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抗旨
把人都遣散出去,罗畅风坐下喝杯水舒口气,说起殷羿丞的事。
“大家都在猜测,为何突然之间要弄死殷羿丞,还是他们家族自己带的头,追杀得最起劲,你现在觉得是为了什么?”
胡太深撇撇嘴:“王上都不给个名目出来,就下了死令,殷家人闭口不言,鬼才知道。”
这事不少人好奇过,殷家怎么说也是个名望大族,得闯下多大祸,才会被除名追杀呢?
“我知道,”罗畅风冷笑一声:“这不明摆着吗,他要造反。”
“什么?”
胡太深以为自己听错了,罗畅风说殷羿丞想要造反所以才被追杀?
“这怎么可能,人是走投无路才跑到这来的。”谁还会巴巴的跑来北梁造反,脑子有问题。
“不然呢?”
“我倒是听说过一件事,”胡太深想了想道:“齐老大人隐退之前,曾经大大的夸赞过殷羿丞,说他以后必定不输殷歌,那时他才十一岁。”
罗畅风闻言脸色都不好了,他比殷羿丞略长两岁,但从小到大也听过不少关于他的夸奖。
明明没有干过任何实事,凭什么?
那些糟老头从哪看出他的聪明劲了?呵呵。
虽说他自己也是被称赞着长大的,但他的骄傲不容许有另一个人跟自己比肩,便道:“能有多厉害,不过才做了统领一职。”
还不如他这个将军呢,有实权又威风。
“那是因为他还没有继任殷歌的国师之位,被其掩盖锋芒。”
胡太深瞥一眼罗畅风那嫉妒的嘴脸,“你说他会不会因为被殷歌嫉恨,所以才痛下杀手?”
“殷歌何至于此?”罗畅风直接翻白眼了。
即便他也瞧不惯殷歌,但那人出了名的清高,不屑于去为难一个小子。
何况从辈分上来说,殷歌是殷羿丞的叔叔,年长他十来岁,又是同族的,怎么可能。
“那就是另一个香艳传闻了,王上新得的那个妃子,好像看上殷羿丞了……”胡太深嘿嘿一笑,交换一个你懂我懂的神情。
“无稽之谈。”
罗畅风懒得跟他再说这些,为了个女人,这话谁信?
不管如何,如今他们要做的,就是弄死殷羿丞,从而取得胜利,以此证明自己。
他们这边在商量对策,殷羿丞那里也清点完战场,伤亡甚少,皆大欢喜。
以阳安城如今的实力,完全能够跟百晋军队继续耗下去。
俞家为首的富豪乡绅捐了好些金银,小玄王命人一一登记在册,贴了布告在城门口,诏告天下。
危难关头,此举无异于是大仁大义的。
与此同时,阳安城也算是‘美名远扬’了。
那些家破人亡的难民们,纷纷闻讯而来。
这群人颠沛流离,只图温饱,更与百晋军队有着深仇大恨。
特别是前边被胡太深焚城屠杀的幸存者,他们咬牙苟活,辗转至此,那目光是要吃人的。
杂七杂八的人,宛如一个个小支流汇聚起来,导致阳安城的人口瞬间暴增,各方面压力也跟着变大。
首当其冲就是粮食问题,哪怕秦楚楚系统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食可以兑换,但也得有个限度。
不过问题还不算太糟糕,把城内所有米粮铺子的存货全部收购,撑到过年不成问题。
如今已经入秋,到初冬田地里又会迎来一片收获,今年未见大涝大旱等天灾人祸,想必收成不会坏到哪里去。
这么一茬接一茬,两季稻子,勉强可以坚持到明年夏季。
然而这个预算,是以目前阳安城的人数估摸出来的,这期间肯定还会有其他人加入。
所以,若不做点什么,到时候真的会坐吃山空。
下半年的耕种时间早就赶不上了,秦楚楚的新谷种,非得明年开春才能拿出来。
为了应付庞大的口粮压力,必须多种些其他农作物,玉米红薯土豆不拘什么,能饱腹便可。
最后经过筛选,挑着空地种了许多红薯土豆白萝卜,这会儿种下,几个月后寒冬来临正好收获。
再说那国都来的使者,一呆就是七八天,没有任何人给他回复。
他们终于坐不住了,跑出来要找小玄王。
刚来那天,不知道小玄王在此,这么几日过去,小玄王也没特意隐藏行踪,使者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可惜,他们领着圣旨没走几步就被人拦住了。
这地方不允许不相干的人胡乱走动,特别是他们这几个外来者。
使者勃然大怒:“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想要软禁我们吗?!”
“大人稍安勿躁,路途奔波,不妨多歇息。”侍卫一板一眼的回答。
“请小玄王前来领旨,这是他将功补过的好机会!”
“大人放心,我们会转告他的。”
“快去呀?守住阳安城,到时候论功行赏人人有份,要是能把百晋打回去,那更是天大的功臣!”
