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自序

老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为一个时代的切片,至今还留存在至少两代人的记忆中。蔡楚生、郑君里、陶金、白杨、舒绣文、上官云珠诸位大师的精湛艺术,还会延续到我们这一代人之后的无数代。五十年后我们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将它以旧翻新,当然不是简单的转换,更非另一种“借壳上市”,而是又一种精神的创造,艺术的创新。原因大概基于下述理由:一个里程碑式的左翼故事,产生于那段历史刚刚结束之时,“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著名的历史叹息,是蔡楚生们敏锐的艺术察觉;电影为人们津津乐道,绝对是他们触摸到了战争与人生、社会与人性的永恒命题,我们注意到了这一个命题所代表的超越时空的意义。不可否认,一个抒写过著名历史的电影故事因为显而易见的原因,为我们提供了艺术加工的空间或曰可能。两小时的电影与二十五小时的电视连续剧,篇幅要求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事,精神层面的飞翔一定是在今天的艺术天空!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性经过半个世纪的洗涤能改变多少?通过一种艺术行为寻找并且放大一个参照物,反观人类历史的某个段落,是人类进行自我净化过程中的不断需求。于是,重新演绎上世纪最负盛名的优秀影片,成为了一种必要。我们有意识地注意搁置艺术家的自命清高,使命感、责任感在这其间也悄悄潜入。高科技造就的电视艺术对于年轻的电影兄长的认识和超越至今究竟有多少可能?这一代电视艺术家应当完成解读或者作出完全意义上的决定。认识与超越有什么必要呢?电视的艺术世界是向所有的艺术敞开的,但步入其间一定有自己,对了,只属于自己的道路。好了,关于创造和创新的伟大动机到此打住。

我们注意到,网络和信息时代有否造成艺术异化可以暂且不管,但不能无视现代观众解读艺术作品的时尚要求,不管你是原创还是改编,衡量的尺子只有一把。试图让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完全忠于一部蒙尘已久的电影就显得特别不可能,也就是说,“忠于”是有限的,这完全受制于当今观众和电视艺术样式本身。但是,电视连续剧《一江春水向东流》脱胎于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必然会有鲜明的胎记,而且其血型一定是一样的,至于脱胎之后的继续成长,肯定是属于自己的事。

原来故事中的张忠良、素芬、王丽珍和何文艳仍将是未来电视剧中的主角,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是贯穿三十集的主线,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性格发展必须深入发掘,浓墨重彩地和盘托出。部分人物有必要重新定位,并添加大量事件。次要人物庞浩公、温经理、白少魂也将着力塑造,构成那个年代的艺术典型,但是仍然不足以代表孤岛上海的芸芸众生,何况他们还要到重庆去住上一段。因此,围绕主要人物塑造一批崭新的艺术形象,用以编织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剖析各色人物的精神世界,展示旧上海的市井风情,显得尤为必要。所以,在电视连续剧中,会出现不同于张忠良个人奋斗式的随波逐流又洁身自好的人物如吴家祺;会出现著名的旧上海“亭子间嫂嫂”不乏铮铮柔骨的形象如紫纶;会出现战争期间一些献身人士的音容笑貌,其中也会有以高级交际花面孔出现而实际上是巾帼英雄的陈曼秋;也会出现诸如擦皮鞋匠老木、报童抗儿以及黑社会里的形形色色。八年抗战八年离乱中“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民族叹息,应当构成我们的一种历史体察,也构成这部长篇电视连续剧的艺术氛围和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画廊。

着力写好张忠良和三个女人的故事,通过他们的人生追求来揭示命运嬗变的个案轨迹,用现代人的悲剧观来重塑原有的艺术形象,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再现抗战时期上海和重庆旦夕数变的生活场景,描绘有血有肉的生命群体,解析战争和离乱状态下的人本元素,对黑暗时代江河日下的成因有所认知和感悟,以及渗透其中的大片意识和高品位、高收视率的不懈期待,是本剧文学本创作过程中的全部向往和追求。

应该说高收视率的要求绝对是出于对电视剧这样的大众艺术样式的本体考虑,因此,世俗化的叙事策略就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陈述的层面。深入骨髓的世俗是步入高雅的纵深开掘,我们拒绝俗不可耐,我们又从不漠视世俗,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的艺术想象获得了海阔天空的自由。这样的思考同时也基于对电视艺术规律的探寻,是的,一定是这样的。

构想至此,我们的创作冲动已经至沸至腾。在电视艺术非常发达但品位并不令人满意的今天,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和我们的困难,而这恰恰成为我们不懈奋斗的无尽源泉。但愿大师级的导演和所有华人表演艺术家对于《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创作萌动也始于此,也贡献于此。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一江春水向东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江春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