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章 苦命的崇祯(三)

六十五章 苦命的崇祯(三)

??

更新时间:2014-01-06

这十多个鞑子在城墙下本来屠杀的还正高兴,突然就被这一枪给打的人都是没回过神来。问题还是抬枪的口径确实太大,那么大个铅弹飞过来,直接是炸的人家鞑子胸口都是烂了,碎碎裂裂的皮肉一顿乱串下就是鬼都会被吓一跳。

待得反应过来的鞑子都是个个大怒,“汉狗怎敢如此大胆伤我八旗勇士。”也顾不得手里头只有宽马刀,提着就往墙角下一顿冲,如不杀光这些个汉狗怎么能对的起我们伟大八旗勇士的威名。

可真不幸的是,原来他们离着城墙还最少有个三百来米,对于最高射程才五百多米的大抬枪来说还是比较难打中的。现在自己都贴巴着脸蹲到人家门口了,这不是送着来的枪靶子吗?

好家伙,如今这一百米不到的距离,就是给个娘们都能打的你一身窟窿啊。这十几个鞑子轮着马刀就是对屯堡这厚厚的乌龟壳一顿砸,暴躁的嘴巴还哇啦哇啦说着些个什么“汉狗出来,有种开门之类的狠话”。

但结果告诉我们,这个乌龟壳工程还是比较成功的,因为这么多刀器一通砸下来,城墙上除了多几个白印子什么都没留下。见着拿这乌龟壳没法,鞑子狠狠下也只得打马先撤。

不过这里好像并不是他们的后花园,所以不留点什么下来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随着刚才德刚的命令一下,几十口明晃晃的大抬枪一时间霎时是枪声大作起来。毕竟之前看这群鞑子早就不顺眼了,兵壮们抡着抬枪都是瞄准着等了老半天,大人都发了话,这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不过这大抬枪的火力确实不是盖的,这玩意与现在的子弹可不同,里面都是包裹着大量铅弹与铁片,射击的时候通过击中人体四散爆炸来产生威力。

正面垛口立着的抬枪最少都有六七十把就不说了,鞑子本来就只有十来个距离又是离着那么近,轰轰一通直打过去。这十几个鞑子瞬间就是被空气中四散的铅弹铁片给打了个血肉模糊,转眼间便有近十人落了马,唯有少数几人拍马走的快,这才一身带血的得以脱身。

待得第二轮铅弹填装完毕,这都是快一分多钟的事情了。

德刚几人看在眼中心里也是激动莫名,毕竟彪悍之如鞑子也是经不住就下就没了啊。

不过还有一个激动也是没办法的,这六七十号枪打十多个鞑子,而且距离还跑的那么近都快到跟前了。结果一通打下去还被人家给走了六七个,这枪法是要有多水才能打成这样啊。

此景孙元化却是看在明眼里,这六七十枪最多就打中了五十枪不到,而且主要还是都打了前面重复的,这才让后面的几个鞑子给放跑了。

这下不止是跑回去的六七个鞑子,就连剩余二十多个尚未跟近的都是唬的眼目具裂。

这些死去的人可是他们的八旗勇士。要知道满清鞑子人人都是自幼就开始研习骑射,稍长之后就要作为八旗的一员跟随着老奴进行四处征战,往往都是要从军厮杀至少达到七八年才能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八旗勇士。

所以就是到了满清真正入关的时候,全盛时期兵力也不过才敢虚称二十万之数。可想而知当时对于“鞑子满万不可敌”的说法是多么恐怖了,这每一个正统鞑子都是他们的宝贝啊,毕竟后金人口就这么多,你仓促间想要多生出那么多娃来也是不可能啊。

而且大明的人口却是恐怖达到了近一亿之多,就是按着十人换一个鞑子的死法,这后金也是迟早怕会亡种灭族啊。

怒火攻心下,鞑子也是只得把六七人救下马来,帮着用盐水将伤口洗将起来,毕竟这时可还没有抗生素之类的消炎药物,一个伤口感染就是会要人命的。

这时一个最为壮硕的鞑子却是起身操起汉话来,大声往屯堡呼喝道“兀那写汉子,你们今日就是要全部都身死在这了。”

说着却是捧着宝贝般从马袋上拿出一副大雕来往,空中一送。只见那鸟儿却是展翅便纳出来六七米般的大翅,横着空中转了一圈便只飞的影儿都没了。

见着此景,孙元化这时却大叫一声的啊了出来,直唬的魂都没了般。呐呐出口道“不好,这是鞑子的夜不收啊。”

