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身高征税(2)
关于税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征收方式的透明化。在美国购物,在付了商品的原价格后还需要多付一个消费税。很多人去美国旅行购物的时候会感觉被双重剥削了。在中国,虽然我们不需要在购物的时候缴纳消费税,但其实国内的绝大部分物品也是需要交税的,只是这个税隐形地转嫁到了商品的价格上。税收越透明,就越公正,也将越合理。因为它的透明能够让购买者和纳税人一眼就看明白,买什么可以免税,买什么要交税,征收的比例是多少,总额是多大。在美国加州,购买食品是免税的,但买“热的熟食”是要加税的。在餐厅饭馆用餐,热菜凉菜都要加税。热的饮料和甜点面点都可以免税,但前提条件是不能在店里吃,而且也不能同时购买其他热的食品。如此复杂而琐碎的征税标准,也许只有餐馆和面包店的老板们才弄得清楚,或许会有个别特别细心的顾客会认真地对此考究一番。但一般人都嫌麻烦不会多过问。因为发票上把每一个商品的价格和税项都写得清清楚楚,每一位顾客在购买和消费的时候,都尽可以放心,不必担心自己进了孙二娘的店。
在购物的发票上向顾客说明税收的具体额度和标准,增加征税的透明度,增强了政府的信用以及商家和顾客之间的信任。社会学家吉登斯说:“信任缩短了因时间和空间造成的距离,排除了人的生存焦虑。若不将这些焦虑加以控制,它们就会不断对人的感情和行为造成伤害。”明确地说明要纳多少税,比隐形的征税更能博得民众的信任。信任是人与人之间,顾客与商家之间,人民与政府之间的一个“信物”,它是值得我们去小心维系和经营的宝贵财富。
各个国家的政府都按照人们的收入来征税,投资公共事业,维持国家政府机关和国家机器的运作。税收有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但有一个问题是,两个人获得一样的收入,他们要交纳的税收是一样的,但他们得到收入的原因可能相去甚远。有的人有先天优势,长得英俊,生来是个天才,或是背后有着大家族财团的支持;有的人靠的是机遇和运气,买彩票中奖,在街头被星探一眼相中,或是碰巧和上司疯狂喜欢同一个足球队而博得上司的好感获得提升;有的人则是靠勤奋和努力,每天工作10个小时没有双休日,或是像《当幸福来敲门》里的克里斯·加纳一样刚开始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最后由贫转富。
很多人都同意,应该对最后一种人少收一点税,因为他们的成功来之不易。而对另两种人多征收一点,让他们的收入去补贴其他那些没有那么多运气和禀赋的人。可在现实中,我们很难区分哪些人是靠天资和运气获得成功的,哪些人是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获得成功的。而且每一个人的收入都同时受到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素的影响,根本不可能区分收入的哪部分该归因于他自己的努力,而哪部分是又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于是,经济学家曼昆提出了一个征税的方法,就是以身高来征税。所以像邵明这样的高个子的人就要付比大部分人更高的身高税。
邵明觉得身高税是天方夜谭,其实它自有它的道理。
研究表明,排除了年龄、性别、学历、种族等等因素的影响,个子高的人总的来说比矮的人收入要高一些。而且这个现象从长期来看一直比较稳定。研究者们分析这个现象种种可能的原因:也许个子高的人容易给人信赖感和权威感,也许他们比较有自信心,也许他们大脑发育更早一些。总之,身高这个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收入,而且它和后天努力程度无关。所以经济学家曼昆就提出,我们可以按身高来征税,何况身高是简单检测可以得到的数据。有些人采用各种手段虚报假报自己的收入情况,偷税漏税,但身高是无法作假的。
曼昆的设想听起来不错,但具体的征税细则却不容易操作。个子高一厘米要多增收多少税收才是合理的呢?怎么样才能把身高因素导致的收入差距得以体现,将收入高的人的一部分收入去补贴那些收入低的人?这些都很难得到完整准确的数据来支持。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个子很高的人本就已经在贫困线以下了,还要对他的身高征收高额的税收,那么这是不是没有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平原则了呢?再者,一个新的政策和法规出台所带来的隐性的社会影响常常是不可估量的,人们是不是将会对个子高或者矮的人有不同于往日的看法、偏见甚至是歧视了呢?
如果以后真有身高税的话,邵明的高个子烦恼恐怕就又要增加一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