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外公的故事(六)

第六十三章 外公的故事(六)

外公七岁读书的学校,只有一间教室,设备非常简陋,砖头砌成的两个柱,放一块大约七厘米厚、三十厘米宽、两米多长的松木板,构成一张书桌,供四五个学生用。

文具也很简单,语文,算术两本书,大字簿,算术簿,一个墨盒一枝笔,外公两手拿着就去上学。

全校一个班,三十几个人,年龄大小不一,就属外公最小。

那时的语文非常简单,第一课“看看,看新书,新书真好看”。

是的,第一课,只有这三句话。

外公上课很认真,只要是老师讲过的,外公就反复背诵和默写,一心想出好成绩。

外公守纪律,不搞小动作专心听讲,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学习成绩好,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慢慢地,外公在班上有了一点名气,开始有同学主动接近他,课前课后拉着他的手一起玩。

那时,没有音乐老师,听不到歌声;没有体育课,没有稍宽点的地方活动,相互接触的时间非常少。

那时的外公,其实还远远没有融入集体,他仍是一个很内向害羞的人。

第二年,外公的学校跟另一所学校合并了,新学校教室明亮宽大,两人共一张桌。

去新学校的第一天,外公穿着妈妈准备的一件好衣服,那件衣服之所以称“好”,是因为只有袖口打了个包边补丁,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很像新的,外公高兴极了。

他早早地就奔到学校,等着新同学的到来。

但新同学来了之后外公就后悔了,因为他发现新同学大多都穿得比外公好,同学们身上的新衣服很漂亮,让外公感觉自己低人一等。

可能也是从那时起,外公暗自下了决心,要努力学习,用成绩超过他们。

这所学校初小有三个班,高小有六个班,都是来子周围十多个村的所有孩子。

功课很简单,也是只有语文和数学。

作业也很简单,每天写三十二个大字,抄写和背诵当天的课文,对于外公来说,上自修课就完成了,没有家庭作业。

但外公回家后还自行反复背诵,背得滚瓜烂熟,深怕抽查背不出丢丑。

毛笔写的大字、小字,老师全部审阅。

大字写得好的,画一个红圈。

一页纸写八个字分成两行,一行四个字都画上圈就成一条龙。

大家都认真写,比比看谁的龙最多。

外公经常很开心的拿自己得到的龙给爸爸看,只不过他总是比不上同桌同学的龙多。

外公很郁闷,明明自己的字笔画也很正,为什么龙就比别人少,一看才知道人家用的是新毛笔,而自己用的毛笔硬得可以当刷子……

外公后来没有让爸爸花钱买新毛笔,只是默默对自己说,就是我写得不好,不是因为笔不好。

那时候,天气暖和,无论天晴下雨,外公都是光着脚上学,他觉得那样非常轻松。

如果是下大雨,外公就脱掉衣服,卷起裤脚,戴个竹编帽,快步走到学校再把衣服穿上。

若是碰到下雪路滑,外公就穿一双草鞋,编织草鞋很简单,外公在上学之前就懂得编织草鞋了。

如果天实在太冷,外公会找一个裂了底的丢弃瓦罐,用铁丝做个提手,当作烘手火炉,。

当然,那个时光里,外公记忆最深的,还是他考了全乡状元的那一次。

那次初小升高小全乡进行统考,一些外乡学生也来参加。

统考那天天空晴朗,蓝天白云,羊肠小道绿树陪伴。

外公那天非常开心,因为他有了一支新毛笔。

他将用这支笔参加上百人的统一考试。

考试科目还是一样的语文和数学,没有什么难题。

第三天公布取录名单,没有想到外公竟然考得第一名。

那时外公所在的村里人穷,没有几个读完小学,更没有出现过考了全乡第一名的,如今破天荒地出了一个,村民们非常激动,个个称赞外公是小状元。

外公至今还记得那些简单的考题。

考语文只有三道题:一、改错;二、造词;三、作文。

作文的题目叫《上学》。

我在想这个题目确实很简单,如果把题目出成我的笔名《上雪》,或者我笔名的全名《离月上雪》,估计那些村里的孩子当时看到会直接傻了。

总而言之,在那之后,外公便开始自信起来,他开始相信只要刻苦学习,一定有出息有前途。

高小学习的功课比初小多了历史、地理、自然和公民,但仍然没有音乐、图画和体育。

外公发现自己的作文是软肋,就想着赶过人家。

但是怎么赶呢?

外公想,那些同学一定看过很多书,我要赶上他们,就要多看书多背书。

可那时没有如今这么多课外书,即使有也没有钱买,只有背课本,或者背爸爸的手抄本。

而且外公发现自己背书的时间并不宽裕,因为星期天要放牛。

于是后来,外公就牵着牛,捧本书,走在牛前面边走边看书。

有时候外公看得入迷了忘了往前走,牛嘴就碰到了他的脚,催外公快走。

走在田垠上青草绿油油,老牛吃得欢,外公干脆把牛绳缠绕在牛角上,任它自由走,他跟在牛背后好看书,外公感觉这样放牛很舒服。

如果放牛碰到了下雨天,外公也不让头脑闲着,他就默背课文,诗歌,或者想想算术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每天外公下午放学回家,都必须要扯一篮猪菜,这是他的任务。

于是他路上快步走,见到猪菜就赶紧扯,总想快点扯满一篮早回家,挤出时间好看书。

就连烧火煮饭的时间,外公都一边烧火一边利用炉火照明,低着头看书,好几次外公的头发都被火烧烫!

