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落户吴家村(1)
就这样十日后,刘明独自去了趟县城,回来兴冲冲的把五百文钱交给唐婉秋,又接了一本书。唐婉秋这才想起这段时间种菜忙忘记的事情,她拉过刘明说:“你那日说家里有很多书?”
刘明乖乖点点头,带着唐婉秋进入一间房,房间堆了不少杂物,上面布满了灰尘。他小心翼翼的拨开杂物,后面藏了不少箱子,刘明指着箱子说:“这里面都是书,当初家里什么都抄了,这些是娘亲的嫁妆,所以就留下了。以前是摆在爹娘屋子里的,娘老看着书哭,所以就收起来了,偶尔拿出来晒一晒。”
唐婉秋兴奋得打开其中一口箱子,只见箱子里面防护的很好,干燥清爽,角落还放着樟脑丸。书本整整齐齐的码放着,看起来也没有虫蛀受潮的模样,十分完好。有些书旁边密密麻麻都是批注,有新有旧,唐婉秋摩挲着书页,问道:“这些批注都是谁写的?”
“有爹爹的,爹爹说也有外公的。还有些是我的。以前爹让我看书不懂得要记在旁边,日后再读一遍。”刘明也跟着低下头看了看,摸了摸书页,说道,“姐姐,下次出太阳了,我们晒晒书吧。娘说摸着书页不够干爽了就要晒一晒。春秋雨水多,天晴的时候也要晒一下。”
唐婉秋漫不经心的点点头,她突然对他口中的父母有些刮目相看,拿着书就往回走。刘明小大人的叹了口气,把打开的箱子收拢回去,杂物也放好,掩上门小跑着跟上唐婉秋。
“姐姐,晚上吃什么?我帮你打下手啊。”刘明脚步轻快的跟上唐婉秋,他现在已经完全不怕唐婉秋啦,少年心性表露无遗。
唐婉秋翻了翻面前的书本,讲的是前朝历史,古文晦涩难懂,可是在这个什么都没有时代,当做故事看也聊胜于无了:“今天吃面疙瘩吧,你来帮我和面。老先生给你抄的什么书?有说什么时候交文吗?”
刘明跟着唐婉秋走进屋子,看着她放下书,说:“抄《资治通鉴》,说下个月初十交稿就可以啦。我跟老先生说了,以后不能都十日交文了,时间太紧凑,我无法做其他事情了。先生便问我每日要干嘛,我都跟他讲了。上午帮你干活,习字,午时午睡半个时辰,还要读书,锻炼身体。所以抄书的时间只有两个时辰。”
“先生怎么说?”唐婉秋说着,走进厨房,准备晚餐。
“先生没说什么,举了个头悬梁的例子给我。”刘明洗了手,帮忙唐婉秋舀水和面。“我还碰到了王兄也去接了抄书的活,他七八日就抄好了一本呢。姐姐,我是不是不够刻苦啊?”
唐婉秋调好了水和面的比例,让刘明开始揉面。她在灶上点柴火,点上火之后,她才说:“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为什么呢?”说着,唐婉秋把水倒进锅里,盖上锅盖,接着说“这是为了磨炼意志,性格坚定的人才能成就大事。锻炼意志的方法很多种,孟子说的这只是其中一种。我们当然也要刻苦和努力才能达到目的,但是你还在长身体,要吃好喝好睡好,才能有好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身体,我们才能强健意志。保持好的体力,才能更加专注,你每日已经七个时辰都在努力了,只有半个时辰休息,已经很刻苦啦。把七个时辰里面的每一分钟都用好就行啦。”
“什么是革命?分钟是什么?”刘明停止揉面,不解的看着唐婉秋。
“...革命就是…考科举…分钟是一种计时方式。”唐婉秋艰难的解释道,接着开始切青菜,菜刀在砧板上跺得嚯嚯响,说:“这不是重点,你还要不要听我讲话了。”
刘明略有畏惧的看着唐婉秋切菜的样子,点点头,发现唐婉秋低着头看不见,赶紧应道:“姐姐请说。”
“我要说的是,别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自己是对的,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明白的时候多问问旁人,但是要思考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旁人的意见很多只适用于自己。固然我们需要抄书换钱,可一则我们并不是很紧迫需要这笔钱,二则你还要读书考状元,三则姐姐我一个人很多事情做不了,需要我们家里唯一的男丁帮忙呀。”唐婉秋看见锅里冒气了,揭开锅盖,把青菜下到滚水里,又打了两个鸡蛋放进去。
