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点评:人际传播的成功方式(2)

总点评:人际传播的成功方式(2)

(三)互助合作

【对非洲客人】“如果我们编辑一本法文杂志《中国经济》或《中国改革》,赠送或出售,前途如何?能否成功?”“你们认为《北京周报》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法新社社长】“你如果以后直接去西藏看看也许能出个好主意……”

(四)动之以情

【对德国传媒】“德国是欧洲对中国最友好的国家之一。德国是伟大的国家,令人骄傲的国家。德国有巴赫、伦琴、黑格尔、马克思。德国的汽车成功地开拓了中国市场。”

【对美国企业家】“去年我看到美国纽约世贸大楼旁的大教堂周围陈列的‘9·11’死难者遗物时,很是伤感。但我们不能因恐怖主义的存在就不再建高楼。”“(世贸大楼新楼设计方案)见过,非常漂亮。”

【对印度记者】“印度是中国的近邻,中国人很喜欢印度,很喜欢印度人,也很钦佩印度人……如果这两个国家友好相处,那力量会有多大,让我们都为中印友好作出努力。”

【对阿拉伯国家外交官】“我从心里热爱阿拉伯人民,从儿童时读《天方夜谭》起,我就喜欢阿拉伯了,梦想着有一张神毯飞到阿拉伯去。”

(五)说之以理

【对日本朝日电视主播】(关于中国威胁论)“中国现在大体上相当于日本70年代初期的水平……不要说GDP,就是说工业产值,中国只占全世界的5%,日本15%以上,美国20%。但是大家谁也没有害怕美国和日本。何况中国的生产大量地使用日本材料……所以中国出口越多,购买日本产品越多。大约中国进口的一半是购买了原材料……至于说中国的经济是不是威胁,我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大体是日本的四分之一,按人均来说,只有四十分之一,人均GDP追上日本,50年的时间都不够。”

(六)襟怀坦诚,实话实说

【对“**”】(对方说美国议员批评中国的人权问题是出于好意)“恐怕我不能够完全同意你对美国国会议员(的说法),说他们都希望中国享有民主、自由。我觉得对他们要有所区分,有的议员并非抱着好感,甚至于是有了一个不好的结论,然后勉强地用政治来证明他对中国的错误论断。对于这样的议员,我们仍旧欢迎他到中国来,这样就可以克服他们的一些偏见。”

(七)有褒有贬,褒贬得当

【对日本媒体】“中国人对(供奉日本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是有反感的。小泉首相曾经去过中国的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讲了很好的话,中国人也是非常理解的。此后,在海南的博鳌论坛上,他也谈到,中国经济发展和日本经济是互补的,并不是对日本构成威胁。当时我也在场,他是这个会议上外国首脑中风头最足、最受掌声欢迎的人物。但是,没有想到,十天后他突然去参拜靖国神社。因此,我们觉得,言行要一致的话,中国人才能理解。”“中国民众对日本也有友好的表示,这一点却被日本方面忽视了。比如,要求日方赔偿的中国民间诉讼、(日军遗留的)化学武器致人死伤案、福冈事件等等,得到了日本友好人士的声援。中国中央电视台作了采访报道,引起了积极反响,中国民众对日本民族的尊重感便自然增加。这些日本人士是爱国者,也是国际正义的声援者。”“日本政府给中国政府提供了约1480万美元的援助,帮助中国人民战胜‘**’,居各国援助之首。这些,中国媒体都广泛报道了。”

(八)深入浅出,举重若轻

【在世界报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的文化发展这么悠久,也结合了不同文化,如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在中国有1200多万人,天主教、基督教教徒也很多,但最多的信众信仰佛教。各种文化的精华所在,我们都欢迎。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对我说,他发现中国人跳国际交谊舞跳得比美国人好,我看西方文化的某些方面在中国发展得还不错。中国是海纳百川的国家,其他国家文化进入中国,我们的态度是:欢迎、鉴别,吸收我们喜欢的,排斥我们不喜欢的。把13亿人完全西化恐怕是不容易的。”

(九)开门见山,抓住要害

【对世界报业协会英籍秘书长】“西方媒体对‘中国新闻不自由’的攻击,不是针对中国的新闻制度,而是针对中国政治制度的。中国是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国家,外国人一般不知道,知道的也不赞成,因为这种制度与他国家的制度不一样。上帝并没有要求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必须一样!中国的制度是由于中国本身的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多民族、经济和教育水平低、与15个邻国接壤、百年国耻)。中国的现行制度是中国人民自己作出的选择,中国**的领导得到中国人民的拥护。像中国这样一个文化悠久的国家的人民,是不会接受一个‘不讲人权’的‘独裁’的政府的,这是很明白的道理。”

(十)釜底抽薪,转移重点

【对朝日电视主播】(关于2002年中国民调结果,讨厌日本的百分比高于1997年)“我注意到这个调查是说,喜欢不喜欢日本,而不是说喜欢不喜欢日本人,这有很大的区别。我觉得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多数是喜欢的。他们喜欢日本的产品,对日本人在中国投资的工厂都很欢迎。两国朋友之间的交往在增多……这个民意调查要看是什么时候做的。如果是在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后,或是教科书一类事情发生之后做的,就对日本印象坏一些,但这不表明那么讨厌日本人……我觉得中国媒体也需要注意,在报道日本问题时,应该把极少数人的思维方法和大多数人的思维方法分别开来。我希望下次(调查)能够大大改变,把百分比降下来,这也是我的愿望。”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
上一章下一章

总点评:人际传播的成功方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