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说梦:胡夏渐盛
关于第78章故事简介:胡夏国主刘勃勃不断在对后秦的争战中获胜,便下令用极其苛刻的条件筑造都城统万城,使得统万城的坚固更古未有,刘勃勃还改姓赫连,自立为帝,胡夏也走向强盛,而后秦皇帝姚兴为了阻挡胡夏的不断攻击,交好东晋,退还所占十二郡土地,并且在国内增加赋税,扩充兵员,使得后秦国内矛盾激化。就在赫连勃勃称帝之际,南凉国主秃发傉檀为挽回国家颓势,大举进攻北凉,结果反被北凉所败,北凉国主沮渠蒙逊又乘胜追击,但是攻击南凉都城乐都受阻,沮渠蒙逊恐怕西凉骚扰,只得退兵而回,并预言南凉必亡。
在这则故事中,在关中地区争霸的胡夏政权和在西北地区争雄的北凉政权都在不断打击对手中逐渐走向强大,而他们的对手,后秦帝国和南凉政权则因此逐渐走向衰落。尤其是后秦帝国,面对胡夏政权的步步紧逼,后秦皇帝姚兴病急乱投医,不仅返还了曾经占领东晋王朝的十二郡土地,还在国内增加赋税,扩充兵员,这就加深了后秦帝国国内的矛盾,为后秦帝国的灭亡埋下伏笔。
相比较来说,南凉国主秃发傉檀所作所为还算比较理智,只可惜南凉政权的国力已经开始从占领姑臧之后的极盛时期,情转之下的走向衰落,并且秃发傉檀的个人能力也没有办法和北凉国主沮渠蒙逊相比肩,尽管秃发傉檀极力的想挽回南凉政权的危局,但是外有北凉国主沮渠蒙逊和西秦国主乞伏炽磐这样的强敌,内部还有部众汉化的隐忧,所以秃发傉檀很难有所作为。
和南燕政权的衰落和灭亡一样,我认为南凉政权的衰落和灭亡同样和其末代君主秃发傉檀并无太大关系,秃发傉檀作为南凉政权的一国之君,其所作所为还是可圈可点的,秃发傉檀的个人能力甚至说超过了南燕国主慕容超,但是面对十六国时期的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规律他是无法逆转的,其实后秦皇帝姚兴何尝不是如此,在姚兴统治后秦帝国的前半期,后秦帝国极盛一时,但是姚兴同样无法把握主体部族汉化的历史规律,最终在其统治后秦帝国的后期,后秦帝国走向衰落,姚兴和秃发傉檀都是有一定才能的统治者,他们可悲的命运就在于生于民族大融合的乱世,并且出身于游牧民族,这两个统治者放在隋唐以后的随便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中,都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守成之君。但是,历史捉弄了这二位帝王,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洪流将他们的国家摧垮,此二人只能坐以待毙,毫无招架之力,所以在这一时期,姚兴和秃发傉檀无论怎么想办法都摆脱不了自己的政权走向衰落和灭亡的脚步,同时也无法阻挡自己的部族进入最终完成汉化的历史阶段。
同样的道理,北凉政权和胡夏政权在不断取得凉州地区和关中地区的控制权后,也必然要在汉化的进程中走向衰落和灭亡,当然北凉政权和胡夏政权的统治者沮渠蒙逊与赫连勃勃都是这一时期能力出众的枭雄,他们的政权衰落的时间自然跟他们的寿命有很大关系,那么北凉政权就是幸运者,因为沮渠蒙逊的活得比赫连勃勃要久远一些,所以,北凉政权也要比胡夏政权多存在一些时间。
其实到了十六国时期的中后期,尤其是淝水之战以后,在北方大地上所形成的众多的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中,都存在了主体部族基本完成汉化,民族凝聚力丧失的情况。这就导致了这些政权无一例外的出现了国力衰落,内乱不断的亡国之象。而刚刚从北方蒙古草原进入关东地区的鲜卑拓跋部仍然保持有一定的民族特性,所以,鲜卑拓跋部所建立的北魏王朝就成为了这一时期最有机会统一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部族。当然,后面的北魏王朝统一北方,开启北朝的历史进程也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回过头来再来说一说胡夏国主刘勃勃在胡夏政权强盛之际的所作所为,因为这对我们了解匈奴铁弗部乃至整个我国历史上的游牧民族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刘勃勃在国力开始走向强盛之际,将自己的姓氏改为赫连,刘勃勃也就成为了我国历史比较有名的赫连勃勃大王。作为汉王朝的国姓,刘姓对于匈奴的主体族群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他们在中原地区封邦建国合法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招牌,但是刘勃勃却将刘姓改为了赫连,这就充分说明了匈奴铁弗部与匈奴主体部族的关系并不深厚。并且我们也能够看到,在十六国时期的末期,新的汉族先民开始形成,西汉王朝和东汉王朝的影响力也因此减弱了,刘姓的尊贵程度也同样变得不值钱了,所以,刘勃勃不失时宜的将国号定为夏,而不是汉,更是在自己的政权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之后,把自己的姓氏都改掉了。