刘明帮着唐婉秋做面疙瘩,心里有些疑惑哈姆雷特是什么?又有些骄傲自己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不可或缺的地位。
面疙瘩端上桌,刘明和唐婉秋面对面而坐,唐婉秋并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因此在饭桌上她和刘明商量着入户籍的事情。现在户籍管理不是很严格,因为地域和通讯的缘故,户籍遗失的也有很多,想加入当地的户籍只要有介绍人和一定的银钱就是可以落户的。在这个人口就代表生产力的大部分区域,是很欢迎越来越多的人落户籍的。当然立女户是困难了点,所以她的想法是落户挂到吴家村刘家。
当然很多人其实都会选择不落户,这样还能避开一份税钱。可是她好歹是社会主义国家出来的人,没有户口总心里没着落。况且,她的身份本就是伪造的,不经过国家承认,十分忐忑,所以哪怕多花点钱,每年要多交一分税,她也要去落个户。
只是怎么落户,这个她不太明白。这个也当做任务,让刘明下一次进县城再问问。
刘明十分开心的表示会尽快完成任务的。对于唐婉秋落户到他家,跟他真正成为一家人,刘明抱有十二分的积极,恨不得明天就能办好。
刘明开心的吃完晚饭,自觉的收拾碗筷进厨房,就主动在院子里一边给菜园松土,一边大声背诵之前看的文章。松好土,在院子里溜达了几圈,又跑去厨房烧水准备晚上洗漱。
唐婉秋吹着晚风,手里摇着一把蒲扇,呼吸着格外清新的空气,闻着熏艾草防蚊子的香味,远处的蛙鸣伴着清朗的背诵声,眼前是少年人在院子里忙忙碌碌的模样,远处是天上星星的闪烁。很多年后,她还会回想起这样的时光,虽然前路未明,却有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安宁。
刘明为了尽快帮姐姐打探,不到十日就抄完了拿到县城上去交书,又去找了王兄细细的打探了熙朝的户籍政策,怎么落户怎么操作才高兴的回家。
于是第二日唐婉秋就同刘明一起带上五十两纹银,唐婉秋还去村口买了一条猪肉再包上一匹布和两盒点心去到村长家。
吴家村村长就是吴大富的兄弟,也兼任里正。唐婉秋曾经也来他家帮厨过一次,知道他家娘子很说的上话。
村长家是村里顶好的青砖红瓦房,处在村里溪流上游的地方,从外头看到青砖的围栏十分气派,敲门后是帮佣的老仆过来开门,看了一眼刘明和唐婉秋以及他们拎着的东西。喊了一声:“老爷夫人,刘家小子和他表姐过来了。”就侧身让开了门。
唐婉秋带着刘明往院子里走,院子很宽阔,一边种了不少菜,另一边是口井,再远一点看得见是一个鸡舍,里面扑腾着不少鸡。屋檐挂了不少玉米和腌肉,唐婉秋有些羡慕这硕果累累的院子,就是鸡屎味有些难闻。
还没走进门,出来一名四十多岁的妇人,未语先笑:“人来就可以了,还带什么东西送什么礼,忒客气了。可是有事?”
唐婉秋知道这是吴村长的媳妇,生了两儿一女,大儿子在料理家里的家事,手腕十分了得,小儿子考上了秀才在县里官学苦读准备考举人,女儿是幼女,今年才十二,就出落得亭亭玉立,知书达理。因此在家里腰杆子很硬,十分说得上话。为人也比较心直口快,热心快肠。
村里妇人说起她也都是掺杂着羡慕嫉妒,但是排遣她不好的少。就连那最嘴碎的几个妇人也只是酸几句她有几个好儿女。
唐婉秋笑了笑:“吴嫂子还来亲自接我们,实在是受宠若惊。我想着自己初来乍到总得来村长家拜访拜访,刘明这孩子呢,幼年失怙也没个长辈指点,总闷在家里闭门造车,我这不听闻吴小先生从县城里回来休假,特意也带他过来感受下秀才老爷的风采。也没带什么东西,我们也没什么能力送礼呐,不过是一点小小的心意,吴嫂子可千万要笑纳。”
吴嫂子平生最得意的就是有个秀才公的儿子,闻言脸上笑开了花,怜爱的看着唐婉秋身后的刘明,拉过他的手说道:“是呢,孩子可怜的,这么小就没了父母,幸好这是你过来了,不然好好的孩子都不知道怎么活了。看这眉清目秀的,定是个读书种子,婉秋啊,你可得好好照顾着,说不定啊也能给你考个秀才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