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娃娃张柏芝(1)
儿时的张柏芝,稚气的脸上透出强烈的表现欲。抗日战争时期,大量的内地人为了逃避战争,从内地来到香港。这些人大多是难民,他们不可能像那些有财有势的人物,直接融入香港主流社会,只可能游走于社会边缘。于是,他们之中一部分有点财势的人,在尖沙咀落脚,大多数穷苦者,只能在现在的佐墩道至油麻地一带搭棚户居住。从那时起,这一带便成了香港的边缘,也成了鱼龙混杂之地,生存竞争,比维多利亚海港对面的香港岛,更加激烈,也更加表面化。到了全国解放之前,又有一大批难民从内地进入香港。此时,除了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即使有点身家的,也已经很难在尖沙咀一带立足,只能退而求其次,落脚在佐墩道至油麻地一带。这些人的到来,使得这一地区的居民成分更加复杂化,生存竞争也开始如火如荼。看早年香港警匪电影,几乎无一例外要提到油麻地。那并不是艺术家的创造,也不是耸人听闻。当年的油麻地,确实是香港黑社会的集散地,也是各派势力争夺地盘的拉锯地带。黑帮的大佬以及总部或许并不设在此地,可是,这个地区,那些年轻人如果想在香港那样一个高度殖民化的社会中出人头地,背后就一定得有黑势力支撑。因此,五、六十年代在这一地区成长起来的青年,或多或少都与黑道有些瓜葛,否则,他就很难立足。提起这一地区,香港人只会有一个词来形容:品流复杂。五十多年前,这个地区确实如此,所以,这个评语也算恰如其分。但到了今天,这一地区已经高度发展。香港岛地域毕竟太小,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香港社会有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佐墩道、油麻地、旺角等地,都异常的繁华起来,成为了九龙区的中心区域。但相对而言,与对面的香港岛相比,这里还是香港草根阶层的居住地,普通市民,如果想在香港社会崭露头角,有一个捷径,那就是走进演艺圈。许多人从这片区域走出去,随后,他们的名字开始家喻户晓。张柏芝是其中之一,而且,相对于从九龙半岛走出去的刘德华、梁朝伟、周星驰等人,她出道的时间,要晚得多。1980年5月24日,张柏芝出生了,她的出生地是油麻地和佐敦之间的八文楼。张柏芝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出生在上海,童年和少年时代在中国内地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来才到香港。她的妈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国人,不过,不是人们所理解的那种金发碧眼,她的头发介乎黑色和棕色之间,加上眼睛的颜色又不是很明显,如果她自己不说明,人家还以为她是一个很外国化的中国人。刚出生的时候,张柏芝身上的西方人特征是很明显的,尤其是她的头发,偏向棕色而且带点卷曲,外形又是胖乎乎的,简直就是一个洋娃娃。妈妈非常漂亮,是绝对的大美女一个,而且是那种大众型美女。在外观上,柏芝更多地继承了母亲的优点,所以,从小就是一个漂亮的洋美人,人见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身上的西方人特点反而渐渐消失了,尤其是头发越来越黑,而且不再卷曲,基本上成了直的,如果她不说,别人几乎看不出她是一个混血儿,差不多认定她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了。从小,张柏芝就喜欢唱歌。尽管她的嗓音不是太好,有点沙哑,和她的性格很谐调,带些男孩子气。可这并不影响她的爱好。张柏芝童年生活的环境很杂,一出门就是街铺,邻里间彼此都很熟悉,就像中国那种传统小镇上的生活,谁家的情况都为邻居所熟悉,彼此间感情很好,相互照应。因为父母有着非常好的人缘,邻居们也就特别喜欢张家的孩子,见了面,都喜欢逗一逗她们。邻居都知道张柏芝喜欢唱歌,常常会对她说:“柏芝,唱支歌给姨姨听。”于是,张柏芝便唱起来,唱得非常认真。她唱完之后,还像电视上的歌星一样,向大家致礼答谢,大家也就热烈地鼓掌支持她。年龄稍长,进入学校之后,学校组织的文娱活动,是张柏芝最喜欢的。她是班上一些文艺演出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只要遇到这类活动,她就浑身兴奋,唱歌演戏,她都是主角,自编自导自演,每次都能获得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和赞扬。回到家里,她也组织兄弟姐妹们一起演戏。在家里,她不是最大的,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和她同母不同父。姐姐的性格没有她活泼,就是两个弟弟,也没有她那么强的指挥欲、驾驭欲,她在家里指挥一切,常常将他们召集在一起,排演一些节目。那时候,正是周润发走红的时候,周润发演的《上海滩》,在香港播出后,迅速掀起一波狂潮,女孩子,将周润发内定为自己未来的情人,男孩子则将周润发视为模仿对象,周润发在电视中的装扮,成了香港街头最流行的服装,他那款白色风衣,被人一抢而空,而且,一夜之间,街头出现了很多戴礼帽的男人。当年的张柏芝还非常小,但这并不影响她喜欢周润发,《上海滩》成了她最喜欢看的戏,也成了她最喜欢演的戏。她当然总是演冯程程,每次演的时候,对许文强都爱得不得了,几乎是要生要死。年龄太小的张柏芝并不清楚这其实就是爱情,就是她的初恋。她只是喜欢许文强这个角色,也喜欢戏里的冯程程。在戏里,冯程程是爱许文强的,她认为自己就是冯程程,因此也一定要爱许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