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皇帝年轻化(1)
短命的同治皇帝刚刚亲政一年就去向老祖宗报道了,年仅4岁的光绪皇帝上台。刚刚清闲了一年的慈禧太后重操旧业,坐在帘子后边继续指点江山。
大清帝国的覆灭,不仅仅是因为国力的衰退和制度的落后,单从国家最高统治权总是落在乳臭未干的小孩手里来看,国家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何况小孩的背后还有一个长期从事权利倾轧工作,心理相当阴暗的寡妇。
清朝最短命的皇帝
当年仅6岁的爱新觉罗?载淳坐在龙椅上的时候,也许他对这个位置所具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不感兴趣,他更喜欢的是在后花园里和宫女们玩躲猫猫,和小太监们比赛蹴鞠。世事难预料,昨天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童,一转眼就变成了万人之上的皇帝。
面对着下面黑压压跪倒的一片人群,小皇帝不知所措,唯一能做的就是向身后投去求助的目光。幸好,身后坐着他的亲生母亲,她不爱躲猫猫也不喜欢蹴鞠,她最感兴趣的是权力。
同治6岁到14岁期间,每天应景做皇帝,到养心殿摆样子,实际上是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掌握政权。他还要抽出半天时间,到弘德殿读书。朝廷对小皇帝的读书十分重视,派礼部尚书祁寯藻、管理工部事务的前大学士翁心存、工部尚书倭仁、翰林院编修李鸿均、编修李鸿藻教授汉文,礼部尚书倭拾珲部、左侍郎伊精阿臣、兵部尚书爱仁均教授满文。此外他还要学习射箭、骑马。这些课程都是皇帝的必修课。
这么强大的师资力量,放在现在绝对是国家重点一类大本的教学水平,可是小皇帝的表现却很让观众们失望,看看这些名宿教授的反应就知道了。
同治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开始,咸丰年间的状元,当时朝担任詹事府右中允的翁同龢受命教皇帝读书,这一教就是好几年。翁同龢后来在其撰写的《翁同龢日记》中说到同治帝16岁时(同治十年,1871)的读书情况。
正月初七:“晨读极散,因极陈光阴可惜,当求日进之方,上颔之而已,照常退。”
一天之计在于晨,小皇帝在早读的时候就特别散漫,可见他对读书也是十分不感兴趣。老师苦口婆心、长篇大论地告诉他光阴的珍贵,他只不过是点了点头,到了时间仍然像往常一样拍拍屁股走人,丝毫没有加练的意思。
初九:“读甚散,敷衍而已。”
读书的时候非常懒散,只不过是敷衍了事。
二十九日:“……午初来,满书极吃力,午正二始毕,讲折尤不着力,真无可如何也!”
中午了才来上课,读起满文书籍非常吃力,读了很久才读完,给他讲解也听不明白,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16岁的皇帝读书就是这样。甚至等到他亲政的时候,连奏折都不能读完。想到现在的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想方设法把孩子往重点学校送,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可是效果却总不理想。可见,强大的师资力量固然是成绩出色的保证,但自身的努力才是决定性因素,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家境贫寒却学识出众的才子来了。
同治11年,皇帝已经成年,贪恋权力的慈禧太后终于不能再拖延皇帝亲政的时间,只能为他举行了的大婚典礼并宣布皇帝亲政。
同治亲政以后,首先处理了一些外事。6月13日,他在紫光阁接见日本特派大使。之后,俄国、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公使向他递交了国书。同年12月,应越南国王要求,同治帝派遣两广总督瑞麟帮助越南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