上飘浮洁白的云彩。
晚饭后,位于东普鲁士附近的拉斯腾堡8公里远的“狼穴”
里异常寂静。
原计划为打一场闪电战建造的“狼穴”
随着战争的继续越建越大,里面的设施也已经十分齐全。
晚上7点钟,本来是希特勒看电影、听音乐的时间,希特勒是非常喜欢听音乐的,尤其是贝多芬的交响乐、瓦格纳的歌剧片和胡戈?沃尔夫的曲子。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希特勒经常在晚上举办音乐会。
每当音乐声响起来的时候,希特勒就闭目静坐,聚精会神地欣赏起来,仿佛忘掉了一切。
对希特勒来说,他喜欢的曲子往往播放数次,参加晚会的听众一般都可以熟练地说出唱片的编号。
假如希特勒说:“阿依达的最后一幕《封墓》”
那么,听众中就会有人把唱片编号告诉仆人:“第一百多少多少号。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希特勒不再听音乐了。
特别是在库尔斯克战役打响之前,音乐欣赏已被他无休止的唠叨所代替。
也许是白天的神经太过紧张,晚上的希特勒需要尽情地发泄。
然而他说来说去都是相同的内容:他在维也纳度过的童年、斗争年代、人类历史、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等等。
就大多数话题而言,他所讲的别人早已知道,听过数遍。
希特勒的紧张已经掩饰不住了。
医生检查的结果显示:希特勒的健康状况仍然在恶化,心电图表明影响他心血管的冠状动脉硬化正在迅速发展,他的胃病也有加重的趋势,失眠也越来越严重。
这一切似乎都是令人沮丧的战事造成的。
确实,一方面,一再推迟的“堡垒”
计划让他寝食难安,另一方面,轴心国在突尼斯即将失败的战局也时时困扰着他。
冯?阿尼姆将军的25万军队正在缺少弹药、食物和燃料的情况下,在不断缩小的桥头堡上顽强地进行后卫战斗。
由于失去了意大利海军的支援,德国的供应船只无法开过来,而敌人的战斗机更是使德国的容克运输机遭受惨重损失。
到了4月末,阿尼姆便只剩下76辆坦克了,而且燃料极度缺乏,只能被迫开始从劣等酒中提取燃料。
为了扭转局面,希特勒派瓦尔利蒙将军去罗马向吓得发抖的意大利海军重新施加压力。
临行前,希特勒特地对瓦尔利蒙进行了口授,要瓦尔利蒙对意大利说,坦克和陆军师也像战舰一样“好看。
“不战斗在道义上是没有理由的,遵守道义的惟一办法是战斗并赢得这场战争。
不道德的行为是输掉这场战争,不打就让自己的船只匆忙跑掉”
然而,这要求对于意大利来说等于零——意大利海军依然龟缩在海港里。
更令人恼火的是,几天以后,希特勒听说“维托利奥文奈托”
号战舰已经秘密地用无线电给英国在马耳他的大本营传送有关德国供应护航队靠岸的情况。
5月6日,英国第一军团冲破了阿尼姆在山口的防御,进入突尼斯。
两天以后,德国空军——现在面对着4,500架战斗机和轰炸机,从而放弃了它在北非的飞机场。
尽管参谋总长凯特尔写道:“只要有可能,元首和意大利领袖决心在突尼斯继续战斗,”
但是,阿尼姆的师由于用尽了弹药,一个,一个地都被包围了。
而同时,墨索里尼能否控制住意大利的局势也令希特勒不放心。
5月7日,瓦尔利蒙从罗马回来,似乎带来了宽慰人心的消息——关于墨索里尼的健康状况和个人的评价。
即只要意大利领袖对此事件严加控制,失去突尼斯不会给意大利带来灾难。
然而,希特勒这次却十分清醒。
对于意大利的表现,他已经不再那么有把握了。
他对下属们说:“意大利领袖和法西斯党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和德国站在一起”
但是,“军官团中的一部分人——上层的多,下层的少——已经倾向于媾和。
某些有影响的人士是很爱朝三暮四的”
但是,希特勒说,他计划给在意大利的法西斯分子提供武装支援,以支撑他抵抗敌人。
同时,阿尼姆继续战斗每一个星期对轴心国的事业都是很重要的。
冲锋队参谋长维克多?卢策的死更增添了希特勒的悲凉之感。
5月6日,冲锋队参谋长维克多?卢策在一次高速公路的事故中死去。
希特勒打算利用国葬来表示他对冲锋队的怀旧之情。
葬礼很隆重。
选自《众神的末日》的音乐深深地打动了希特勒。
在宴请了纳粹党的领导人之后,在4点钟,希特勒发表了他的演讲。
首先,希特勒严肃认真地重复了老套的话,严肃警告在座的党首们不要在高速公路上疯狂行驶,这种事似乎担任高级职务的人经常干。
之后,希特勒向他的地方长官们大肆宣讲战争的意义。
他一再重复,这场战争是以资产阶级和革命国家之间的一场战斗开始的,在战斗中,前者曾轻而易举地被推翻了。
但是,现在,在东方他们面对一个和自己的世界观一样的国家,它的犹太布尔什维克的思想渗透进军队,这种热情和精神只有他的党卫军的师能比得上。
这就是为什么他本人——希特勒——作出“必须把犹太人赶出欧洲”
这一决定的原因,希特勒提高了嗓门。
在战前的大清洗中,斯大林没有毁灭红军,而相反是加强了红军。
与此同时,采用政委制使军队的战斗力普遍增强了。
斯大林统治下的俄国人团结一致:25年来,斯大林残酷无情地干掉了他的反对派,因为斯大林没有教会分子对他加以限制。
