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革新

第三十六章 革新

无旁人在场,沐子君与沈轻寒不拘君臣之礼,同坐于榻上,命太监常安在门外候着,未经吩咐任何人不得入内。

君臣有别,在沐子君眼中沈轻寒还是儿时那个好到不分彼此的玩伴,并与其相约无外人在时还似往日那般,无须拘泥陈规。

几案之上的虎纹青铜香炉内燃着上好的龙涎香,香气萦绕,溢满整个房间。

“轻寒,并非我故作清高,若非形势所逼我从未想过坐上皇位,更何况是以这种方式。”

“我知道,但此刻你已是大舜的皇帝,大舜的命运掌握在你的手上,东宫一事乃我一人之过,与皇上无关。”

沐子君仍亲切的唤其轻寒,沈轻寒却不敢再呼其名讳,倒不是他在意君臣礼节,只是担心传扬出去惹人非议。

这有损皇帝声誉,亦可能给安郡王府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我并非怪罪于你,形势危急,你也是为了救我才不惜冒险起兵,然而我虽坐上皇位难免会有人非议,人言可畏呀。”

“皇上,人言可畏之事都由他去吧。”

昨夜天冷露重,沈轻寒不慎着凉,一言未尽不禁咳嗽了两声,续道。

“当务之急是要整饬吏治,先帝在位之时偏听魏氏,重用馋臣,致使朝纲败坏,文武百官多是魏氏党羽,皇上需设法改变这一局面。”

大舜立国以来严禁结党,然此事说来容易,执行起来却难得很。

“魏氏党羽盘根错节,从京师到地方皆有其势力,我亦深感忧虑,奈何苦无良策,不知如何是好。轻寒,你是否已有主意。”

正如沐子君所料,沈轻寒此刻已然胸有成竹,只差皇帝点头。

“朝廷官员无完善的拣选机制,或士族承袭,或权臣举荐,一般人家的孩子纵学富五车,难有入朝之机。”

言之此处他稍稍顿了顿,见沐子君只是若有所思的望着自己,续道。

“长此以往,即便除掉了魏氏,必然会有第二个魏氏出现,我以为应建立通过考试拣选人才的制度。”

沈轻寒所言听上去很有见地,却未免有些大胆,若沐子君对此颇感兴趣。

“考试,如何考试,考试制度又该如何制定。”

沈轻寒答道:“这个问题我已仔细想过,心中已有详尽的方案。”

尚在书院之时,沈轻寒脑海中便浮起过这一构想,只是那时年少,亦无施展之机,便一直埋藏于心。

在他的构想里,考试分文科和武科两类。

文科科目分为经史子集和策论,武科则是武功修为和用兵之道。

他以为大舜的官员应该德才兼备,二者缺一不可。

孔夫子开学授课有教无类,大舜开科取士亦众广开门庭,面向天下学子。

无论男女,无论是否大舜子民,皆可参加科考。

大舜承袭前朝的郡县制,科考依次分为县试、郡试、会试、殿试四级。

县试,第一级别,五月举行,通过考试者于同年八月去所属郡府所在地参加郡试。

郡试通过者称举人,于次年三月入京参加会试。

会试通过者称进士,三日后参加殿试。

进士划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个等级。

一甲赐进士及第,每科只取三名,榜首之人为状元,次席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二甲赐进士出身,取五十名,三甲赐从进士出身,取一百名。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确定取得进士身份考生的具体名次,亦可能罢黜不合格者进士身份。

沈轻寒以考试拣选取代血缘承袭,意在削弱世家大族势力,集中皇权。

作为承袭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世家大族们必将从中阻挠,甚至铤而走险。

……

翌日,乾元殿。

列班上朝的臣子文臣居东,武官居西,各分两列立于殿内,左、右丞相立位列文臣第一排,次席是太尉和御史大夫。

沈轻寒虽贵为一字君王,列班上朝时却只能屈居文臣第三排,身左是郑王沐子善。

沐子善乃明德帝的侄儿,沐子君堂兄,其父沐灵越五年前无疾而终,由其承袭郑王爵位。

武官这边居于首列的乃天颜将军沈情烟,其左是骠骑将军,位列第二排的是车骑将军和卫将军。

这是沐子君继承皇位后的第一日早朝,接受过百官朝拜之后,安郡王沈轻寒双手执笏出列。

而后,将昨日与皇帝商议过的科考一事,在文武百官面前又讲了一遍。

明明早已心知肚明,金殿之上的沐子君却故作第一次听到一般,先是表示好奇,而后连连赞叹。

“朕以为科考一事甚好,定能选拔一批贤臣良将为我大舜分忧,列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君臣二人明显在唱双簧,在朝堂之上摸爬滚打的列位大臣自然不会看不出来。

科考一事听来新鲜,却是拣选人才之良策。

不过,列班的臣子们并非都与沈轻寒一般,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其次才是朝廷。

然而,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却无人敢第一个站出来提出异议。

魏琳儿早已看出皇帝心思,科考一事显然是针对魏氏而来,不过,虽心知肚明她却并不表示反对。

相反,她第一个站出来对沈轻寒表示支持。

“皇上,安郡王少年英才,真乃我大舜之福,臣以为安郡王所言之科考真乃利国利民,泽被后世之策,臣附议。”

在场众臣多是魏氏党羽,见魏琳儿站出来声援沈轻寒,便也都拍马屁一般齐声表示支持科考。

这让新皇登基的沐子君有些意外,这比他想象的要顺利许多。

他以为,此番朝会定会有人以时机尚不成熟等名义对科考一事百般阻挠,然而没有,一个都没有。

沐子君当场降旨,科考相关事宜由安郡王全权负责,昭告天下,于次年开始大舜的第一场科考。

十日后,琼州。

暮色暗淡,斜阳残留在西面的天际,洒下随后一抹似血的飞红。

迷幻而又略带凄凉的山上,有一片略显稀疏的竹林沐浴在这一片苍茫的暮色下,丝丝瘦竹也被残阳染上了红色,一座孤独的坟冢,在竹林间弥漫着一丝幽雅的悲凉。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南朝悲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南朝悲歌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革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