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治污需要什么样的“政策”
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任何手段都没有“政策”调控的作用显
著。10年前大规模治理淮河流域的水体污染,靠的是“政策”。现
在、将来,淮河治污“政策”取向正确与否,将决定淮河治理是“事
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
在本次采访中,我们得到的是两种几乎相反却都认为是科学的认
识:一是牺牲环境求发展,发展之后再治理。专家强调,这是历史的
规律,被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所证实了的;再一是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
为代价,要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求发展。
就我的看法,两种认识虽然背道而驰,但其结果的确都是“科学”
的。只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范围而已。犹如在欧氏几何中,
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度。如果扩大到整
个宇宙,亦即非欧几何中,平行线也可以相交,三角形三内角和可以
不等于180度。
淮河流域的贫困、落后,只能通过工业化来改变,通过工业企业
积累发展的资金。我们在沿途看到,“莲花味精”、“双汇”、“丰
原”等,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甚至对这个地
区的许多家庭,都是生存的支柱。假如莲花味精或丰原集团被关停,
将有多少家庭失去稳定的生活来源,多少个母亲丧失了赡养的资金,
多少个学生为学费而发愁。这使得我在采访中一方面为工业企业污染
而愤怒,另一方面又为流域人民有可饮之鸩而出言谨慎。没有“发展”
的生存,只是为喘口气而生存,几乎是没有生存意义的生存!
可是,中国毕竟是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有协调与周旋的余地,
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为了几个企业的兴旺,让下游广阔土地走
向死寂,近1/6国人成背水之势,得不偿失。况且,淮河流域牺
牲环境的发展已走上了穷途末路,危及生存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
任何事物都要寻求一种平衡与和谐。我们需要的是发展与环境共荣,长
远与眼前兼顾,生存与富裕同行。未来的淮河治污政策,只有寻求接
近这种最佳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