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第二百六十三章

马媒婆自以为自己知道了事实的真相,嘴里便立马转了口风,各种不要钱的吉利话直往外冒,直把王婶说得忘了方才那档子事这才算完。

待送走王婶之后马媒婆想着左右也无事,干脆拿了庚帖就往吕德海家走。

院子里两个小姑娘正抱着小妮教她走路,剩下的一个穿了一身藕粉色衣裳,坐在院里看书,从马媒婆的角度瞧过去,只瞅得见微微颤动的睫毛和白净的面庞,马媒婆一眼便瞧见了她,扭着身子甩动着帕子走过去。

“哟,这就是大妮吧,你不咋出门,我还没好好瞧过哩,如今都长得恁俊了,刚记得是个到我肩头的小姑娘,说句话便脸红,还是你爹娘有福气,有这么个闺女帮着操持家里,还会读书写字哩,往后若是嫁到夫家,想必也是相夫教子的一把好手……”

吕娇娇放下手里正在研究的农书,站起身来腼腆的笑了一声,“马婶子,我是吕娇娇。”

马媒婆一脸的笑意立时便凝固在嘴角,几度张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吕娇娇心里正好笑着,也不出言打破这片尴尬。

幸亏杨氏听见了院里的动静,擦了几下围裙便立马走出来,“马婶子,快进屋里坐,大妮刚去了地里摘菜哩,还没回来,娇娇这是过来教二妮两个读书认字呢,哪里晓得小妮醒了,就掺和进去了,叫你看笑话了。”

认错人倒是马媒婆这么多年来的头一遭,不由得尴尬的扯了扯嘴角,随意夸奖了几句吕娇娇,顺带也不忘了大妮,“原来娇娇啊,这也是许久没见着了,听说人长得俊,今儿才知道夸得正是点上,这真真是仙女下凡,大妮他娘,你们两家的闺女都是一般的俊,还懂事有礼,这我才给弄混了。”

吕娇娇垂了脑袋,抿着嘴笑了起来,“婶娘过奖了。”

“哪里有婶子你夸的这么好,这要是大妮搁这儿,非得让你夸红了脸不可,二妮!还搁那儿干啥,赶紧去给你马婶子倒水。”杨氏自然也不能坦然接受夸奖,只好跟着她客套,心里明白她的来意,却又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

毕竟是作为媒婆这份需要厚脸皮和强嘴皮的职业,马媒婆倒是迅速反应过来,一脸喜气开门见山的说道,“水我自然是要喝的,可我想着,只怕是这喜酒你也得请我喝了。”

“马婶子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喜酒,我家屋里又没人办席面”杨氏颦了眉头一脸茫然的问道。

二妮几个倒是真的什么也不知道,一听马媒婆说的什么喜事,也顾不得逗弄小妮,径直抱了她过来听两人的对话。

吕娇娇却垂着脑袋,心里暗笑,看不出来三婶儿也是个演技派,为了大妮的名声,装成自家什么也不明白的样子,吕娇娇估摸着今儿还得马媒婆多费些口舌,三婶儿这才能松了口,免得叫人起了疑心。

“自然是为着你家大妮的大喜事,今儿有人上我家,叫我替他家提亲哩。”

杨氏淡淡的说道,“是谁家提的?马婶子可别急着说啥喜事,我家大妮能有啥喜事,马婶子可得说清楚了。”

马媒婆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倒是十分给力,坐在吕娇娇抬过来的凳子上便开始说起来。

“王大祥家有才你记着吧?那孩子不是我夸口,咱们村子里能同他比肩的也只有他那表兄弟吴鸿文了。”马媒婆边说还将杨氏扯着坐了下来。

“虽说如今还只是个童生,可他离着秀才也只差院试这么一道儿槛了不是,再说了人也只有十七,年纪轻着哩,指不定一两年就能考上秀才,到时候你家若是亲家,岂不是也能跟着沾光?”

“再说了,他家有才也算得上是你眼皮子底下看着长大的,知根知底不说,人也争气,你想想啊,你家大妮若是同你在一个村子里,有啥事你也能去看看对吧,不过王家婶子可是好性子,自然不会有啥事儿,我是想着你要是惦记闺女了,这走过去还要不了一盏茶的时间哩,多方便啊。”

“这无论是家底,人品,相貌,你说说,这么好的姻缘去哪儿能求到啊?”