其次,赫连勃勃在政权逐渐强盛之际,又开始营造都城,铸造兵器,这不仅是要彰显自己的武功卓越,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此时的匈奴铁弗部已经放弃了原始的游牧生活模式开始进入到了先进的定居生活模式。
而关于赫连勃勃铸造统万城的事情,我们今天的人们还是能够在一些历史故事中知道一些的,因为史书上所载,赫连勃勃为了营造坚不可摧的都城,采用了自相矛盾的残酷手法对待筑城工匠。同样,这种残酷的自相矛盾的方法也用在了铸造兵器和盾甲的工匠身上。我认为这样的记载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情况。可能也是后世史家为了抹黑游牧民族政权的一种著述手法。当然,营造都城和铸造兵器都会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必然有工匠会死于这些浩繁的工程之中,但是用自相矛盾的方法来残酷的对待这些工匠,是有些脱离实际的,因为在一个政权中工匠的数量是有限的,能工巧匠更是凤毛麟角,用自相矛盾的残暴方法来残杀工匠,只会让这个政权不得人心,使这个政权很快陷入灭亡的境地,而胡夏政权却没出现迅速灭亡的情况。甚至说在这一时期,其内部都没有发生暴乱的情况。这足以说明赫连勃勃所做的这一系列工程虽然劳民伤财,但绝对没有出现用自相矛盾的残酷手法杀害工匠的事情。对于史书的这种记述,我认为是后世史家参考了春秋战国时期自相矛盾这个成语的出处,其为了说明匈奴铁弗部建立的胡夏政权对于关中地区占有的非法性,而杜撰出来的。在历史的现实中,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太小了。实际上,历史上的历代王朝对于工匠的态度其实是很高的,尤其是游牧民族对待汉族工匠的态度更是非常尊重的,我们从蒙古人屠城的历史记载上就能看到端倪,因为称霸欧亚大陆的蒙古人在屠城时,有两种人他们是不杀的,一种是比车轮矮的孩子,还有一种就是工匠。可见,游牧民族很清楚工匠们对于社会的贡献。我想赫连勃勃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的枭雄,绝不可能连这点认识都没有,如果赫连勃勃采用如此恶劣的手段去谋害为其筑城和铸造兵器的工匠们,那么,胡夏政权的存在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急速的走向毁灭。
胡夏时期的兵器遗存到今天的少之又少,同样,赫连勃勃的名刀大夏龙雀也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今天的人们已经无法看到大夏龙雀的真容了。但是统万城的遗址历经千年的风霜还屹立在陕北大地上,我们从统万城的遗址也能够一窥当年胡夏政权兴盛时的风采。
我们从建立胡夏政权的匈奴铁弗部开始铸造百炼精钢来制造兵器。我们也能够看到,游牧民族对于铁器的重视程度。其实我们看在游牧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很多游牧民族族称或者国号都是跟钢铁乃至金属有很大的关系的,比如说继柔然之后,统领北方蒙古草原的突厥,突厥的含义就是头盔,并且突厥的主体部族阿史那部就是依靠给柔然打铁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取代突厥重新成为北方蒙古草原霸主的契丹同样也含有了镔铁的意思,并且契丹崛起于辽河流域,至今这里都是钢铁的产地,我们由此也可猜测,可能契丹也是依靠为突厥打铁而发展壮大起来的。而攻灭契丹民族建立辽王朝的女真人同样以金为国号。由此可见,铁器乃至金属器的铸造和使用都是游牧民族发展壮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但是,他们想要获得铁器和金属器的铸造方法,就必须要跟先进的中华文化学习了,这也是游牧民族向往汉化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