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各得其所(11)
因此,日本的等级制并没有规定必须在同一阶层中通婚。有很多公认的方式可以在不同阶层之间通婚。这样就导致了有钱的商人开始渗入下层武士阶层。这就使得日本明显区别于中世纪的西欧。瓦解西欧各国封建制度的是一个日益发展壮大的中产阶级,这个阶级建立了近代工业社会。而日本却没有这样一个强大的阶级。商人和高利贷者以合法的方式“购买”上层阶层的身份。商人和下层武士结成联盟。封建制度同样面临着行将就木的命运的时刻,日本却允许比欧洲各国更大的阶级流动性,这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而日本贵族和平民之间几乎没有发生过阶级性斗争这一事实则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很容易指出对于两个阶层来说这都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但是法国也存在这种双赢的可能性,此外欧洲还有几个类似的情况。但欧洲大陆的阶级之间却毫无流动性可言。在法国,阶级性斗争甚至激化到贵族财产被剥夺的地步。而在日本,他们却彼此接近。倒幕派联盟是由商人、金融家和武士组成的。日本的贵族制度保留到了现在。这只能发生在一个允许阶级之间相互流动的社会中。
日本人有理由信赖他们那套繁琐的秩序。这种秩序提供了安全保障,允许对非法的侵害行为表示抗议,并且具有某种灵活性。它要求相互之间履行义务。在德川幕府全面崩溃时,没有任何政治集团提出要废除这一秩序。在这里没有发生法国大革命,甚至没有发生1848年革命(二月革命)。然而大势所趋,从一般平民到将军,所有阶层都欠商人和高利贷者的钱。庞大的寄生阶层和巨大的财政开支无法维持。陷入财政危机的大名无法支付武士俸禄,整个封建秩序的网络行将崩溃。大名们妄图通过强征农民的赋税来苟延残喘。农民被预征好多年以后的赋税,变得越来越穷困。幕府也濒临破产的边缘。当佩里率舰队于1853年敲开日本国门时,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达到了顶点。面临佩里的强行闯入和签订日美通商条约的要求,日本政府已经毫无还手之力了。
当时日本喊得最高的一个口号是“一新”,即弘扬远古精神。这是完全与革命相反的口号,甚至不能说是进步。与“尊王”的口号同样流传甚广的是“攘夷”。国民赞成回到锁国的黄金时代的政治主张。只有少数人知道这条路已经行不通了,但他们的努力只是换来了被暗杀的厄运。看不出丝毫端倪像日本这样没有革命性的国家会学习西方文明,甚至在50年后一跃成为与西方列强抗衡的强国。但这一切竟然发生了。日本发挥完全不同于西方的自己所独有的优点实现了远大的目标,这一目标远远超过了政治家和一般国民的预料。19世纪60年代的西方人如果能从水晶球中看到未来,他们一定会怀疑自己的眼睛。谁也没有料到就是这地平线上的一小块乌云将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束缚在等级制中的日本人迅速改变方向朝着另一个方向坚定地走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