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扬威

第十六章 扬威

虽然暗地里许多人隐隐知道李隆基的返京并没有那么简单,可在明面上,却都似乎是深信了李隆基此次返京乃是为着参加来春的春祭大典。

立春日的春祭,乃是为着帝国一年的风调雨顺,而向上苍祷告祈福。在四季祭典中是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尤其是这一年,现在正紧张筹备的春祭大典将格外的隆重。

只因这次的春祭,将由韦氏充当亚献,在皇帝之后向上苍敬献祭品。在这之前,唯有武则天曾在祭典上充当过亚献。所以,对于韦后一党,来春的祭典最为重要。此时此刻,也就没有多少精力关注返京的李隆基了。

“三郎哥哥今**何为?”李持盈暗里也曾笑问,很想知道自己这位哥哥是要如何配合姑母对付韦氏的。可李隆基却只是笑着拍拍她的头,转过身去又与众姬欢笑嘻闹。

自潞州返回长安之后,三郎哥哥似乎又回复了从前在长安的生活,日日欢宴,天天畅饮,与京中子弟作乐无度,甚至更甚之前。

李持盈曾笑问过邹家十郎到底拿了多少银钱,才让三郎哥哥如此出手大方,豪爽无比。李隆基却只淡笑不语,不单只是自己日日宴请,更使了大笔钱与王毛仲,日日拉着那些武人饮酒作乐,跑马斗鸡,赌钱为戏。上万钱输出去面不改色,就是有时赢了钱也是转眼间又挥霍出去。

朝光看不过眼,暗里同李持盈骂王毛仲胡乱糟蹋郡王的钱。可李持盈却只象根本没有听到一样,从不为这些事去问李隆基。

虽然李隆基没有说过,可她自己瞧着,也有些明白了三郎哥哥的用心。王毛仲虽然很是挥霍,可所结交的人却都是些万骑军中的中、低级将士。虽然王毛仲基本不结交上级将军,可单只是这些底层将士,就已经是一股不容小看的中坚力量。

而最妙的事,做这事的人不是李隆基本人。就算是有人察觉,也可以推说是府中侍从喜欢交朋结友,并不干临淄郡王的事儿……

立春日的春祭隆重至极,甚至有传这次春祭的规模更胜当年武皇所参加过的。这一刻,大概是韦后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了。甚至远甚于她成为皇后的那一刻。可就是这样的荣耀,让韦氏有些冲晕了头脑,直至于在这之后竟犯了个不大不小的错误。

那是安乐在金城坊的新宅落成大宴宾客之日。帝后相揩而至,饮酒欢宴。也是韦氏吃多了两杯,便抱着安乐的长子笑言要封这才八岁的娃娃作国公。李显不悦,只说回宫后再作计较。韦氏立刻不满,竟当着众人面冷言道:“有什么计较不计较的?大家不是连个国公都不舍得封赏孙儿吧?何况大家从前是怎么说的?怎么今日我才说一句,大家就来驳我?”

李显素来听任韦氏之言,可是当时众亲皆聚,被韦氏这样一驳,却有些下不了台,气得狠了,便拂袖而去。韦氏也不当作一回事,照旧与安乐等人说笑。这事过后,却也是不了了之,安乐之子照旧封了国公,皇帝也不曾因此而责备韦后。

可这看似过去的小插曲落在有心人眼里,却是成了一个隐约的暗号。

“不知这世上是不是还有似定州郎岌般硬颈之人?”太平低语,看似说笑,可眼中却颇有深义。

“这世上,忠臣义士总还是有的……”虽然太平没有明说,可作为坚定盟友的上官婉儿却已经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虽然两人并未再多作交流,可暗里却都各自为之后的发难做着准备。

春祭过后,李隆基仍是一直留在长安做他的逍遥郡王。而有意无意中,正春风得意的韦氏一党也忽略了这个整日里饮酒作乐的郡王。

一月末,吐蕃遣使来见。李持盈收到了金城的礼物,那是一整箱的各式毛皮。内中一条红色的狐皮,据那使臣说还是金城亲手射杀的。金城射杀狐狸,这在之前是李持盈根本想不到的事。想象着金城骑着健马在草原上策马飞驰的情形,李持盈倒少了几分担忧。不管从前的金城是怎样的娇娇女,现在的金城已经是那片土地上的女主人。