外公这样的读书太多,坚持了很多年,于是他每次考试,科科都是高分。

一九四九年,外公高小毕业了,成绩也不错,考上初中肯定没有问题。

那天他告诉爸爸要去报考初中,爸爸只是摇摇头,沉默了好久才不情愿地说:“没有钱,考了有什么用!”

外公一听伤心极了,但他忍着没哭,他知道家里确实没有钱,一年到头一日三餐都吃个饱,那有多余的钱供他读书。

外公当时得了肠胃病,每加一次菜吃一点肥猪肉,就会肚痛肚泻。

现在忧虑不能读书的事情,吃饭无味,更伤肠胃。

有时他不想吃饭,妈妈心疼他,就端一碗饭来哄他吃。

看到外公整天愁眉苦脸闷闷不乐,我的曾祖母也很担心,她知道外公很喜欢表哥,于是就让他去表哥家玩。

他表哥家比外公自己家稍为富裕一点,但送他表哥读到高中一年级,也就没钱再送了。

那时县城只有初中,读初中花费不多,上高中就要到省首府去,花费就多得受不了,于是外公的表哥只能辍学在家。

外公很高兴到了表哥家,但见到表哥便我一阵忧伤,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眼泪竟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表哥其实懂外公伤心的原因,于是和姑爷姑妈商议拿出一点钱供外公读书。

姑爷姑妈平时都特别夸奖外公,夸他读书勤奋有出息、大有前途,所以他们满口答应。

外公说:“爸爸听了表哥的话,思索了很久,他似乎在想,这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亲情好意,有来有往,总得要还呀!他再看看我,一副可怜的样子,才勉强答应说,去考吧。”

外公听后心里笑了,但曾祖父接着说:“你是个叫化子样,那进得县城啊!”

表哥说:“小舅,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衣服我给他准备好了!”

说真的,表哥想的很是周到,给了自己的衣服给外公,那衣服长得掉到外公得膝盖下方,那不是衣服,是长袍。

外公也不在乎,直接将长长的袖子卷了起来便去考试了,能去考试,谁还在乎衣服呢?

考试要去县城,当时去县城没有如今的公路,那是一条山路小道。

太阳快下山时,外公最后渡过两道河到达县城,住进一间非常简陋的旅社。

第二天,他换上表哥的衣服进了考场。

两个考场,人数不多百把个人,考后第三天放榜,外公很快在二十多名之后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开学的那天,外公发现即便有姑妈他们帮出学费,但是自己还是没有钱买文具和书。

外公说:”没钱买书我去借,表哥的书有的也是借的,据说也过时了,祖母的娘家有一个远房亲戚,他的小孩读过初中,我打破害羞的旧习硬着头皮去,一问说是别人早借出了,于是我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回来。”

外公还听说,学数学要有两脚规和三角板。

表哥的两脚规还能用,三角板塑料的已经脆裂破了不能用。

我听同学讲过三角板的模样和用途。

曾祖父听了外公的描述,认为那三角板不就是一块板吧!

不知道他从那个破旧木箱拆下一块樟木板,就这么刨呀!刨呀!刨到他无法再刨的时候,锯下一块三十厘米平方、六七毫米厚的正方形木板,再按对角线锯成两半,稍加修饰就成一块三角板了。

那天去县城报名,外公带上了三角形樟木板和一块银元。

这一块银元,还是我曾祖母的压箱嫁妆,仅有的一块的传家宝。

外公半路上遇到了几个同学,他们注意到了外公的三角板,就问:“这是什么东西?”

外公回答说:“这是数学课要用的三角板。”于是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一个同学拿出他的三角板,外公一见心就凉了!

原来学数学需要的是一块不到巴掌大的文具,而外公却扛来一块大木板,那木板大到往课桌上一放,就无法放书本和其它文具了!

同学们说,你买这么一件小文具的钱都没有,还有什么资格去读书?

他们还告诉外公,读书一个学期至少需要五块银元。

外公听了沉默不语,低头呆坐。

有些同学看透了外公的心事,但年纪小也不知道如何继续交谈,就在一旁自言自语道:“离开学还早得很呢,慢慢准备吧!”

回去的路上,同学们在前面有说有笑,交谈着如何准备上学,商量着什么时候集中去报名注册。

外公走在后面,愁眉苦脸心情沉痛。

他真没有想过,读书需要这么多的钱。

一年十块银元,三年初中,就是三十块银元。

这么多的钱,就是姑妈家也拿不出来,就算拿得出,那以后怎么还呢?

面临如此残酷无情的现实,外公觉得他这一辈子都无法继续读书了。

那天,他双脚软绵绵地跟在那些同学后面,不知怎样走回的家,外公只记得同学们的背影离他越来越远。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今如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今如许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外公的故事(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