这群使者奉命而来,对阳安城并不特别了解,更不知殷羿丞这号人物在这里头起到什么作用。
小玄王将帅之才,听闻他在此处,他们便自然而然的把他想成领袖。
前方失利,退守后方另谋发展,也无不可。
然而这群使者还是被挡了回去,在别人的地盘,他们也不敢太过放肆。
就是不满,也得忍住。
又过了七八日。
这小队人马,开始还挺沉得住气,在几次三翻被拦住之后,彻底恼怒起来。
“反了天了,如今国都还在,北梁未灭,就敢无视王上颁下的旨意!”
他们一个个气得吹胡子瞪眼,无法相信自己来到这里受到如此冷遇。
“将功折罪的机会不要,到时君王怪罪下来,可别怪我们没提醒你!”
“一人死了不算什么,仔细连累全家!”
这群人被留在小院子里,有什么话都要侍卫代为传达,现在有不满也只能冲他们发泄。
叽里呱啦说了一堆,几个侍卫木着脸听他们啰嗦,心里很是不以为意。
又是满门抄斩的戏码,被那昏君抄家的大臣还少么?
综天凭什么定罪别人,他作为一个君王,瞧瞧是怎么做的。
每年苛捐杂税,百姓民不聊生,还能说是因为战争的无奈之举。
而现今大难临头,他只求自保,把所有兵力集中起来稳固皇城。
这也就罢了,如今看到阳安城坚守这么许多日,明显是北梁翻身的好时机。
可惜他一不派援军、二不遣物资,轻飘飘一道圣旨下来,就要所有人为他卖命。
但凡有点魄力的君王,这时候都该背水一战,举国之力死死守住阳安城,甚至把百晋打回去也不无可能。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三岁小孩都知道的道理。
侍卫由着使者跳脚,面上不为所动,一回头还是一五一十的禀报给殷羿丞的。
留着这群人三天两头闹一下,也没什么用,殷羿丞干脆发话,让他们从哪来回哪去。
至于那道圣旨,拒绝就是。
颁旨失败的使者别提多恼怒了,竟然有送上门的将军头衔没人收!
他们就这么被灰溜溜的赶了出去,任凭如何恼怒跳脚也无济于事。
值得一提的是,此事过后,阳安城内不知何时流传出殷羿丞想要自立为王的消息。
抗旨不遵,真真假假难以分辨,传得有鼻子有眼。
等殷泞发现流言扩散,想要辟谣的时候,事情已经无法制止,也无从查出根源起于哪里。
殷泞对此很是头痛,他们不过想寻找个安全的落脚点,有一定自保能力便可,好端端的干嘛淌这浑水。
自古以来讲究师出有名,他们甚至不是北梁人士,就连逆臣贼子这一词都当不起。
本就不是王臣,逆了谁呢?
原以为自立为王一事传出去,会对守城军影响颇大,没想到上下一片叫好,到处响应热烈。
虽说早就知道综天民心尽失,这结果依旧令人咂舌。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最是无情,他们不管天家是谁,只要能给他们一片安稳天地即可。
就跟小猫崽似的,有奶就是娘。
“我说这殷羿丞,不想当我们山大王,敢情是瞧不上那小寨子呢……”闫金石嘀咕了两句。
这么快就要被拥护为王了,他都有点跟不上,难怪说乱世出英雄。
大洗牌的时刻,能者居高位,其下追随者众。
“这可是个好消息,”小玄王显得有些开心:“看到外面那群人的反应了吗?”
“古往今来,无论君或者王,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其中最难达成的,便是人和。”
为何要师出有名,没有名目那就是一个乱军团伙,无法归顺民心,拢纳民意。
看样子小玄王是支持成王一说,青花城城主不由眉头一皱:“你这是公然叛变了?”
“叛变一词却是重了,”小玄王叹了口气:“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这算哪门子顺势而为,好歹你也是将帅之家!”
青花城城主本以为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守城,哪知对方另有小算盘呢?
小玄王知他意思,为人臣子他临阵脱逃,另投他人,当为世人所耻笑。
只是……
“昨日殷兄弟接到一个密报,百晋另遣一支军队,整整十五万人马,从后方绕行,不用我说你也知是何意。”
“什么?!”
青花城城主大吃一惊,“后方绕行?”
显然对方是想要前后夹包,暂时搁置下阳安城这块硬骨头。
“百晋全部的兵力都出来了,他们想要吞下北梁的决心还不够明显吗?”小玄王摊摊手。
先后出兵统共二十几万,对于这么一个个小国家来说,几乎是能够调动的全部兵力了。
“北梁已经没救了,要么归顺于百晋,要么自己另谋出路。”
敌方突然改变战略,也是因为在阳安城这里耽误太久了。
所以才采取迂回战术,先攻破后方,届时阳安城孤城难立,被吞灭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消息属实吗?殷羿丞还能得到如此隐秘的部署战略?”城主非常怀疑。
小玄王点点头:“以他的为人,不是肯定的消息不会说出来的,现在还没拿出来讨论,大抵是不够确定的。”
但……
这事多半是真的,他们得早点做好心理准备。
喜欢我心匪然请大家收藏:()我心匪然热门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