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周弘――赏识你的孩子(9)
“对呀!我和刘承翰两个一起玩搭积木,我们搭了一座动物园,然后,把许多玩具关进去当动物,很好玩……”刚强兴奋地回答。
“哇!听起来真的很好玩,可惜我没有看到。其他小朋友看到你们的积木了吗?”
“看到了,别的小朋友都觉得太好玩了,都想跟我们一块玩。我们老师也说我俩太聪明了,而且老师还说今天我表现特好,还奖励给我一个小红花呢!”刚强说起来就没完了。
“啊!我儿子真是太棒了,走回家妈妈给你做好吃的去!”
同样是打听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两位妈妈的说话方式截然不同。田田的妈妈太直接,太简单了,让田田觉得是在审问他,固然效果就不好。
而刚强的妈妈则不同,她通过运用孩子感兴趣的说话方式,用婉转的语言打听了孩子,让孩子自己说出妈妈想知道的内容。
很多人以为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因此在孩子面前讲话时非常不注意。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锐奇教授说:“孩子在出生一年内就能够体会和理解情感上的概念,在通常情况下,要比我们认为的时间要早得多,理解得也多得多。”
有一次,小斌中午放学之后没有回家吃饭,这让妈妈很生气。晚上回来后,小斌还没来得及给妈妈解释,妈妈劈头盖脸地说:“你中午上哪去了?为什么没回家吃饭?”
小斌看了妈妈一眼,没有吭声。妈妈又大声地说:“你到底去哪了?你自己倒能做主了啊!”
“我有事!”小斌被妈妈逼急了,敷衍地说道。
“啪”的一声,小斌的脸上挨了妈妈一巴掌。他没有吭声,瞪着眼看了妈妈一会,走开了。
从此之后,小斌看父母像仇人似的。他的爸爸妈妈,看着现在一点都不听话的儿子,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周弘告诉家长们,如果这位妈妈能够平声静气地跟孩子说,婉转地让孩子说出其原因,事情也不至于会是这个样子。
和孩子说话是一种艺术,简单粗暴是不受孩子欢迎的。尤其是孩子要求父母的事,父母不同意或无法做到时,更要婉转地拒绝孩子。
康凯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云南旅游,可是父母的工作都很忙,平时很难抽空带康凯出去玩。尽管他们已经口头承诺过无数次,要抽出时间带孩子去玩,可是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兑现。
这个星期六开始就是“五一”长假了,康凯扯着爸爸的衣服哀求道:“五一我们能去云南玩了吗?”
爸爸回答:“不行,我要加班。”
康凯继续说:“你们已经答应我多少次了,要带我去,难道就不能抽点空吗?”
爸爸看着康凯不依不饶的样子,有点火了:“不去工作,怎么有钱来养活你?!”
康凯回嘴说:“你们说话不算数。”
爸爸更怒了:“说不行,就不行,你这个孩子怎么胡搅蛮缠呢?”
康凯被爸爸喝了一顿,脸就吓绿了。他跑到自己的房间,锁上了门,呜呜地哭起来了。
和孩子交流,父母说话的方式很重要。有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听不出来好坏,只要严厉些,孩子就会很听话。其实不是这个样子,孩子一旦被这种严厉的话吓怕了,就有可能形成抑郁、怯懦的心理,这种心理特别不利于儿童成长的。
而且这种长期被父母呵斥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是非常叛逆的,到时候想好好地跟孩子说话,恐怕他也不会耐心地去听了。
所以,趁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应注意与孩子的说话方式,凡事都应该和声细语地跟孩子说,如果有必要,就婉转地说话,绕个弯地与孩子商量,这样既能达到大人的目的,又会让孩子开开心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