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末日(2)

慈禧末日(2)

”慈禧竟愤怒地拍着床,叱责世续,以至张之洞不得不出来打圆场:“世续承太后垂询,据所愚虑,约略言之,立储字宜承宸断”,也就是说世续奉命而言并无错误,立储自然由太后决定。

慈禧把早已经考虑好的人选说了出来:决定立醇王奕的孙子、载沣的儿子——不到二三岁的溥仪入承大统,作为同治的继承人;为了让自己的内侄女——光绪皇后当上太后,她只能接受让溥仪兼祧光绪的建议;并令载沣担任摄政王。

慈禧当然了解自己内侄女的能力以及时局的动荡,不然她是不会让光绪的弟弟载沣来当摄政王的。

慈禧是个很霸道、专横的女人,虽然醇亲王奕对太后恭谦得都有点令人肉麻,但当他在光绪十七年(1891年)去世后还因坟前的一棵树而引起轩然大波。

根据“翁同日记”记载:醇亲王的陵墓前有一株粗大的银杏树,一些迷信风水的人说:醇王墓有帝王陵墓的气象,醇亲王的后代依然会入承大统。

慈禧听信了这话,立刻令人去砍掉那棵树。

光绪在得知自己父亲坟上的一棵树都保不住,气得下谕说:谁敢砍这棵树,先来砍他光绪的头……但慈禧还是在光绪赶到墓地前把树砍了,光绪悲忍不住号啕大哭,绕着父亲的墓走了三匝……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慈禧虽然砍了银杏树,结果仍然要从醇亲王的后裔中去选择皇位继承人,并让奕的儿子当了摄政王……别看慈禧对醇亲王一支接连出皇帝非常不情愿,但老醇王的福晋不仅不感激涕零,反而失声痛哭地说道:“既杀我子,复杀我孙,虽拥皇帝虚名,实等终身幽禁”,紧紧地抱着孙子不肯松手。

去接溥仪的王公大臣,只能用不能抗旨来迫使老福晋就范。

在老福晋看来,所谓入承大统就是把孙子送到终身幽禁的地方,就是生死之别……在光绪去世的第二天——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5日)慈禧也不得不伴随着生命的终结而放弃把持了近半个世纪的权力。

由于她一直把主要精力用于对付已经亲政的同治与光绪、用于大权独揽,由于她的孤陋寡闻以及对世界风云缺乏最起码的了解,因而她给过继孙子溥仪留下的是一个即将寿终正寝的王朝……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慈禧不仅在紫禁城内挥霍无度,在陵寝的修建上也耗尽民脂民膏。

慈禧与慈安的陵寝分别建在遵化的菩陀峪与普祥峪,均称为定东陵,两座陵寝在光绪五年(1879年)已经完工,各用去将近300万两的白银的巨资,已经相当可观了。

两年后慈安暴亡,葬入普祥峪的陵寝。

但到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慈禧为了体现自己独尊的地位,下令把菩陀峪定东陵的方城、明楼、三殿(隆恩殿及东西配殿)全部拆掉重建,整整用了13年的时间,如果不是慈禧大限已到,陵寝的工程还会持续下去。

重新建成的三殿,所用木料都是最名贵的黄花梨,殿内的彩绘用的是贴金,墙壁是扫金,地面的雕砖上也都用扫金装饰……重修后的慈禧陵寝,不仅在清东陵中是最豪华的,即使把建在易县的清西陵以及建在昌平的明十三陵都加在一起,在骄奢淫逸方面也没有一座能达到慈禧陵寝的水平……请别忘了,慈禧下令重修陵寝时的1895年,正是甲午战争期间。

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把资金用于增加或改进军事装备,而用于大肆重修陵寝,即使把富国强兵天天挂在嘴边上,又能如何呢!至于慈禧墓中的随葬物品虽然反映了她生前的意愿,但毕竟是后人给操办的,大太监李莲英的侄子李营舟写的《爱月轩笔记》以及清代档案中都对随葬的珠宝玉器进行了记载,《爱月轩笔记》对随葬物品还进行了详细的描绘,档案中的记载仅仅是器物的名称;尽管在随葬物品的名称以及数量的记载上,彼此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随葬品数量之多、价格之昂贵的确令人惊诧不已。

国势已经衰落到这一步,清王朝的决策人还不思奋起,又怎能减缓向下坠落的加速度……当1928年,军阀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对慈禧陵寝中的珍宝公开劫掠的案件发生后,《爱月轩笔记》的作者就说过“慈禧的葬物若均追回,足以富国”……慈禧的执迷不悟已经铸成大错,而她的后人也一个赛一个的顽固不化,清王朝的灭亡已经指日可待……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解密历史后妃真相:正说清朝十二后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解密历史后妃真相:正说清朝十二后妃
上一章下一章

慈禧末日(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