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闱之深(1)

宫闱之深(1)

阿鲁特氏进宫之后,她与同治的夫妻感情十分融洽。

在大婚的当天晚上,同治还对状元之女进行了一番关于诗词方面的议论,言谈之间皇后脱口背出的唐诗竟然一字不差,使得同治对于新婚的皇后愈发刮目相看。

但她的婆媳关系又是如此紧张。

不管皇后如何小心,都不能讨得慈禧的欢心。

为了给慧妃撑腰,在皇上大婚当天,慈禧就召见了慧妃,尽管按照礼制,这是不允许的。

而阿鲁特氏每次见慈禧,她都感觉这位婆婆矜持有余,亲切不足,有太后的架子,没有亲人之间的关切。

至于慧妃,虽然年纪比自己小,但眉宇间常带着不恭顺的神色。

皇帝大婚之后就意味着皇帝要亲政,这是慈禧的心病。

留恋权力的慈禧并不愿意交出权力,儿子虽然是自己生的,但她早就感到同治和慈安的关系更密切,光绪在亲政之前就曾联合慈安,悄悄地杀掉了自己最宠爱的太监安德海……皇帝尚未亲政,就敢如此胆大忘形,与自己作对,将来还指望他事事顺着自己吗?此次选皇后,慈禧并不愿意选个能干的,以免影响她对权利的控制,偏偏同治再一次地倒向慈安……慈安、同治、同治皇后,这三个人如果联合起来对付自己……慈禧气急败坏,遂把怨气通通都发到了阿鲁特氏身上。

皇上似乎在新婚以后也成熟了不少,不再像个小孩一样的贪玩。

阿鲁特氏早听皇上亲口告诉自己,以前由于慈禧的宠爱,授课的师傅们都不敢严厉管束自己,清朝幼帝一般14岁亲政,但同治推到了16岁,因为太后慈禧认为,皇帝年纪大一些亲政更放心。

可是到了16岁那年,慈禧抽查了一回同治的功课,同治不仅把经文背得结结巴巴,写的文章也漏洞百出。

慈禧不由得勃然大怒,严厉责备了帝师李鸿藻。

李鸿藻又惊又怕,在一次教课当中看到顽皮的同治,气急之下,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同治从未看过师傅哭过,亦很惊慌,他灵机一动,马上把课本上的“君子不器”用手捂住一截,对李鸿藻说:“师傅,您看。”李鸿藻一看,居然是“君子不哭”,才破涕为笑。

就这样,一直拖到17岁,同治才开始了名义上的亲政。

每次同治为阿鲁特氏讲起这个故事,阿鲁特氏都会为同治的顽皮、任性、善解人意感到无可奈何又忍俊不禁。

作为皇后,她觉得自己有义务让天子真正担当起治理天下的职责,因此和同治在一起的时候,她更以一名女性的温柔和耐心感化同治。

同治婚后,出于对妻子的敬意和爱,果然对政事更加上心。

在深宫里,可以倾心交谈的人并不多,阿鲁特氏从自己丈夫身上得到了些许的安慰,有时心里甚至暗自揣想:虽然慈禧不喜欢自己,但是皇家夫妻能像这样和睦,也算是万幸。

阿鲁特氏和同治大婚时洞房里的油灯,还加上了上好的蜂蜜,寓意夫妻俩将来能够好似“蜜里调油”。

而大婚后两人的感情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婚后,同治去得最多的地方是皇后的寝宫,偶尔也会去一去瑜嫔寝宫,慧妃寝宫去得很少。

慈禧本来就对皇后不满,得知这一情况后,更加生气。

她经常把同治叫到自己所居住的长春宫教训一番,甚至有意无意、明里暗里要求同治少去皇后寝宫,多去慧妃寝宫。

在大婚不久,慈禧就对同治训诫道:“凤秀之女,屈为慧妃,宜加眷遇。

皇后年少,不娴宫中礼节。

勿常往其宫,致妨政务。”这番谕旨很快就传到阿鲁特氏的耳中……慧妃出自世代簪缨的富察氏家族,隶属满洲上三旗的正黄旗,是满洲“八大贵族”之一,以前她的家族里也曾出过皇后,就是乾隆皇帝的孝贤纯皇后。

此后,富察家接连产生出将入相的人物,傅恒、福康安就是这个家族的名臣,堪称是椒房勋戚,是阿鲁特氏根本无法比的。

可皇帝却偏偏不看重家世,而看重德才,看重书香门第出身的阿鲁特氏。

皇上的抉择自然令阿鲁特氏受宠若惊,但慈禧的训斥更让她心里不安。

她到宫里时间也不短了,也听了不少宫里的故事,对这个婆婆越来越畏惧。

她暗暗打定主意,为了皇上,也为了自己,以后要劝皇上多去其他妃子的住处,少到自己的承乾宫来。

阿鲁特氏自小饱读经书,女德更是烂熟于心。

按照书上的说法,长辈与晚辈如果不和,不管什么原因,晚辈都有责任。

在阿鲁特氏心里,慈禧不喜欢自己,是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不足以让这个婆婆对自己产生好感。

慈禧的无端怪罪,让这个可怜的皇后更加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以后皇上每次到自己宫里来坐,她都会委婉地劝皇上去咸福宫多陪陪慧妃,同治虽然知道阿鲁特氏的良苦用心,但是一想到贵为天子,连喜欢哪个女人都得掩饰,愈发觉得意兴阑珊。

他不愿意让皇后为难,更不情愿和自己不喜欢的女人在一起,索性哪里都不去,一个人住到了乾清宫。

阿鲁特氏心里非常明白,同治这种举动,是在跟所有的人赌气。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解密历史后妃真相:正说清朝十二后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解密历史后妃真相:正说清朝十二后妃
上一章下一章

宫闱之深(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