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编 雄关要隘(5)

第七编 雄关要隘(5)

为什么偏关被称作“犀牛望月城”?

偏关,即今山西省偏关县城。它西临黄河,东连大同盆地,南衔管涔山,北接土默川。自古便为兵家必争战、屯兵驻防之重地。五代迄宋,在这里设立偏头塞,金时亦用此名,到元朝始名偏关。偏头关旧城在今偏关城东北,整个城垣分布在东仰西伏的山梁上,故名“偏头砦”。

现东部城墙墙体仍存,上建玉皇庙,为偏头关古八景之一“玉清真境”。西部被今偏关城所括,中部在明代建城时东沟改河工程中毁掉,其西门在今乐门街“大个洞”处。东西约800米,南北因势而建,宽窄不一。偏头关城始建于1390年,至1598年,历经208年的兴建,偏头关城规模大备。1515年秋,明武宗西巡由老营堡至南门入城,不禁发出“此偏头关创之不易,守之为难”的感叹。因关城随势而建,东仰西伏,形状很不规则,象一只头枕塔梁山、卧于关河岸的巨犀,所以被称为“犀牛望月城”。

红门口为什么又被称为“红门市”?

红门口是明代万里长城一处重要隘口。它北临内蒙古清水河县川峁村,南近山西偏关县水泉村,由呼和浩特至山西省阳方口的公路纵贯红门口南门。山西镇长城,东从丫角山来,攀上山巅,过红门口,西延至黄河岸边。

红门隘口在偏关东北40余公里,近逼水泉营,这里旧无隘险,1434年都督李谦因其沟通塞外杨家川,大路平阔,不易防守,乃在红门口创建一大望台,外设边墙一道,拨兵28名,常年瞭望。1598年兵宪赵彦复修,并增筑左右翼台。今赵彦复修的大望台尚在,位于红门口外,砖砌,俗称“红门楼”,门楣上镌刻有“万历二十六年修筑”字样。楼内有窑九洞十八,俗称“九窑十八洞”,并置有火炕和外通烟囱。今已倾圮。红门口北还有一座土筑方城,方城城外有敌楼和烽燧数座。《绥远省调查概要》称:“红门口在偏关东北(近)九十里,前明通市处也。”这座城堡就是当年明蒙互市的场所,故一称“红门市”。

明后期,明王朝同蒙古地方政权经过谈判达成互市协议,互通有无,以加强经济联系。协议规定在宣府、大同、山西三镇长城沿线开辟互市场所多处,红门市就是其中之一。议定每年互市一次。还在靠近土默特和鄂尔多斯的地方进行每月一次的互市,称作“月市”。通过互市,蒙古族人民以牲畜毛皮换回粮食、布匹等生活用品,既促进了蒙汉人民的经济交流,又加强了地方政权与中央政府的联系。

为什么说宁武关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宁武,秦汉置有楼烦关。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先后治此,唐置宁武郡,始用宁武之称,取广宁、神武二郡尾字而得。宁武关位于管涔山麓,关城北居华盖山,南控凤凰山,恢河水自城南向东流去,关城两翼顺河而筑,虎势龙威,气势雄伟。明朝时,宁武关为外三关长城上中间的一座,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宁武关城,据《府志》载:“筑于明成化二年。”几经修筑,增加矮墙,扩建城楼,砖砌关城,墙高为米,周长为2公里,呈椭圆形,状如凤凰,故俗称“凤凰城”。城外山岗之颠,烽火台密布。关山烽火,接连不断。历史上因游牧民族骑兵经常选择宁武关为突破口,所以千百年来战争连绵不断,1513年蒙古鞑靼部小王子率兵入大同,攻宁武关,企图由此进入太原,为官兵击退。1540年吉囊领兵从河套过黄河入河曲,专驱至宁武关,明军不能抵抗,南掠至平遥,其实俺答亦越太原至石州,东掠平定、寿阳一带。最后一场仗发生在明朝末年,李自成农民军东渡黄河之后,准备挥师北上进攻北京,经宁武关,同据险顽抗的明三关总兵周遇吉在此进行了一场激战,最后起义军攻下宁武关,生擒周遇吉,为进军北京推翻明王朝扫清了一大障碍。

顾祖禹是怎样评述阳方口战略地位的?

阳方口是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北约13公里。阳方口旧为九牛口,长城过恢河地段,原建有九孔石桥一座,与两侧长城衔接,每个桥孔内又有一铁牛镇守。后铁牛被水冲走,桥亦坍塌,更今名。阳方口堡城,东靠长方山,西傍恢河,1539年明巡抚陈讲所筑,1576年增修,堡城周1公里左右。素有“山西镇中路第一冲口”之称。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论述阳方口堡战略地位时说:“大同有事,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也。”现阳方口亦为晋西北、大同、太原的交通枢纽。北有同蒲、宁苛两条铁路,还有忻州至保德,崞阳至偏关,水泉、阳方口至平鲁等三条公路干线通过。

阳方口堡城今已残毁,尚存城北砖券拱门,用横木支撑,供行人来往。阳方口西的长城存夯土残墙和土筑墩台,阳方口东长城尚存部分砖砌墙体,并有3座砖砌空心敌楼保存较好。

雁门关在长城防御中的作用怎样?

雁门关是万里长城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代县西北20公里。这里是太行山的一个横断山脉,古代叫句注山,也叫雁门山。雁门关前后左右群山绵延,峦峰叠嶂,关城依山傍险,建筑在雁门山上,切断了塞北高原通向山西和华北平原一条重要通道,《舆图志》说:“天下九塞,雁门居首”。雁门关素以地形险峻的军事要冲而闻名,从春秋战国到唐代,皆以句注塞著称,北宋的时候,也是防御契丹的重要关隘。后来经战火和天灾摧残,到元代取消关隘设防之后,至元末雁门关已颓残殆尽。明灭元后,雁门关的军事地位又随着明王朝同蒙古贵族的对立而重要起来。明洪武初年,吉安侯陆享,于旧雁门关址向北移出数里,建新关于今址。其后,景泰、嘉靖、万历等年间,多有修复。关城内长1公里,墙高约7米,石座砖身,设城门三重。东门门额石匾刻有“天险”,门上建有雁楼。西门门额石匾刻“地利”,右侧建有关帝庙;西门外有一南北向小北门,门额石匾刻有“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镶嵌砖镌联语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关城左右边墙,烽燧墩台,屹然耸立于山峦之颠。在我国历史上,匈奴、突厥、回纥、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都曾在雁门关长城沿线与中原守军作过战。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万里长城纵横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万里长城纵横谈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编 雄关要隘(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