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咖啡店之歌》缩写稿(4)
山顶上的马蒂领悟了,生命的意义不在追寻答案,答案只是另一个答案的问题,生命在于去体会与经历,不管生活在哪里。繁华大都会如台北,人们活在人口爆炸资讯爆炸淘金梦爆炸的痛苦与痛快中,这是台北的滋味,这是台北人的课题。也有活在刺棘林丛中的安坦德罗人,他们的生命舒缓迟滞,享有接近动物的自由,却又限制于缺乏文明的困苦生活,这是旷野中游牧的滋味,这是他们的课题。
马蒂在强光中睁开了双眼,山风凛冽:她抬头,望见无边开阔的天空。
这一个抬头,好像花了马蒂三十年之久。
马蒂在大山顶上转醒。一睁开眼睛的时候,她以为到了天堂。马蒂和耶稣进行了一番交流,她告诉耶稣她领悟到了,先前的苦恼和疑问,都是可贵的过程。这些过程造成了她,所有的经历都有意义,包括以前她所认为没有意义的那些生活,都含有太多的课题让她去经历,去克服。她将不再躲避。她还告诉耶稣,想要回到她来的地方,用新的勇气,走完她的路途。马蒂也帮海安问了那个问题,耶稣能够对自己坦诚吗?耶稣说,他将亲自回答海安这个问题。
但是,马蒂最终没能回去。她死在了马达加斯加散兵的枪下,为耶稣挡住了致命的一枪。
在马蒂经历所有这些事情、离开人间的期间,还在台北忙碌奔波着人们,马蒂的朋友们,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个人都迎来了阶段性的转变。
海安在和吉儿外出返回的途中,为了不撞上几只狗,连人带车滚下了悬崖,他费力地讲吉儿举出了车内,自己随车滚了下去。摔成植物人。一直暗恋着海安的小叶像守护天使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为他擦洗身体、替他按摩,昏迷了几个月后的海安醒了过来,像从一个绵长的梦境里苏醒过来。苏醒后不久的一个台风夜,海安和小叶在“伤心咖啡店”欢乐地饮酒、跳舞,醉眼朦胧间,小叶看到另一个海安——长得和海安一样的耶稣进来了,耶稣留下了装着马蒂骨灰的小罐。面对海安的问题,耶稣希望海安放过他,给他自由,海安决绝地说,只要耶稣同意他和他一起走,他就给他自由。说着,海安拿起一块陶瓷碎片,朝自己的脸颊猛割下去。从右眼角到嘴角,海安割裂了一道狰狞的长形伤口,如泉涌的鲜血沿着他的手腕洒落到地面。
海安跟着耶稣离开了。
目睹这一切的小叶彻底绝望了,她全明白了,海安是有感情的。原来海安真的有感情,他爱耶稣。原来那一切的狂放不羁,颓废荒唐,都是因为海安封死在内心深处的,冷峻的纯情。小叶难以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她放弃了活下去的信念,她高烧不止。就在所有的医生都束手无策的时候,小叶却突然神秘地康复了,她瞒着吉儿、素园,逃离了医院,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她和伤心咖啡店的朋友们永远失去了联系。
吉儿完成了她一直在思考的书稿《新佃农时代》,该书因为对现代都市里像佃农一样背着沉重的房屋贷款的人们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和现象的精准分析,一经出版立即成为了畅销书,“新佃农”甚至成为了一个非常走红的社会学名词。吉儿并没有被新锐作家这一新头衔所陶醉,她认识并爱上了来到台湾的泛欧洲的环保活动组织——“绿星球党”的党员尚保罗,并决定跟尚保罗一起去加入国际环保工作。
素园还在过着几乎不变的上班一族的生活,只不过,她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后,素园否绝了离开台北、到小城市花莲去过轻松一些的生活的念头。素园认定了在作为台北人是她命运,但是她要在这种命运里,挖掘出属于她的乐趣和空间。
藤条因为发财心切而成了一宗大骗局的替罪羊,蹲了大牢。他写信告诉素园,说他过得很好,请素园不用担心。因为监狱里的日子真的很轻松,而轻松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你知道吗?”藤条最后问素园,“真的是很讽刺的一件事,我觉得我在监狱里,比在外面还自由。”
“伤心咖啡店”也转让出去了,埋葬了马蒂的骨灰后,吉儿、素园、藤条的妻子小梅来到了已改名为“我心深处”的咖啡店,她们突然想起了马蒂原来寄存店里的杯子,老板从一堆杂物里找出了它。众人凑在一起,一齐观赏这只湛蓝色杯子。要怎么形容呢?这种丰富的蓝,就好像是在最浓重的色彩中,形成了某种透明感。大家都在这观赏中,张开了心中的翅膀,自由自在,飞向一个更深邃的地方。
在窗外蓝色店招的辉映下,马蒂的杯子看起来像天一样蓝,不,还要更蓝一点;像海一样蓝,不,还要再蓝一点;像在宇宙的深处,幽邃宁静中,无边无际的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