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流域(1)
全长6300多公里的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年径流量达1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全长5500公里,如“几”字状绵延在中国北方地区,最终注入渤海。
在两条江河之间狭窄的平原和微丘地带,穿行着中国第三大河——淮河。它发源于大别山北麓,全长仅1000公里。在本世纪初人造出海口打通后,淮河干流才在黄河夺淮700年(1194-1855)之后,有了自己的入海口。现主要水流还是在江苏扬州三江营汇入长江。全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根据2000年官方统计1.65亿人。到2004年中期,按流域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其他因素推算,流域实际人口约1.7亿。人们通常用一组递降的百分比对比说明淮河流域的特殊性: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6,可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12,人口占全国的1/8(按1.65亿计),粮棉油产量占全国的1/5,人均水资源是全国平均数的1/4。
上述数字凸现了淮河流域人口高度密集、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少于全国平均水平、典型的农业经济区域等特征。根据2000年普查统计:淮河流域农村人口占80.93%,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的4.6倍。实际上,这一比例可能还要大一些。
淮河流域位于中国东部,西起河南省南部地区的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和皖山余脉、六安至合肥丘陵地带和通扬运河、如泰运河与长江流域相毗邻;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脉为界。行政区划涉及豫、鄂、皖、苏、鲁五省,共40个地区、地级市,163个县,75个市辖县级区。其中湖北只涉及5个大别山区的县区,比重很小。流域内山区仅占10%不到,平原洼地约占67%,低丘与山岗地约占20%。
以黄河夺淮入海的黄河故道为界,即今河南兰考县、安徽砀山、萧县至江苏邳县、连云港一线,淮河流域内又分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河水系。后者主要位于山东与江苏北部。流域面积分别是19万平方公里和8万平方公里。有京杭大运河、徐洪河及淮沭新河贯通其间。
沂、沭、泗水系实际上是沂河、沭河和泗河水系的总称,共有12条较大的一级支流和15条自行入海的河流组成。上世纪50年代,人工修建新沂河、新沭河,使该水系有了独立的主要入海通道。
淮河水系从河南桐柏县发源后,流经信阳市,到淮滨县与安徽阜南县交界的洪河入淮河口为上游,长369公里;从洪河口到江苏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76公里;中渡以下则为下游,河长150公里。
淮河发源地以海拔100米到300米山区为主,流域面积66%在海拔10米到100米之间。
河底比地面高是黄河奇观。但下游比上游高是淮河干流的一大特色。洪泽湖底竟比淮河干流蚌埠段河底高出2米。根据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淮河干流总落差为200米,其中上游为178米,中下游地区为22米。平原型河流、湖泊型河流、下高中低的河流,是淮河治水、治污所必须考虑的特点。
此为淮河出源头地区20多公里处,小桥下即为淮河
“纳百川而成大海”。任何一条河流,都由众多支流汇聚而成。淮河也不例外。
淮河支流并不多,据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记载,淮河主要支流有25条。在“淮源”桐柏县,从淮河文化陈列馆制作的“走读淮河”模型上可以看到,上游大一点的支流有河,中下游较大的支流还有汝河、颍河、涡河、濉水、泗水、沂沭河等。稍小一点的还有沣河、淝河、淠河等等。淮河的主要支流,如洪汝河、沙颍河、涡河等均在中游。依据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编纂的一本《水利手册》,大体得知淮河主要支流情况。
汝河(即今洪河支流)
发源于大别山区的伏牛山,历经各代人为改道,变动很大。元初,为免蔡州水患,在郾城截断汝水北部支流,使舞阳以北的汝水上游河水向东由ND938水入颍河。元末,在舞阳再截汝水另一支流——甘江河,使之归澧河。明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汝水在西平附近淤断,汝水南支截流易源。清代把汝水北支改称洪河,新蔡以上汝水改称南汝河。成为今天的洪水支流。
颍河(又称沙颍河)
颍河是淮河的主要支流,全长650公里,流域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正源是河南嵩山。由界首市入安徽阜阳地区。周口以上受黄河夺淮影响较小,周口以下颍河干流与古颍水河道大致相似。春秋时代,在周口以东有一颍河分支,到怀远涂山口入淮河干流,名叫沙水。到清代时,这条河流已不存在。现在的颍河以沙河为主源,故统称“沙颍河”。一般在安徽界首市以上称“沙河”,界首以下一般称作“颍河”。沙颍河流经阜阳市并入另一支流泉河,再经颍上县,后注入淮河。
历史上,颍河水流在阜阳西北驻留,形成一湖,名“西湖”。阜阳也因颍河得名,曰“颍州”。阜阳市现有颍州区,全市惟一一份晚报叫《颍州晚报》,很多商铺都以“颍”字命名。据说,唐朝时颍州西湖名气远大于杭州西湖。大文豪欧阳修主政颍州时曾有诗作,比较两“西湖”后说“未觉颍杭谁雌雄”。南宋后由于黄河侵入,淤塞殆尽。现在阜阳很多文化人谈论本地辉煌的历史文化时,仍引用此诗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