二月时,天正好。吐蕃来使相求,**与大唐壮士打一场马球赛。说是友谊赛,可谁都知道这分明就是挑衅。就在长安城中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着将要举行的马球赛时,安乐却广发贴子,言说也要来一场球赛,叫吐蕃人也知道大唐女子的厉害。

她闹得甚欢,可吐蕃使团中却根本没有带那么多妇人。到最后,这场抢在吐蕃与大唐球赛前举行的球赛,参加的也只有大唐的贵女们。

虽然一场要扬国威的女子球赛到最后只落得了个表扬赛,可安乐却仍是兴致十足,甚至特意为了这场球赛压了重注。

自太宗皇帝以马球养兵后,大唐打马球之风甚盛。朝野上下,不仅是男人喜欢打马球,就是女子也颇通球技,安乐更是个中能手。此次压了重注,自然是觉得胜券在握的。

虽然也接到了贴子,可李持盈根本就没有上场的打算。现在韦氏权炽,她退避尚且不及,怎肯轻易招惹安乐。可偏偏李隆基却是揽着她劝道:“我家元元一身好骑术,若不于众人之前露上一手,岂不可惜了三郎哥哥可是等着看元元扬威球场,大败安乐呢”

“何只是大败,我还想看着安乐被你气到吐血呢”薛崇简大笑,一副“我是你的大靠山”的模样,“好元元,原本咱们哥俩儿还不想去看宫廷球队如何打吐蕃队呢既然你也要上场,那咱们倒不妨赏他们这个面子也去看看……”

知道薛崇简不过是在说笑,其实一早就摩拳擦掌等着那一天去看热闹了。可被两人这样一劝,李持盈也就动了心。那一日,果真上场与安乐对敌。

春风乍暖还寒,含元殿前的马球场上红旗飘飘。无数王孙贵戚齐聚殿前,就是那些近不得前的宫人内侍,也远远地张望着殿前风光。

含元殿前的石基上,立了幔帐。皇帝、皇后又并上官婉儿与太平,陪着那满脸络腮胡的吐蕃使者说说笑笑,看着场中健马飞驶,不时伸指笑点。

比起男子打马球的英姿伟岸,场中的女骑士们衣袂飘飞,行动间*光频泄,更有一番别样风情。

纵马飞驶在平坦的球场之上,李持盈持着月牙状的球仗,目光一直追逐着前方涂着朱漆的彩球。一改之前的小心翼翼,显得神采飞扬。

远远地望着场中,太平忍不住回眸浅笑:“这样才对,不象之前总有老气横秋之态……”

上官婉儿掩嘴偷笑,看看身旁也正紧张地望着场中情形的韦氏,不好跟着太平一起夸李持盈。便只笑道:“咱们大唐的女人,打起马球来却是不输给那些男子……”

这样的话,不论是韦氏还是太平却都是爱听。因为有着上官婉儿这一句话,两人反倒对场中安乐与李持盈之争不再那么在意。左右不过是一场表演性质的球赛,哪怕是安乐压了重注也到底还只是自己人的事。可接下来的球赛就不同了。

吐蕃的球队,甫一登场,就让几个女人皱起眉头。只因这些吐蕃球手,不论是从体型还是从相貌上看,都比宫廷球队的球手粗壮许多。这场球还没开始打,大唐的球队已先明显落了下着。

“殿下,您看这场球……”太平沉吟片刻,转目看着正击掌叫好的那吐蕃使者,也顾不得与韦氏勾心斗角,直接就道:“这场球若是让吐蕃人胜了,只怕日后这些蛮子更不把咱们放在眼里。我看,还是命人叫了三郎和我家二郎过来上场罢了”

此刻,场中吐蕃球手儿恶狼一般左突右奔,根本就不讲究什么技巧,甚至有几次都直接狠狠用球杖击中大唐球手身上。不过片刻功夫,就已连得三筹。

看此情形,韦氏也知战果怕是不妙。虽然知道太平所说甚是,却忍不住说道:“延秀的马球也打得不错,我看不如唤他上场的好。”