我经常担心的是,我们日耳曼民族——这一高贵的种族——不能永远保持我们在东方巨大的劳动力储备上的优势。
成吉思汗的部落会不等德意志帝国有力量把他们挡住,就已经深入到被称作闪光宝石的欧洲中心。
现在,德国必须独自首当其冲反对亚洲。
斯佩尔的庞大的坦克计划将保证东线的胜利,同时,邓尼茨的潜艇把西方犹太人养育的战争贩子置于绝境。
希特勒对他的下属们说,自从“巴巴罗萨”
开始以来,斯大林已失去了1,300万士兵。
因此,即将来临的夏季攻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德国支配全欧洲的时代即将来临。
然而,很快,潜艇战役的失败就使得希特勒只能寄望于“堡垒”
计划了。
也就是在希特勒发表讲话的第2天,在一次护航战役中,德海军5艘潜艇被击毁。
同盟国的空中巡逻加强了,而且他们显然使用某种秘密装置来探测潜艇。
与4月份失去14艘潜艇相比,5月份德军失去了38艘潜艇。
要知道,在3月份的时候,德军潜艇还能够毁掉敌人的875,000吨船运货物。
5月24日,邓尼茨不得不停止在北大西洋的进攻,否则他就会失去整个前线。
希特勒早就预料到潜艇要遭到这种失败——长期以来他们干得那么漂亮,他曾为之惊叹。
因此,希特勒没有责备海军。
希特勒知道,如果邓尼茨击沉敌人船只的速度不超过他们建造的速度,战争就不能打赢。
他命令邓尼茨的潜艇生产计划从每月30艘增加到40艘,并批准了邓尼茨的建议,把所有海军建设工作转移到斯佩尔的海军部。
但是,对于邓尼茨增加15万人进行海军扩大生产的计划,希特勒没有答应。
希特勒告诉他:“我没有人。
我现在还要增加高射炮和夜间战斗机防御工事,以保卫我们的城市。
同时,东方前线也得加强,陆军需要一些师完成保卫欧洲的任务”
希特勒低估了苏联及其武装力量的潜力,他认为东线的危机已经过去,通过总动员将在人力物力资源方面取得优势,以便对苏军采取积极的进攻行动。
在发动新的进攻之前,按照希特勒的意思,德国宣传机关对军民进行思想灌输工作时,大肆吹嘘“德军的英勇精神”
,宣扬苏德战场的形势已经发生有利于德军的变化。
5月10日,希特勒在告士兵书中写道:“多亏我们在东线战斗的士兵决心再次立下了丰功伟绩,世界上任何军队都经受不住的一场危机被我们顺利地克服了”
希特勒领导的德国政治和军事领导集团极其重视“堡垒”
计划。
对此,美国历史学家凯丁指出:“比起单单一个库尔斯克或者在地理上向北、向南和向东推进,这里所下的赌注要大得多,这就是对俄国人进行无情的摧残,它不会在图表和地图上反映出来,但却正是德国人计划的实质,即耗其实力,伤其元气,制造离乱,屠杀人民,掠夺财富……尔后,如果‘堡垒’战役的进展能如希特勒之所望,接着就可向莫斯科发动新的大规模进攻,下一步德军将采取闪电式袭击占领瑞典,再下一步,他……将加强驻意大利的德军,以击退盟军的入侵,将盟军赶下海去。
因为他已知道,这一入侵即将到来,他将向大西洋壁垒派出强大的增援部队,其兵力可能足以打断英国入侵军的脊梁骨……在库尔斯克城下决定的不仅仅是俄国人的命运,而且是战争本身的命运”
纳粹领导集团把东线的进攻看做是一次军事行动,又看成是一次极为重要的政治行动。
5月份,国防军参谋长凯特尔在总理办公厅举行的会议上指出:“我们的进攻应当从政治上考虑”
希姆莱4月份在哈尔科夫对党卫军坦克军的军官讲话时也声称:“命运就在这儿,在东线决定……在这里应将俄国人作为人和一支军事力量加以消灭,叫他们淹死在自己的血泊中”
希特勒明白,叫苏联人淹死在自己的血泊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充分的准备之外,他在寻找更有效、更稳妥的办法。
盟军对德国的轰炸提醒了他。
1943年夏天,盟军的飞机已经开始频频光顾德国的上空了。
每天夜晚,英国的轰炸机都会袭击鲁尔区的某个城镇。
首先,英国飞机照例放出一阵阵令人胆寒的彩色烟火,预告他们的到来,然后在大街上和住宅区丢下一两千吨炸弹。
即便是在德国密集的防空火炮的打击下,有时一个夜晚英国会损失三四十架轰炸机,但是这好像也没有使他们退缩。
甚至有几架轰炸机炸毁了鲁尔水库的水闸,放出水库的水去淹没了坝外熟睡的平民百姓。
有时候,英国在白天也会向德国境内派去小型快速轰炸机。
这些轰炸机,有时候是成编队飞来,有时是单个的“蚊子”
相继飞来,每个都带一吨炸弹,在柏林上空一飞就是几个小时,迫使几百万居民躲藏起来,直到解除警报。
盟军的轰炸对德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其中,对公众士气的损害超过了对工业的损害。
单是在多特蒙德一个地方,一夜间就有十万人失去了家园。
尽管米尔契提醒说,当柏林的真正大轰炸到来时,人们就该不再注意这警报了,但希特勒仍然命令照例发出警报,哪怕这样做只能解救一两个人的生命。
毫无疑问,希特勒意识到空中优势是这场战争的关键。
在发动库尔斯克战役之前,德军必须使用空中力量软化苏联军队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