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逢人便送高帽子
“阿姐,你泉下有知的话,一定要保佑妹妹,保佑我光耀门楣,保佑我重塑邹氏荣光。”
邹嫦曦噙泪祷告,此际邹妡妆容整洁,嘴唇涂了沉檀(口红),面上抹了铅华(粉底),身著大红的盛装,安详地躺在香榻上,宛如沉睡的睡美人。
婢女给阿姐化妆前,袭香忍痛献了一碗血。原来阿姐生前,收留这么多婢女,并非没有情由,而是她嗟叹红颜易老,竟使用处子鲜血净面,以期延缓容颜衰老,获得青春永驻功效。
“原来这才是,抱琴、小屏、袭香、府中婢女,手腕受伤的真相……”
邹嫦曦感慨万千,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幸好府中婢女过百,三四月才轮到一次,不至于闹出人命来。
阿姐也是可怜人,该怨的是蔡阳那禽兽,以及蛊惑的方士徐堕。徐堕是吴郡丹徒人,在道家方士领域中,算得上小有名气,戏耍曹操的左慈,都曾登门拜会过他。
“妈妈的,欺我邹家无人,什么跳梁小丑,也敢上门打秋风。”
邹嫦曦腹诽:“徐堕是吧,好你个神棍,老娘记住你了。骗我阿姐钱财,服用寒食散,处子鲜血净面。等我明早睡醒了,再找你清算总账,吃了我家多少钱财,统统给我吐出来!”
黄管事是中年妇女,浑身散发着成熟韵味,一袭裁剪得体的衣裙,衬托起来颇为干练。她挺胸道:“小姐,夜色渐深了,大小姐的身后事,奴婢会安排好的,你先回房歇息吧。”
邹嫦曦打了个哈欠:“那好,交给你照看了,我先回房睡觉了,都困死人了都。”
她步出阿姐闺房,又改变了主意,来到了自家前院,打算看看赵俨等人,有没有按她的吩咐,处理身上的伤口。
前院客房中,传出婢女声音:“姑爷,你到底行不行?我娘告诉我,这事儿不能猴急,一定得有技术含量,温柔地慢慢来,乱捅是捅不进去的。”
“你能不能别催,我不是看你用手,半天也搞不定,好心帮你来着。”
赵俨弱弱辩驳:“明明是你口活不行,没舔直也没舔硬,害我捅也捅不进去,你倒埋怨起我来了。真是好心当作驴肝肺。我衣服都脱光了,我好冷的好不?”
“那奴婢再舔,保证舔直舔硬,这回总行了吧。”
“行了,快住口,别再舔了。已经够直够硬了,这次肯定捅得进去。”
邹嫦曦走进屋,哭笑不得道:“你们穿根针线,能不能别这么污?”
“嫦曦,你怎么来了?”赵俨问道。
“闲来无事,看看你伤口,有没有酒精消毒,有没有缝针处理。”
邹嫦曦凑近观看伤躯:“总算没辜负我苦心,老远都能闻到酒味,这婢女针线活也不错,缝合得有模有样的。”
赵俨拿着丝线,穿过细小的针孔,终于是捅了进去,递给婢女道:“拿好你的针线,继续给我缝合伤口。”
婢女接过针线,继续在赵俨伤口上,穿针引线来回扎。
邹嫦曦手执金枪,张绣遗留那杆,掂量一下重量道:“这把虎头金枪,估计有二三十斤(汉代重量减半),正巧你也是练枪法的,我觉得特别适合你。”
“好像太奢华了些,你真觉得适合我?”
“适合,非常适合,简直是绝配。你就保守评估下,这金枪价值几何?”
赵俨细细打量金枪:“枪身上的虎头,经过巧匠雕琢,让人望而生畏,可见雕工非凡。尤其锋刃无暇,显然是锋利异常,少说也值数千两黄金。”
“很好,今儿便宜你了,跳楼大甩卖。”邹嫦曦点头道:“这把虎头金枪,我一千两便宜卖给你,多一个子儿我也不要……”
“还有你伤势太重,吃了我家几百年的人参,我也只算你一千两,一共是两千两黄金,你捡大便宜了你。”
赵俨摇头苦笑:“邹嫦曦,你隐藏得可真深,这些年我都没发现,原来你还是小财迷。”
“小财迷怎么了?我骄傲了吗?并没有!”邹嫦曦理直气壮道:“往后,我一大家子人,全指望我来养活。我不管你,两千两黄金,你不许赖账。”
“我像赖账的人吗?”赵俨拍脸道:“你看看我这张脸,你看到了什么?”
“我承认,有点小帅,你别那么臭屁。”
“肤浅!容貌美丑,不过是皮下白骨,何况我长得帅,是世人公认的,用得着你说吗?说点别的。”
“说别的,可我说什么呀?帅你又不让说,难道说你丑?”
“我被你打败了。”赵俨拍脸道:“这是诚实可靠,这是季布无二诺,这是侯嬴重一言……”
“你放一万个心,我已命人通知家属,明日来接我回府。待我向授业恩师辞行,向同窗好友道别,区区两千两黄金,我如数搬你府上来。”
邹嫦曦笑道:“你不赖账就行,扯那么多有的没的,你不嫌累我都嫌累。你好好在这养伤,早点休息,我看看阳群他们。”
“去吧,你也早点休息。”
第二天大清早,赵俨被家仆接回了家,一个担架抬去了颍川书院。
分别向授业恩师荀绲(荀彧父亲),经学家兼画家赵岐辞行,感谢多年的悉心栽培。
赵岐语重心长道:“伯然啊,人离乡贱,江东不比颍川。汝是为师的得意门生,以后要谨言慎行,遇事切不可强出头。”
“恩师谆谆教诲,学生必时刻谨记。”赵俨笑道:“而且学生此行,并非没有准备。学生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逢人便送上一顶,世人都喜欢戴高帽子,必不致留难于学生。”
给别人戴高帽子,就是恭维别人,人人都需要别人的赞美与欣赏,因为这能满足人的自尊心。古往今来,谁人不喜欢戴高帽子,所以对于别人赠送的高帽子,世人总是乐于接受的。
赵岐一听,吹胡子瞪眼道:“为师为官清廉,一生刚正不阿,从不曲意逢迎。便是身陷党锢之祸,落魄得教学终老,亦不该当年初衷,怎么教出汝这奸邪小人,亏汝读了那么多圣贤书……”
“恩师请息怒,且听学生细细道来。”赵俨躺在担架上道:“学生知您为官清廉,一生刚正不阿,从不曲意逢迎。可请恩师您想想,放眼整个天下,像您这般高风亮节,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又有几个呢?”
听到赵俨如此解释,赵岐马上转怒为喜。于是这对师生,欢欢喜喜地告别了。
赵俨在下山路上,当着家仆感慨道:“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想不到还没抵达江东,便已经送出去一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