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动员
孙承宗一捋胡须,微笑道:“其实这个方法也没什么特别之处,还是按照既定方针:依靠坚城,稳固防御。不过此次不再局限于固守宁锦,而是要逐渐向前推进,即在宁锦通往沈阳的土地上,不断修建坚城,一直向北推进。修一座,守一座,固一座,再向前修一座,两座城池的距离不超过百里,如此稳步向前,恢复辽东国土。”
此话一出,督师府大厅里一片喧闹,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觉得孙承宗这个战法匪夷所思,但是确实很有效果。既然皇太极对宁远锦州无可奈何,那么对新修坚城,应该也没什么办法。修筑一座坚城,进行固守,待此城稳固之后,再向前推进,这样徐徐推进,估计皇太极要被活活气死。
孙承宗见大家讨论激烈,也不说话,只是面带微笑注视着大家。片刻之后,喧嚣逐渐平息,孙承宗道:“大家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出来。“
祖大寿道:“督师这个方法很好,不过属下有个疑虑,筑城需要花费巨额银两,这经费从何而来。另外多了一座城池,便要分兵去守,辽东的兵源很成问题啊。”
孙承宗道:“复宇所虑有理,筑城花费是少不了的,我已请示万岁,万岁同意拨款。这几年只能让关内各省再辛苦一些了。至于兵员,可从关内招募,直隶、山东、山西等地均可。”
何可纲倾听半晌,此刻忍不住发话道:“如今全国各省赋税甚重,如再加税,无异于杀鸡取卵。还有,从关内招募的新兵战斗力普遍不强,恐怕有碍大局。”
孙承宗长叹一声道:“老夫何尝不知天下民生凋敝,可是这辽东匪患不除,朝廷便一直被死死拖住,无法休养生息。长痛不如短痛,与其长年受累,不如毕其功于一役。如果此法可行,五年之内,关外形势即有重大改观。也算是我退休前的最后努力吧。至于关内士兵怠惰的问题,还是要靠训练,我不相信没有练不出的兵。”
何可纲心中隐隐觉得不妥,但是从督师的口气看,他似乎已经下定决心,把一世英名都押到这个计划之上,再行质疑也无济于事,只得沉默不语。
众人各自想着心事,孙承宗道:“大家回去再想想,如果有什么意见,可单独找我,随时奉陪。三天之后,在校军场举行全体官兵动员大会,届时宣布具体实施人员计划。”
众人心想:三天之后就要宣布计划了,说明此事已成定局,还有什么意见好谈,于是纷纷散去。
三rì之后,宁远城外校军场上,数万士兵整齐排列,宁远将领悉数列席。席铭领着他的千人队,站在关宁铁骑的队伍之中。
孙承宗带着一批高级将领站在阵列最前端,连监军太监高起潜也列席此次动员大会。
孙承宗环视全场,朗声道:“今rì召集全体官兵举行动员大会,是因为督师府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从今rì始,关外明军将不再被动防守,而是要乘隙进攻,逐步收复辽东国土。”
话音刚落,全体军兵中响起一片议论之声。有人兴奋,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出击,不再被动挨打了;也有人认为,此举过于冒险,不是很妥当。
祖大寿在一旁喝道:“肃静!”喧哗声顿时停止。
孙承宗接着道:“所谓的进攻,并不是要一举攻破沈阳,也不是要立即消灭后金力量。重点在‘缓’和‘稳’。我们将以宁远和锦州为据点,缓步向前修筑坚城。以每百里修筑一座堡垒的节奏向前推进,建设一座,固守一座,不断挤压后金的生存空间,恢复辽东国土。”
官兵们终于听明白孙承宗的战略构想,大多数人赞同。普遍认为这个方法比较可靠,纷纷点头附和。
孙承宗道:“现在宣布战略计划的第一步以及执行人员。首先,要在距离锦州以北一百里处,修建第一座坚城,可巧那里本来就有一个堡垒,就是大凌河城。因此首先要修筑大凌河城。由于这是全盘战略计划的第一步,非常重要。我将委派一个最得力的战将担负此职。”
说着,转回身扫视面前的高级将领。目光从祖大寿、吴襄、宋伟、何可纲、左良玉、曹文诏等人身上一一掠过。大家都心下忐忑,谁才是孙督师最信任的人呢。
孙承宗最后把目光停留在祖大寿身上,肃然道:“祖总兵,此任务非你莫属,你可愿意前往。”
众人心想:还是祖大寿最得督师赏识,不过也是实至名归的。
祖大寿上前一步,凛然道:“多谢督师信任,属下愿效犬马之劳!”
孙承宗满意的点点头,又道:“此行关系重大,必须给你派个得力助手,可纲!”
“末将在!”何可纲上前一步,拱手道。
“派你作为祖总兵的助手,一起前去大凌河筑城。”
“末将领命!”何可纲慨然应允。
众将心想:此次一个筑城任务,就安排了祖大寿和何可纲两员干将,孙督师可谓志在必得。
孙承宗安排完主将人选,又转向全体官兵,朗声道:“我不在辽东这段时间,可纲和席铭率领使团出使察哈尔部,圆满修复两国关系,受到朝廷嘉奖。当时在京城听说此事之时,非常高兴,这个嘉奖实至名归。这让我军避免了双线作战的窘境,比之一场战斗的大胜还要重要。席铭,你到前面来。”
席铭听到孙承宗叫自己的名字,有点准备不足,犹疑了一下,还是大踏步的走出队列,来到孙承宗的面前。
孙承宗道:“可能以往我对你有些偏见,不过你用表现说明,你确实是一个为国尽忠之人,因此此次这个重要任务,我准备让你的千人队担任首责。你跟随大寿和可纲前往大凌河,是否能够再立功勋,就看你的表现了。”
吴三桂等将领在旁边听的都非常羡慕,要知道筑大凌河城是孙承宗战略计划的第一步,他对此非常看重。要是在这个计划中立下头功,将来升职赏赐是少不了的。
就在大家一道道羡慕的目光投向席铭时,席铭思索片刻,抬头道:“孙督师,我觉得这个计划欠妥,希望您收回成命。”
此话一出,大家全都目瞪口呆。祖大寿、何可纲等人都惊讶的盯着席铭,吴三桂也晕了,心想:席大哥是怎么了,也不看看场合,在千军万马之前,当面反驳督师,况且这个计划早已定下来了。早知如此,我应该早点跟他通个气啊。吴三桂已是一头的冷汗。
原来,刚才席铭在阵列中时,听到孙承宗讲述战略计划,提出要筑大凌河城。立即想到他熟知的那段历史:祖大寿修筑大凌河城,被皇太极围困,最后被迫投降。他心中暗自焦急。片刻后,又听到孙承宗叫到他的名字,提出让他也参与此次任务。席铭知道,人员分派完毕,将令一出,便要即刻出发,再想进行劝说就来不及了。因此便当众提出异议,如果能说服孙承宗收回成命,那可对明军非常有利,也就不顾得是什么场合了。
全体官兵一阵sāo动。孙承宗原本微笑的看着席铭,此时,笑容在脸上凝结,瞬间已笼罩一层寒霜。
“你再说一遍!”孙承宗的语气象结了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