连着一向老气横秋的孙老头此时竟显出如此大的动静,德刚也是感觉要有大事了。还没等到狐疑的在场几人问出口,孙元化却似泄了气的皮球般又开了口,“此物乃是亲王、贝子身上才会有的,怎生会出现在一个夜不收头目身上。凡是海东青传递出情报,必定会引得附近所有的牛录来援啊。”

海东青,即肃慎语“雄库鲁”,意为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有“万鹰之神”的含义。传说中十万只神鹰才出一只“海东青”,是中华肃慎满洲族系的最高图腾。

正因为此物异常难得,在后金鞑子中通常是只有王爷、贝勒才能享有传递情报使用的工具。

而且在古代交通传递落后的形态下,军队之间通常之中情报传递都是靠信鸽。但信鸽很容易被人用弓箭手射杀,或是遭遇到天敌,或是天气迷路而影响到情报的传递。

在这种情况下凡是谁有了海东青,基本上情报传递就是无解了。

你想用弓箭射杀?海东青随随便便就能上几千米,你以为是闹着玩的。

遭遇天敌?他不去追杀别的鸟儿就不错了。

大风大雨天气影响?人家体格强壮就没怂过这个。

海东青最要命的还不是它的传递情报能力,而是它经过训练之后可以轻松的对敌军的信鸽进行捕杀,从而得到截获敌军情报的作用。(传递的机密让敌人知道了,你的盟友却没能知道,这个恐怖)

所以鉴于海东青的分量实在太足,像这种小地区的传递救急。基本上只要周围不出现贝勒等老大级的人物,凡是牛录(三百人一牛录)级别的鞑子见了都得速速赶来汇合。

屯堡里的操练兵壮加起来撑死也不过才七百人。保守估计来三个牛录,那也是近一千人的鞑子窝啊。而且这些鞑子不但自幼骑射,稍长之后那都是最少有七八年战场厮杀经验的老兵,像什么北京城啊、山海关、关宁防线等大场面地方,人家都是打劫去惯了的(每次抢完后都还能活着回来)。

所以这些鞑子可以说是,出身好、工作经验长、而且长期外派出差进行实战,可谓是当时天下少有的恶军。

接着我们再来反观一下这些屯所军壮。基本上都是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出身,战斗经验就是曾经打跑了几个恶霸盐丁,而唯一见过最厉害的场面就是无意中来军户所打劫的孔有德乱兵(临时工加社会闲杂人员)。小白新兵大队是也。

孙元化怎么说也算是边关宿将,和后金鞑子多少也是个老相识了。就是在大明实力较强的边军中,数万明军被几千的鞑子赶得到处乱跑也是很常有的事。

所以这个孙老头心里这么一划拉,发现胜算为零。之后又考虑到要不要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可明显人家海东青的速度可是比狗还快。

估计着他这边还在打包衣服,人家就已经给打到城下了。

所以这个纵横一生的老行伍孙老头才会来个那么大的反应。下棋是在找办法,可死棋却是只有死路一条啊。

如果说真的还有活路的话,那就是让朝廷号召各地勤王的部队前来救援牛角庄,那还或许能有一丝希望。不过就凭这牛角庄狗不拉屎的山沟沟,还指望着想朝廷来救,那真是说明你人还没睡醒。

孙元化一生辗转沙场也不过是为了报国耳。想不到一生坚守城墙,竟然在这小小的屯堡有了和鞑子亲身力战的机会,孙元化自是不怕死的,他心神瘫软只不过是怕城堡被打破,恐怕连他家里的老母也定不能幸免罢了。

本想自己原就是已死之身该朝廷斩了,如今反倒落得是拖累了老母过来,不孝之子啊。

心中一定,孙元化也是委告道“大人,我等如今已是落不得周全了。在下只愿求大人,容我老母不供后勤抽调上城。她老人家一生含辛茹苦,我实是不愿再让她看到我战死在此。”而孙元化的番外话,也更是不愿让他老母被抽调来上城跟着送饭、抬伤员之类的活也是怕太过于危险吧。

德刚听了也是顺口就应允了下来,等下不过再跟张半仙打个招呼就是,屁大的事而已。反正屯堡里还有那么多的壮妇、老汉,这些后勤活也还真不差她一个老太太,不上就不上吧。

也是正好间,说曹操曹操到。

张半仙正领着拥军群众担抬着汤汤桶桶的也在上城,毕竟这都响午了,要打仗也总得先把给肚子填足了不是。

既然人都来了,也省的自个儿还特地去叫人传令了。德刚这边才刚想叫张半仙过来给他打个小招呼,远远的却猛传来了一声洪亮的大喊

“元化我儿,为母来看窥你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明末小地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明末小地主
上一章下一章

六十五章 苦命的崇祯(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