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3)

序言(3)

希特勒绝对有理由请求避难。他所谓的“千年不朽”的第三帝国实际上只存在了12年,而且就在希特勒模糊的双眼前土崩瓦解掉。美军在白天进行轰炸,强大的第8空军部队的“解放者”战斗机和银色“飞行堡垒”就好像盘旋在德国上空的秃鹫。英国皇家空军(RAF)则在夜晚展开空袭,“惠灵顿”和“兰喀斯特”轰炸机的咆哮声是许多一度不可一世的德国城市上空熟悉而可怕的午夜咒语。在盟军连续而无情的进攻中,成千上万枚炮弹和数不清的燃烧弹倾倒在德国的土地上。在几次最恐怖的空袭中,德国上空聚集了1000架,甚至1500架美国和英国的重型轰炸机编队。在希特勒躲到地堡不到1个月之后,就是盟军最大的一次空袭:毁灭德累斯顿。但是现在,柏林市中心仍然是这场似乎永无宁日的轰炸的目标。

德国海军几乎已经全军覆没,仅有尚在作战的潜艇舰队,但是这支舰队正面临着燃料短缺和腹背受敌的窘境:空中有英军“猎人”号轰炸机的扫荡,海上有盟军军舰的攻击。在陆地上,由英国、法国和美**队组成的力量在西线迅速推进,直逼德国的心脏地带。南面英军和美军的联合部队正铺天盖地地席卷意大利半岛。但是,对纳粹德国最不利、最致命的还是苏联人,他们正在东线一条很长的阵线上推进,逐渐摆出了钳形运动的阵势,很快就会全面包围柏林。纳粹德国和希特勒最害怕的还是这些苏联人。纳粹分子曾经将痛苦强加给了苏联人民,现在他们得到了报应,德国人无法想像苏联人会怎样报复他们。他们制定了应急方案,计划将希特勒和他的随从们用飞机送到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区的布彻斯加德,在那里希特勒的山地别动队坚守着一个巨大而错综复杂的地下防御性工事。但是,希特勒从未认真考虑过这个计划。就像阿尔伯特·斯佩尔在几个月之后所说的那样,如果希特勒要选择自己可以接受的死法,那么他宁可选择柏林大屠杀这样纯瓦格纳风格的死法,而不是死在阿尔卑斯山区宁静的度假屋中。

到了最后,希特勒常常与随从们谈起激动人心的纳粹反攻计划,宣称要将入侵者赶回他们来的地方,希望籍此振奋人心。但是,在那个1月的下午,他不得不躲进了地堡。从此,希特勒再没看到柏林的日出和日落。事实上,在接下来的3个月中,希特勒还时不时地从地堡中探出头来,有时候,他会和秘书们在旧官邸的餐厅吃吃饭。只不过,那曾经气派的餐厅现在只剩下空洞洞的回响。从大臣花园往外看,是一片满是碎石瓦砾的废墟,无数坑坑洼洼的弹坑。

如果希特勒变得沮丧也是情有可原的,然而,他丝毫没有沮丧的表现。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坚持要回到新德意志大臣花园,检查一个精美的建筑模型。那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城市模型,希特勒长久以来希望在林茨建立一个这样的美丽城市。林茨是一个漂亮的奥地利小镇,坐落在多瑙河畔,希特勒称那是他的家园(实际上,希特勒就是出生在离这不远的一个小镇上)。即使柏林被轰炸得面目全非,苏军的大炮不断地轰炸着德意志大臣花园,希特勒仍然思考着“伟大林茨”的蓝图,不时测量建筑物的比例,长久地凝视着模型。到这个时候,希特勒应该非常清楚,他的梦想已经很难再实现了。但是,希特勒是一个善于描绘各种幻想和神话的人,这也许正是他之所以能够登上权力宝座的重要原因。这些幻想和神话虽然不过是一些自欺欺人的狂想,但却在很长时间内牢牢地控制了许多不切实际的人的思想。

这个地堡只是一个地下避难所而已,尽管它的设计几近豪华,结构牢固而且环境比很多防空洞要舒适得多,但是也只能用来暂时躲避空袭。地堡里没有一套完整的通讯系统,只有一部靠接线生党卫队军士罗切斯·米格接听的总机和一台无线电,这台无线电的信号完全依赖于一个漂浮在地堡上空的气球来接收。到了后来,希特勒纯粹依靠信差在地堡和位于威廉姆斯大街另一头的纳粹党部之间传递信息,因为那里有一台海军军用电台,可以收发海军和纳粹党的所有密电。

不管希特勒怎么美化这个地下防空洞,它至多也只能被称为地堡。元首在柏林还有其他几个可以藏身的地下掩体,那几个处所结构要坚固得多,而且都配备有最先进的通讯仪器,足以指挥战斗。约瑟夫·戈培尔自己在威廉广场的宣传部有一个豪华的防空洞。希特勒的机要秘书马丁·鲍曼在纳粹党部地下也有一个坚固的空袭防空洞。在南面35公里外德意志最高军事指挥部的驻地还有一个巨大的双层地堡,希特勒的军事指挥官们不止一次请求他移驾到那个双层地堡。希特勒的空军上将赫尔曼·戈林有两个空军的地堡,其中一个地堡离柏林不远,另外一个在柏林郊外的加图空军基地。在冯·施道芬堡刺杀希特勒事件之后,希特勒不再信任这批军事官员,而且在德国空军节节败退之后,希特勒开始认为戈林是个小丑。希特勒只相信由忠心的警卫旗队看守的这个小地堡才是安全之地。

大臣花园地下实际上有两个地堡,这两个地堡连在一起就是一个设备齐全的综合体,它们各自拥有一套供暖和照明设备,都由一台发电机供电。新鲜水源取自地下20米处的一个自流井。地堡内有厨房、卫生间、储藏间和卧室。第一个地堡离地面不算深,这也就是尽人皆知的上层地堡。上层地堡呈椭圆形,中间是一个比走廊宽不了多少的房间,房间四周围绕着十几个小房间,分别是厨房、储藏间和仆人以及副官们的住所。中间的那间房间被称为公用休息室,也有人称其为餐厅走廊。这一层的墙面被刷上了灰色或褐色的阴暗图案,也有的墙就是光秃秃的水泥颜色。上层地堡的空间高度不高,灯光昏暗,让人有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希特勒走过的那条昏暗的走廊就是这条餐厅走廊。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希特勒在地堡的最后日子:少年纳粹亲历第三帝国末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希特勒在地堡的最后日子:少年纳粹亲历第三帝国末日
上一章下一章

序言(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