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第五章
李雁回道:「我不是怕!我是嫌弃!嫌弃!你懂不?!」
都是糟粕!
「那您还学得那么认真?!」,青珠眨巴着眼睛好奇的问。
「嫌弃是一回事儿……认真学又是一回事啊……我认真学它,是为了让它保护自己的……」,李雁回道。
在这个世道,没有办法,只能按照人家定下的规则来玩。
既然是玩,那自然是要把规则吃透了,才会保护好自己的不受伤害。
青珠两眼都转成蚊香圈了。
小小姐说的话总是怪怪的,她听不懂……
不过,青珠跟李雁回时间长了,也学会了一个优点,就是不钻牛角尖。
不懂就放下……
小小姐说日后她自然会懂的。
吃过饭,李、郑两家的下人出去采买补充了一下水和食物用品后,休息了一天,就又再度起程离开了。
这一天,李雁回都规规矩矩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离开了客栈后,她便真正的安心了。
郑大家上车后给了李雁回一件东西——一条白色的面纱。
面纱是上好的月华纱所制,半透明,蒙在脸上遮住口鼻,只露出一双眼睛……
郑大家让李雁回只要下了车,在外面就要戴上,并意味深长的说:「马上就要到京城了……」
而京城什么最多?!
当然是权贵最多!
李雁回花容月貌,这样的容貌露在外面是要惹祸的,还是遮掩一二比较好。
李雁回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望着郑大家眼波闪了闪,就乖乖的接了过来。
剩下的路程中,郑大家严禁她们再掀开车帘向外看,下车和投宿时必须要戴上面纱,更别提让她们出去逛街了。
原本青珠还担心小小姐会受不了,可是,李雁回自从离开临漳城后,就又变成了那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文静贤淑,没有一丝焦燥不安,就像在临漳城那个灵动活泼的小小姐是另一个人一般。
不知为什么,青珠突然就是一阵心疼。
就这样走走停停,终于在十月底,李、郑两家的人遥遥的看见了京城的大门。
天快擦黑的时候,他们终天到了所租的大宅子门口。
这是一个很大的院落。
据说曾是前朝某个三品要员的府邸,现在归了一个皮货商人,正在出租。刚好郑、李两家人打算进京,郑大家就给友人写信要租个大些的宅子,友人就为他们租了下来。
这租金可是不便宜,一年租金就要纹银百两。
李雁回刚知道时,咂舌不已。
她当初的那一套四君子的小屏风,也只卖了一百两而已。
这个租金就要一百两,简直是抢钱啊!
再添上几百两,都能在京城买上一间小房子了。
可是,当李雁回住下了,才知道这房子这租金简直太值了!
这里不但离举行会试的明时坊贡院非常的近,而且,这个院落很大占地近百坪。前后左右被划分出四个院落,每个院落都有近几十间房子,雕梁画栋,阁楼精美,楼内的家具器物也是雅致大方,透着一股清华富贵气象。院子里还有一个大花园……里面的奇花异草打理得相当的好,可见主人是个细心爱护房子的人……
李雁回想说的是不愧是前朝三品官员的府邸,这一百两花得太值了!
郑大家住东淳院、李家人住西云院、宋松安和小姑住观风院、谢越彦住听雨院。
李雁回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带着青珠在院子里四处「探险」,不过,这房子虽好,可是住进去后,毛病也很快的就暴漏出来了——他们带来的下人太少,屋子太大,人力严重不足。
因为是出租房子,原房子的主人就将下人全部带走了,现在,要打理这么大的房子,他们带的那些下人就不够用了。
每家每户都需要添加新的下人。
最可怜的就是谢越彦了。
挑选下人这种事情都是各家主母在做。
郑大家自然是郑大家亲自挑、宋松安也有小姑可以出马摆平,李爹自然就是李雁回来挑,可谢越彦此次就带了个小海,身边再无旁人,总不好他堂堂一个举人亲自下场去挑选下吧?!
小海又哪里做得了这种事情?!
最后,谢越彦就求到了李雁回的身上。
「雁回妹妹,还要请你多帮帮忙……」
谢越彦在花园里‘偶遇’寻宝的李雁回,立刻弯腰行了大礼,将这件事情拜托给了李雁回。
白绣球、白雪塔、白燕漫风这三盆菊花这是李雁回刚寻到的宝贝,站在这三盆宝贝菊花前的李雁回现在是一脸懵,可谢越彦言词如此恳切,她只能稀里糊涂的点头答应了下来。
「多谢雁回妹妹!」
谢越彦一脸的如释重负。
看到谢越彦这样客气,李雁回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一个劲儿的摆手,直道不必如此。
看着局促不安的李雁回,谢越彦唇角微不可察地勾起一抹清浅的笑,眼中有朦胧的涟漪散开。
「我还要去拜会赵逢青大人,就先走了……」
谢越彦拱手一礼。
「谢大哥自去就是!」
李雁回急忙微微屈膝回了一礼。
谢越彦抬脚离开了花园,身姿英挺,仿若修竹,背影翩然。
这段时间不只谢越彦忙、李爹和宋松安也同样忙。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京来参加会试的学子越来越多。这些学子有些门路的就像郑、李两家这样直接租房子住,若是没有门路囊中羞涩的,就会住到各乡的会馆中。
毕竟这个时代又没有官舍、客栈又贵,会馆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会馆是一批先期到京做官的或是商贾们集资购置的房产,方便同乡的举子前来投宿居停聚会之地。这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既解决了家境一般穷乡僻野考上来的学子的住宿吃饭问题,还为上位者积累了声望。
而衣食住行都解决了,举子们便可以安心温习功课了。
偶尔他们也会走亲访友、或是递拜贴结交名士,请其点评自己的文章,闯出名头、或是开个文会交流心得,在举子间博得好名声……
这个时候是京城最热闹的时候。
这些人汲汲营营,也无乎是图个功名。
还有一些人自知学识不够,中举无望,就纯粹是抱着结识各地名流的念头而来的。
这些人多是家中富足之人。
他们的心思很简单。
京城权贵多如狗……
若是,他们有幸结交到一两个朝中权贵或是名门望族的子弟,朝中有人好做官,放个实缺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别忘了,他们现在身上可是有举人功名的,是可以候补放缺的。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