“原本他家有才惦记着的人家就多,我想着王家婶子还得多拖两年,这几年介绍了多少好人家的姑娘都没让他家有才点头,今儿可倒好,一大早儿就来了我屋里,请我替她来说道说道。”

“以往我想着,王家婶子是心高气傲,就等着他家有才考中哩,哪里晓得她就瞧上你家大妮做媳妇了,就等着这一日哩,想来这也是你们的缘分,有钱一起挣,儿孙共满堂啊。”

马媒婆果然不负众望,开口之后便拎起裙角,气沉丹田,各种大道理是一套连着一套的,叫杨氏连话也没法插进去,到最后连夸带哄,说得大妮像是错过这么一桩婚事,便是罪大恶极,更加会悔恨终生。

“大妮他娘,你看我说了这么多,你心里头可得合计起来,这相女婿就跟集市上买东西一样,你想着慢慢挑,挑到最后,哪里晓得最开头的就是最好的,最后你还没挑成,好的就旁人买走了,到时候后悔可都是来不及了。”

一口气说了这么一大通话,马媒婆拿起二妮倒的水咕噜咕噜几声就灌了下去。

还没等说上小半个时辰,杨氏便晕晕乎乎的点了脑袋。

得了杨氏的点头,马媒婆那是满心欢喜,暗叹自己果然宝刀未老,回家带孙子的想法还能搁置个三两年。

得了同意以后,马媒婆也不多待,急忙叫杨氏备好庚帖,通知了家里长辈,第二日一大早就带着庚帖去了老宅的堂屋。

吕家村的习俗,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人撮合,认为门当户对,则互换“庚贴”。

也就是通知别人自己的生辰八字,压于灶君神像前净茶杯底,以测神意。

如果三日之内家中无碗盏敲碎、饭菜馊气、家人吵嘴、猫狗不安之类的异常情况,则请算命者“排八字”。

请算命先生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无相尅。

这其中又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同的忌讳,有些人家迷信所谓六年大冲、三年小冲。

男婚年龄逢双,女子十九不嫁,也就是谓鸡狗不和、龙虎相斗、羊落虎口、蛇吞老鼠难相配,待认为周全后才会开始议亲。

大妮换了庚帖的第二日,莫大夫便请了媒婆来吕家村提亲,短短几日便把两个孩子的婚事定了下来,直到把媒人送走,吕志明和李氏还有些反应不过来,就连几个眼尖的妇人来打探是哪小子,她们也没心思理会。

屋子里沉默了半晌,李氏突然将手里的绣撑子放下,推开窗看着院里带着两个弟弟读书的吕静香。

“前些日子还担心着几个孙女的归处,这一晃眼,咋就定了两个孩子的亲事,屋里一下子就剩了个娇娇的婚事还没着落,你说说,虽说两个孙女婿都是好的,可我这心里咋这么不得劲哩?这也不是正经的相中,倒像是担心闺女没人要打包嫁过去。”

“这亲事没个着落的时候你三天两头的担心,有了着落你心里头又不得劲,你可真难伺候。”吕志明狠狠的抽了一口烟,瞥了李氏一眼,“总归又不是现在就嫁了,怎么着也得拖到明年,你就少操那些心吧!有这份闲工夫还不如赶紧去把晌午饭做了。”

李氏心里还是觉着难受,却也不好连饭也不做,便叹了口气收拾东西往厨房走。

吕娇娇此时若是在这里,想必也能明白她的心思。

一直盼望着的事儿突然发生,最先感受到的不是惊喜,而是不敢置信和无所适从。

“往后你若是嫁给有才哥,我是该叫你嫂子还是继续叫你大妮啊?”吕娇娇双手捧着脸,看大妮一脸羞涩的绣着枕巾,眼神还时不时的从院门口略过。

敞开的院门外正巧能看见王有才家的大门。

大妮正一脸少女心思,冷不丁的听见吕娇娇这么一通话,吓得手里的绣花针扎错了地方,忍不住红着脸嗔了吕娇娇一眼。

“娇娇姐,你说的啥话,我、我如今不是还没嫁吗?再说、再说这我……”

吕娇娇见她含羞带怯的模样,连忙摆了摆手,表示自己不想再听下去了,以免还没吃午饭的她被塞一把狗粮。

正好高氏的呼唤声在厨房里响了起来,“娇娇,你快进来瞅瞅这菜行不?今儿我这嘴咋尝不出味儿来!”

