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玉:期望时代大刊(2)
三联品牌对一些有着文化情结的投资方还是有影响力的。第四任投资方在1995年8月后开始进入。为此,我十分紧张,再三再四地讲困难、讲问题、讲风险,当然也讲我们的原则。希望他们能想清楚再进入,决心进入就需相对稳定。周刊再也不能折腾了。
作为第三任事实上的主编(真正编了杂志的),朱伟受命于危难之中。朱伟的进入,使周刊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新时期。这个阶段,朱伟、方向明、潘振平三位都功不可没。
朱伟面对的状况十分复杂,既有前任打下的良好基础,又有这两年多风风雨雨造成的诸多问题和媒体的种种猜疑。这比接手一个新杂志要困难得多。但朱伟做到了,不但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将刊物持续出版,而且在几个重要关头,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都能将刊物按时出版,并获得很大的好评,1999年即开始赢利。尤其在将双周刊转为周刊的过程中,竟也是从容过渡,第一年几乎就能打平,其编刊创意与经营方面的学习能力俱佳,实在是十分难得。
方向明是前任的经济主笔,早就是"中青报"《经济蓝讯》的大牌记者和主编,写的企业报道扎实、深入,经济分析中肯、透彻,又极有故事。是中国企业经济报道中最佳、最犀利的一支笔。在朱伟重组队伍的过程中,我了解朱伟最为陌生的是经济这一块,我们都十分希望方向明能留下来。虽然当时他还有更好的去处,虽然留下来前途难测,但是他毅然同意留下协助朱伟把刊物搞起来,不讲价钱也不提条件,十分仗义。《三联生活周刊》前几年最好的封面文章大多是经济的,方向明对《三联生活周刊》的成功发展起了绝对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周刊的运作和发展,当时社委会也下了大决心,派潘振平去担任周刊副总编,专门负责周刊日常工作。潘振平是三联最优秀的编审,又是个包容性很强、很大气的人,观察处理问题思路清晰,能把握关键。对当时重建中的周刊的方向把握、选题创意、关系协调和经营管理等等,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潘振平是低调的,他从不诉苦告状上交矛盾,他是周刊的凝聚力的保证。
最后的关键是2001年周刊的转型。双周刊转周刊绝对不仅仅是时间的压缩,它是一个新刊。从资金投入到定位到运作等等都会有相当大的变化。从主观上讲,最好再推后一两年转,会较为稳当;但从市场看,必须马上转,否则就要失去先机。可是投资方首先反对,由于资金困难,决定不投资做周刊。其次,内部反对声也不低,因为1999年、2000年好不容易已经赢利,转周刊后又要亏上两年。好心人还提醒我:"你马上要退休,转周刊的话账面上又是亏损,不好看。"这确是事实,但为了周刊的长远利益,真是顾不得了。遂决定引进第五任投资方的资金转周刊,做最后一搏。这一搏与前不同,心里已开始有底,广告在不断增长,广告商对周刊已颇有信心。
由于前任投资方的合约还有半年,便商定先以借款方式进入,一千多万的借款一方面支持转型周刊,同时也准备偿还前任投资方的投资款(我心里一直惦着我们困难时他们给予的帮助,现在他们有难,我们也不能袖手。因此借款中包含了这一部分,但后因对方索价过高,难以同意,演成官司。在这里不赘)。准备等合约期满,再做正式合作方案。
实际上朱伟把转型工作做得很好,只第一年略有亏损,而转成周刊后的广告量却大增。我退休前虽然周刊账面上还有少许亏损,实际手上三年的广告合约已达数千万元。为了周刊的长远发展,下决心2001年转周刊的这一搏是绝对值得、绝对应该的。
现在三联杂志(尤其周刊)的利润已经大大超过图书,但我们的工作实际上才开始了一小步。我们期刊群的计划尚未完成,周刊作为一个时代大刊还有相当的差距,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周刊的十年,我们历经了众所周知的艰难曲折,没有对文化的坚守和执着,没有对事业的理想和热情,没有全体同事的团结和努力,没有朋友们的爱护和支持,我相信,就一定不会有今天的《三联生活周刊》。我们真应该向每一位支持过、帮助过我们的朋友、同事和读者们衷心地说一声"谢谢",衷心感谢为周刊做出贡献的每一位。
周刊的十年,又将是我们发展中的一个新起点。从现在开始,十年的成绩和优势已成过去,我们必须看到自己的问题和差距,明确今后的目标和策略,向着新的未来,向着更高的理想,为了办出一个真正的时代大刊,做出最大的努力。
我衷心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