太平挑眉,一声冷笑:“是吗?不知殿下身边还有哪个是马球高手,不如一起上场吧”

知道太平也几分怒意,上官婉儿忙笑着居中调节,直说了半天,才终于把上场的选手名单订了下来。却是李隆基、薛崇简、武延秀连同另一个驸马杨慎交四人。这名单才定下来,场中球赛却已近了尾声。正如几人所料,宫廷球队惨败。

看着那吐蕃使者摸着胡子得意大笑,韦后抿起唇,俯近身在李显耳边低语数句。李显不禁大喜:“贵使可敢再战?”见那使者转目看来,他笑问:“我方这次只以四人出战,贵使可敢令你那十骑应战?”

被李显略带轻蔑的语气刺激到,那吐蕃使者也不细想,直接就应诺出战。只是才应下,看着李显与对面那几位大唐贵妇的笑容,他突然觉得有那么几分不妥。

虽然觉得其中可能有诈,可是细想又想不出到底是哪里有什么不对。待看到大唐新的球手上场,球场两旁观看的男男女女纷纷呐喊叫好时,他还回过头愤愤地吩咐手下:“给大唐这些皇亲贵戚些苦头尝尝,总要叫他们知道我吐蕃之威。”

他想得是好,可一开场形势就开始不妙。原本还占尽优势的吐蕃十骑,竟从一开场就被这四个明显是大唐贵族的年青男子压抑住了。明明这四人的体型比起己方球手尚嫌瘦削,可身手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远远的,只见得那四个骑着健马的年青男子策马如飞,手中球杖飞如闪电流星,竟象是根本就把那只彩球一直控制在手中一般。尤其是当先的那名男子,一身紧袖束腰襕衫,杖飞如水,竟是连缰绳都不去握,稳稳坐在那匹赤红大马上,只靠着脚尖控制马匹。不论是球技还是马术都让人叹为观止。

心中惊愕,他忍不住回头打听:“敢问陛下,那当先之人是哪家郎君,竟有如此身手?”

李显抬头望去,脸上笑容更甚:“此乃我大唐李家后生,好叫贵使知道,那是我的侄儿,大唐临淄郡王李隆基”

“李隆基?”摸着胡子,小心掩起心中突起的警惕之心。吐蕃使者微笑着转过头去,望着场中飞驶而过,呼喝着举起球杖发出胜利的欢呼的青年,禁不住赞道:“果然不愧是大唐李家的子孙……”

李显闻言,也是大乐,也不理身后韦氏的脸色,直接大声赞道:“隆基确是我李家的千里驹”更是直接赏赐了五百匹绸缎与李隆基一人。虽然在韦氏的提醒下,又赏了武延秀等人,可到底还是落在李隆基之后了。

虽然薛崇简不在意,可武延秀却难免有些不舒服。再加上安乐之前与李持盈那一战算是打了个和,安乐心中更觉不快。竟是连接下来的庆功宴都未参加,直接就回了公主府。

这一场马球过后,李隆基的声名大胜之前。原本在长安众人眼中只会跑马斗鸡的临淄王,一举成了李氏宗室中未来的栋梁之才。就连圣人都说了“临淄王是千里驹”呢日后临淄王的前程可想而知。

五王宅里,笙歌欢宴更胜从前,许多并不与李隆基交好的人也纷纷主动登门。原本门可罗雀的五王宅如今车马不绝,俨然可与几外公主府相比。

而就在李隆基日盛的声威中,在长安城中,却悄然流传出一些不知是从什么地方传出的小道消息:

“你有没有听说过啊,临淄王在潞州时,曾经有一条黄龙栖于他的住所,盘桓许久方才散去……”

“这算什么,我还听说曾有仙僧去给郡王算过命,说郡王那是九王至尊之相呢”

“你们这都算是哪年哪月的事了?就没听说五王宅那兴隆池中是有龙气的事吗?”

类似的小道消息,在几天之内就在长安城中传播开来。李持盈初次听到时,不禁骇得失措。正与李隆基相商该如何办才好时,却又突从宫中传来消息:皇帝将临幸五王宅作客……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唐女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大唐女冠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六章 扬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