“来了来了!”吕娇娇朗声答应道。

高氏这些日子说是要把自己怀孕期间,丢失许久的厨艺给找回来,一日三餐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却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做菜是一日不如一日,吕德成私下里还同吕娇娇吐槽过,高氏如今做的还不如他做的。

大妮也知道高氏的情况,闻言同情的看了一眼吕娇娇,自己却立马收拾东西打算离开。

“娇娇姐,你忙去吧,我可先走了。”

大妮眯着眼睛笑了起来,她可不想留下来吃晌午饭,上回拉了三天的肚子,可给她留下心理阴影了。

“没义气!”

吕娇娇哪里能让她这么轻松的跑了,一把抓住大妮的手腕,一边还往厨房里嚷道,“娘!大妮说是想吃你上回做的醋熘白菜,叫你多做些!”

高氏显然从吕娇娇的这句话中得到了自信,回答的声音都变得轻快了许多,也扬着声回答道,“哎呀!大妮喜欢吃是不,那我今儿多弄点儿,准保叫她吃个够!”

大妮顿时哭丧着一张脸,却不好开口说自己离开的意思,吕娇娇却捂着嘴跑到一旁偷笑去了。

“好啊,娇娇姐,你害我!”大妮气势汹汹的将枕巾放在凳子上,挽着袖子就冲了过来,“今儿我就要和你拼了。”

说着大妮便扑了过来,伸出手在吕娇娇的咯吱窝挠了起来,吕娇娇一边躲一边还手,“我这可不是害,我这是有福同享!”

两个人闹作一团,银铃般的笑声飘进厨房里,高氏一边忙活着,一边翘着嘴角。

两个人还在院里打闹着,院子外头却突然传来了马车的声音,两人便急忙停下来盯着院门口,接着便见门口匆忙的走进来几个人。

“吕姑娘!”

顾建章一进门便斯斯文文的行了一礼,抬起头的一瞬间却同吕娇娇眨了一下眼睛。

吕娇娇心里发笑,却又突然想起大妮两人的教训,她可不想被人发现,接着迅速打包嫁给顾建章。

这样想着,吕娇娇面上便平静下来,朝几人福了身子淡淡的唤了一声,“顾少爷、孟掌柜、永辉大哥。”

大妮也跟着福了身子。

“娇娇,谁来家里了?”高氏在厨房里便听见动静,手里却撒不开,只好朗声询问起来。

“娘,是顾少爷同孟掌柜他们。”

高氏一听吕娇娇的回答,脑海里便想起那位一身富贵气却又温和有礼的大少爷,哪里还顾得上手里的活计,连忙抬了锅下来,手在围裙上用力蹭了几下,觉着手擦净之后又摸了摸头上的发髻还算整齐,便紧忙走了出去。

“顾少爷、孟掌柜,还有这位小哥,快快快,搁这儿站着干啥,赶紧进屋坐着!”高氏一出来便见着院里分成两拨,吕娇娇带着大妮静悄悄的站在一旁,顾建章身后站着的孟掌柜两个,见他没说话,也都沉默的立在一旁。

“多谢婶娘了,今儿我是为着豆腐坊的事儿来寻吕姑娘的,虽说豆腐坊是你们三家合起来办的,可当初我最先嘱托的是吕姑娘,这出了些事儿便先来寻她了。”顾建章知道高氏同吕娇娇的感情不亚于亲生母亲,一见着她出来便更加规规矩矩,礼节更是行的恰到好处,三两句就将来意说了清楚。

高氏又不是傻子,一听他话里话外不离豆腐坊,又指名道姓的要找吕娇娇,就明白他这是要旁人避开的意思。

“既然是生意上的事儿,那你们便商量吧,我这灶火上还做着菜哩,撒不开手,大妮,快进来帮帮婶娘,娇娇,你就替娘招待好顾少爷他们,可记得倒茶水!”高氏朝孟掌柜行了礼,便找了借口拉上大妮避开。

大妮一听事关豆腐坊,心里便着急起来,如今家里能如今宽裕,同豆腐坊那是息息相关,如果豆腐坊出了什么事,她简直不敢再往下想,因此她打从顾建章说了第一句,便直楞楞的杵在一旁,直到高氏唤她这才反应过来。

心里虽然不愿意,大妮却还是低着脑袋跟在高氏身边进了厨房。

吕娇娇招呼几人进了堂屋坐下,又倒了几杯水进来一一递给几人,这才坐下问道,“顾少爷今儿来寻我,说是豆腐坊的事儿,敢问是出了什么事?”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重生之小康农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重生之小康农家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