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心惊胆寒

第116章 心惊胆寒

先前她被四爷交由福晋教养,心中存着一股怨愤之气,到正院不过二三日便病倒在床。那时她就想啊,她都病了,阿玛会不会心疼她移回前院。没承想,她病了一日又一日阿玛始终没有松口,倒是福晋淡淡几句话让她看清了情形。

“大格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做子女基本的本分。你以前做的挺好的,怎地越大读书越多反倒越失了分寸?你这悄莫声息的作践自个,是愤懑你阿玛把你送来正院,还是怨怪我这个嫡福晋对庶子庶女不慈?罢罢……这不是亲生的便不是亲生的,我就算对你再好总归不是你生身的母亲,李氏人品便是有瑕于你也是亲的,可不应了那句老话,羊肉总归贴不到狗身上去。我这就和你阿玛说去,把你送去和李氏做伴,安安静静地养病说不得立马就能好了呢。”

大格格的性子自小养的敏感,别人对她是好是坏总是能感觉到的。以前福晋只得弘晖一个阿哥,对她这个庶女是真心的好,她自然亲近。自从弘晖去后福晋待她便隔了一层,待额娘做的事爆发出来,福晋虽没有明显迁怒于她,到底却不同了。

她想弘晖的死里面可能有额娘的手段,心里便害怕的不行,她害怕福晋的报复。她自个是个姑娘,早晚是要嫁人的,没必要急在一时。可二阿哥和三阿哥都还小,那怕在前院在阿玛眼皮底下呆着,她也怕被别人钻了空子要了他们的命。

她心里焦灼不安,一心想着回前院,病情也就拖拖延延始终难好。不承想啊,阿玛是真狠心,她只是一时错口鄙薄了句不上台面的妾室,多长时间了都不肯接她回去。阿玛难道就不想想,以额娘的所作所为,福晋还会真心待她好吗?

她想不通阿玛怎会突然变了样子,心里涌起无限的怨恨。可是她不能恨自个的阿玛,因为他对她曾是真的慈爱过,只能把满腔的恨意转向胡亦安,如此方能平静些,再待来日。

可如今福晋一席轻飘飘的话言叫她不敢再做它想了。总觉阿玛或许会如了福晋的愿,最后落得随额娘禁锢在东院,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了。时间一长,阿玛可还记得她?两个幼弟在外谁来看顾?

仅瞬间,现实逼迫她学会了低头,恳切地给福晋道了歉。随后便老实地配合府医养病调养身子,乖巧地看着阿玛愈来愈温和的笑容,对福晋愈来愈满意的神情,心里憋闷的要死,却只能死死压在心底,不停地安慰自个,二阿哥再大些就好了,总会有出头日的。

谁能想到,苦熬着的日子竟猛然间得到了额娘被放出来的乍喜,只觉无边苦海刹那潮退而去,天清气朗。从未觉着有娘的孩子如此幸福,那怕是不被喜爱的,总归是亲的,不会担心莫名被害了的。

可恨的是,幸福来的突然,戛然而止的更加突然。更可恨的是,额娘刚被解禁便不安分守己,最终害人害己,落得被终身禁锢的下场,累的她和弟弟们成了砧板上的肉,所有人都恨不得剁吧剁吧给吃了。再恨的便是胡亦安落井下石,制额娘于死地。最后恨的还是自己弱小无力,眼睁睁的看着事情发生而无能为力。

而德妃,便成了她最后的救命稻草。

她总是想着,是其放额娘出来的,为着脸面也会给额娘些体面,不至于让额娘困死在东小院。

可是她还是太过天真了,那一瞬的关切让她忘乎所以了,才没发觉德妃于她来说仅是面子情而已。并在三言两语间就定下了她身子娇弱,额娘月子间不守成规的品性,谁也不在意真像是什么。

更让她心惊胆寒的是福晋对她好似完全没了耐心,是真的想把她送去东院和额娘做堆的。

如此一想,魂飞魄散,浑身漱漱发抖,竟有些坐不稳了。

四福晋虽说和德妃言语上你来我往,却一直关注着大格格的神情,就怕她突然间再出什么幺蛾子。

见其骤然间神情大变,脸色通红,似有昏厥之像,急忙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大格格身边,伏下身子用手抚上其额头,只觉掌心滚烫,不由面色焦急。心里一边埋怨大格格,瞧着是有主见的却如此不经事,一边又担心她真出事没法和四爷交待。

不由语速快上几分:“额娘恕罪,大年节的还要给您添乱。可大格格瞧着像病热复发了,现今不好惊动太医,还请额娘着人把大格格安置到侧殿,如若有退热的药物煎上一碗来,如若没有还请额娘差人去宫门口说一声,让人送药进来。”

德妃见此也面露焦色匆匆从宝座上走下来摸了摸大格格的额头,“可怜见的,怎地就突然发起热来了呢,赶紧把大格格抱到侧殿的炕上安置好,那里暖和,不易见风。”

满殿候着的宫女嬷嬷闻声立马动了起了,先着人去取来斗篷再把大格格裹严实了,才由大力的嬷嬷赶紧抱去了侧殿。

四福晋见人离去慌乱地给德妃告了罪便转身要跟去侧殿照顾着。

德妃叹了口气,先拉她劝慰了句:“你也别太着急了,大年节的是不好请太医,可永和宫里也不缺少去热滋养的药物,我身边的秀枝也是略懂些医理的,让她去守着不会出差错的。”

四福晋福身谢过德妃,执意要去看顾大格格。德妃见其意诚不再拦阻,目送其匆匆离去。转眼又见十三、十四福晋神色忧虑的要跟上去,忙摆手止住了她们,让她们好好坐着。

“你们两个,一个身怀六甲,一个身娇体弱,就别过去裹乱了。再说,小孩子家家的,有个头痛发热的也实属正常,需要的也不过是安心静养,如此劳师动众的,反而让孩子不安。”

十三福晋闻言赶紧赔笑道:“德额娘说的是,是儿媳们年轻不经事,见着孩子稍有不适就心惊肉跳的,就怕出了差池。每次恨不得把太医全请了去,捡着好汤好药全灌进去才好,省得孩子遭罪。”

德妃笑叹:“儿女都是债,稍有病症都让做父母亲的揪心不已,偏偏孩子却是没成算的,多几句唠叨都觉着束缚的慌。事事逞强,真的病了痛了,才学会吃教训。”

十四福晋就笑道:“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小孩子家家的哪能想那么多呢。只有经历的多了,摔打的疼了才好长记性,才知父母是对的,对他是好的。不过,大格格也是大姑娘了,早就养住了,想来会受点罪倒不至于出事,是咱们关心则乱了,还是在这坐等消息不去裹乱的好。”

德妃听她言语不由指着她笑道:“难得见你有了正形。”。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清渡雍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清渡雍也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6章 心惊胆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