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最熟悉的套路

第291章 最熟悉的套路

大朝会在一片震惊当中提前结束了。战端一起,其他事务只能暂时搁置。

宋世平又留下了几位重臣议事。宰相夏伯严,户部尚书张启真,兵部尚书石开赫然在列,也可以说是此时最重要的三人。然而在刚刚的大朝会上,三位重臣还争执不休,脸上的红晕都未褪去。外敌当前,内部的裂痕却越来越大,实在是让人忧心。

而另一方面,如今岱州告急,但急奏上言及军情却是含糊不清,只有求援两个字喊得最响。

佛朗机番贼到底来了多少?目的为何?眼下的行军动向又是往何处去?甚至于被攻破的沿海三县眼下到底是何情形,可以说一件事情都没说清楚。急于了解战况的石开气得差点把这份八百里加急的奏章给撕巴了!

在情报不足的情况下,什么战术和应对都是纸上谈兵,唯独有一件事可以聊得出花来——追究责任!

岱州知府吕谦显然是首当其冲。不过多年未燃过战火,连马贼都没见过几个岱州竟然会遭到敌袭,这谁都难以料到。吕谦是个典型的治政文官,对兵事一窍不通。岱州境内的守军安逸多年早无锐气,几位守将更是稀松平常的庸才,不然也不会被扔在这种没仗可打的地方。这些个平庸之辈能把岱州治所守住已经不错了,指望他们临危不乱一举歼敌也不现实。

那么该怪谁呢?

比如那个一直主张佛朗机无甚威胁的人?

还是那个三番两次拒绝拨款给水师改良战舰的人?

或者那个还惦记着把黄河沿岸州县的守军调去修河堤的人?

全都是他——夏伯严!

所有人都知道当朝宰相肯定要承担这个责任,不过局势不明的情况下,谁也没把这话明说——除了石开。

堂堂兵部尚书,在大朝会上被宰相挤兑得下了跪,石开心中哪能不恨?于是议事还没议几句,石开就指着夏伯严骂起来了。一桩桩一件件新仇旧恨,骂了个痛痛快快。

这就是彻底撕破脸了。

可夏伯严哪里是老实挨骂的主?哪怕根本不占理,凭借着口才和上位者的气概,无理也能搅出三分势。再加上战况未明,石开的指责,夏伯严硬是一条一条狡辩了回去。

明明是个文儒之士,却像个地痞混赖一样死不悔改,很难看!但一时间的确让人束手无策。

宋世平很想当场就罢了他的相位!有之前一步一步的铺垫,再加上今天大朝会的形势,他已经有了这么做的理由!……只是还不够完美。坐拥天下的帝王,忍一个顽固老头忍了这么久,顾忌的是什么?不就是百官和天下人的看法嘛。

现在只差一步了,岱州之祸,只要等来了确切的消息和因果,夏伯严便难辞其咎!等到那时,把石开刚才说过的话放在朝堂上,换个文臣来说,剩下的事情应该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可眼下,御书房里,看着损兵折将,战败失土的急奏,宋世平真没那个心情去搭理犹在狡辩的夏伯严。

启泰,启泰!就是这么启的吗?

宋世平微微闭上眼睛,手指轻点着眉心,冷冷说道:

“此事等岱州详细军情明了之后再议。石卿,清点京师周边的驻军,传令金津港备战,随时准备驰援岱州。”

听到皇帝语气不善,石开也不敢继续胡闹了,连忙应道:

“……臣尊旨!”

宋世平没有睁眼,直接挥了挥手道:

“好了,诸位爱卿且退下吧。”

“臣等告退!”

没人愿意留下来接着吵这毫无意义的架,几位重臣异口同声。连夏伯严都显得比往日里恭顺许多,不知是否心虚,是否有了悔改之意。

等大臣们走了,宋世平立刻让魏良出宫传旨,召陈子延秘密入宫。

陈子延早知道会有此一遭,当魏良出现在面前时,或许是因为心里有了底,他已经摆脱刚才的慌乱了。而因为沈其音的一番推断,陈子延也想把她一并带进宫中。

沈其音当然知道进宫是去商议岱州战事的,可是一个女子被秘密送到宫里实在不像话。然而沈其音又不想错过这种重大事件,便想了个办法,让陈子延绕远去了趟神机营,把沈达海也一并带上了。

叔叔和侄女一起进宫,哪怕被人知道了,就不会传出什么流言蜚语了吧。

于是,宋世平惊讶地发现,自己传召一个人,结果来了三个。

“子延,这是怎么回事?”

沈其音发现,宋世平对待陈子延的态度非常和善随意,好像在和朋友说话一样。

可陈子延的表现却与其他臣子无异,规规矩矩的甚至有些死板。

“陛下,沈家的二位在岱州遭袭之事上有些不凡见解,故臣斗胆,将他们带入宫中一同面圣。”

“原来如此。不知沈其音你又有什么高见啊?”

宋世平很清楚,有想法的一定是沈其音,所以就直接跳过沈达海向她问话了。

沈其音简要地把佛朗机人意外获得美洲援军,借道和宁偷袭岱州的推断向皇帝解说了一遍。

“哦?事情的前因后果竟是如此吗?那些番贼竟是从万里之外跨海而来?”

宋世平看着沈其音呈上的一份‘世界舆图’,虽然粗陋,但明了直观。他又向沈达海询问了一些远洋航行的事项,沈达海一一给予了解答,而沈其音也不时在一旁补充。

见宋世平逐渐认可了自己的推断,为了防止意外打脸,沈其音还补了一句。

“这只是妾身的推测,还没有直接的证据,不过可能性非常的大。”

宋世平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

“嗯,你们的分析朕也十分认同。不过如你所言,佛朗机人此次袭击岱州是为了恐吓勒索于朕,并非想要攻城略地?”

“不错。佛朗机人所依仗的不过是船坚炮利,但在我大成周边盘踞的佛朗机人实在太少,很难占据城池。他们能窃据东宁岛也是趁着前朝覆灭,天下大乱的时机。要不是有东宁海峡隔着,区区几万番贼又怎能猖狂到今日?眼下佛朗机人虽然靠偷袭之利在岱州打下了三个县城,但仅靠二三十条船上的兵力是绝对守不住的。倒是劫掠一番,一击即退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有了这场小胜,我猜佛朗机人多半会在近期派出使团来京,与陛下谈判,索要银钱土地。”

没错,这种套路,沈其音再熟悉不过了。不管是在历史课本上,还是在时事新闻上,沈其音曾见过太多太多。国家羸弱便要任人宰割,国家强大才能硬气反制。

幸好,大成不是晚清,虽然科技武备上落后于佛朗机,但差距还没有那么大。沈其音只希望能借此机会让朝堂上的君臣们警醒起来,扔掉天朝上国的优越感,踏踏实实地强国强军。

而第一步,当然就是罢黜迂腐顽固的宰相。

将近两个月的较量,也总该有个结果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潜龙有凤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潜龙有凤
上一章下一章

第291章 最熟悉的套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