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拜见夫子

第四章拜见夫子

半个月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周洋上学堂的日子。

在这期间,赵氏将那块肉分成好几顿吃完,周洋虽然没吃到尽兴,但也不像以前那样馋肉了。

天刚蒙蒙亮,周洋就被阿爹叫醒,说是要提前去学堂,给夫子留下一个好印象。

周洋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了个长长的哈欠,还是有点困。昨晚一想到自己即将开始这个时代的第一堂课,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好不容易感觉自己睡意朦胧,就听到阿爹的喊声。

周洋麻利跳下炕,用冷水拍了拍脸,冻得他浑身打了一个激灵,脑袋变得清醒了很多。正想整整衣服出门,突然听到院中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他快速打开房门,刚好看到阿爹将院门打开,一个人影猛窜进来,并朝着自己扑来。周洋揉了揉眼,定睛一看,呃,是大伯家的幺子周立。

周立是大伯周大壮家的老来子,大伯与另外两个儿子早分家,现在家里就剩下周立这根独苗,大伯除了家里几亩地外,木匠活做的不错。村里大部分木匠活都来找他,所以周大伯还是攒了不少积蓄。看着自家孩子调皮捣蛋,到处闯祸,而自己越来越老,担心等自己归天后,周立养活不了自己。于是等到周立过完6岁生日,周大伯就把他送到了王秀才的学堂。据说周立还上演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最终也没改变周大伯的决心。

周立比周洋大两个月,虽然两个人的性格截然相反,但小时候他们两个经常腻在一起。

周立好动,经常带着村里的一群孩子爬树,下水,摸鱼,斗蛐蛐,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周洋喜静,虽然常常被周立拉着出去,但也经常一个人玩,周立以哥哥的名义罩着周洋,其他孩子也不敢欺负他。

自从两年前周立上了学堂,他两见面的时间就少了很多。周立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呆在学堂,听说王秀才每月考校学生的功课,通不过考核的,不仅要打手掌,还要罚抄。周立本来就不喜欢读书,功课差,所以经常被王秀才罚抄,这样本来休息的时间也都被挤占了。这次听到自己阿爹说周洋也要去学堂,周立一下就坐不住了。如果不是周大伯说周洋要养病,担心自己来了影响到周洋,周立早就跑过来找周洋玩了。

今天是周洋去学堂的日子,周立早早拉着他老爹在门口等周洋,左看右看周洋还不出来,以为他睡过了头或忘记了时辰,于是在院门口大声喊周洋。

一行四人快步走在大路上。此刻天边泛起鱼肚白,偶尔晕染出太阳即将升起而散发出的红色朝霞。不远处传来几声鸡鸣声,在此刻的静谧的早晨显得尤为清脆。

王秀才家在村的东方,而周洋他们家在村的西方,四人走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周洋看到一座占地很大,周围用土墙高高堆砌的院落,栅栏做的大门已经敞开。踏入院门,正对面的是左右两边各一间平房,中间用木板隔开,形成过道,直通后院。前院载着槐树,枣树,周大海带周洋去拜访夫子,而周立被周大伯拉着直接去了后院的学堂。

这是周洋第二次见到王秀才,和上次的穿着无甚两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头上带了一顶文生巾,看起来多了几分儒雅的味道。

周大海将手中的银钱放到桌上,朝着王秀才拱了拱手,道“夫子,这就是我家儿子周洋”。说罢,朝着周洋的方向又道“周洋,还不快过来见过夫子?”

周洋还在神游,此刻听到父亲的话,连忙走过去,朝着王秀才朗声道“学生周洋,见多夫子。”说完,朝着便要朝王秀鞠90度的躬。

王秀才轻抚了一下胡子说道“无须多礼,这孩子,我挺喜欢,是个好孩子,跟我走吧。”夫子站起身朝屋外走去,周洋转身看向阿爹,见阿爹点头后转身跟上。

王秀才带着他直接穿过过道来到后院的房屋,推开门,周洋发现屋内有三张书桌,桌上摆放着纸墨笔砚,旁边靠墙的地方立着书架,架上摆放着两层的书,周洋粗略的看了一下,大概有三十多本的样子。周立坐在其中一张桌子上。夫子径直走向放在首位的那张书桌,朝着周洋道“另一张桌子是你的。”

周洋坐定,王秀才直接开口问道“周洋,可认得字?”

“未曾,”周洋不假思索的回道。自己确实不会这个时代的字,哎,自己竟然是个文盲,周洋心里叹息到。

王秀才心里是些疑虑的,毕竟上次周洋跟他说的话,可不像一个不识字的孩子说的。但周大海也没上过学,怪哉。怪哉。王秀才又觉得自己想多了,毕竟只是个8岁的孩子,可能是他从哪里不小心听到的。

随即王秀才抛开了这种疑虑,开始对两人讲到“你二人既已入学,便要好生学习,立志考中,不负父恩,师恩。今天,我先给你们讲讲我朝的科考。我朝自开国以来,第一任帝王为了改变士族子弟垄断朝堂,让寒门子弟有入朝的机会,设立科举和武举考试。”停顿了一会儿,似乎在感慨着什么,继续道“武举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负重摔跤等等,具体我也不太清楚。或许你们以后有机会接触到。现在我们来讲科举。我朝的科举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县试在县城考试,由当地县官主持,通过县试的考生获得参加府试的机会。府试在府城举行,由府州官举行,但平冈州的府试也是在双林县举行,所以你们很幸运,不必跑那么远。通过县试和府试就能够参加院试,院试和乡试在郡城,分别由省学政和朝廷派员主持,通过院试就成了秀才,至于殿试嘛,需要到京城去考。”王秀才捋了捋胡须,话语中带着满满自豪感.

“那需要学习什么呢?”周洋问道。在前世学习历史课的时候听老师讲过,对科考流程也有大概了解,但科考需要学习的东西就不得而知了,没想到天耀王朝虽然在历史上不曾出现,但科考过程基本一致,可能这又是成天耀的杰作。

“前三场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背诵能力,比如院试,分为墨义、贴经、算学。乡试增加诗赋,会试增加策问。前三场需要对四书五经,算学精通,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算学要学习《九章》和《周髀》,至于后面的考试内容,我却是不知。”王秀才道。

周立越听,眼睛瞪的越大,听到最后,一拍脑门,“哎,考秀才就要背诵这么多书啊,我现在才读到第二本《礼记》,那我何时才能考中啊?”。说完还自顾自摇了摇头。

周洋听到这里,也不由感叹,古代的秀才真不容易。幸好自己有了变态记忆这个作弊器。背诵对他来说,还真不是问题,不过要理解透彻,可能还需费一番功夫。至于诗赋和策问,而王秀才也不太了解,这些只能等到之后再了解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古代奋斗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古代奋斗记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拜见夫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