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咱们内部出现了叛徒
张太后自问有身为天下至尊的丈夫和儿子在,不说让两个弟弟权倾天下,至少保着一辈子衣食无忧是没问题的,所以她平时也懒得去管张鹤龄、张延龄。
虽然张氏对两兄弟在宫外为非作歹有所耳闻,但一直觉得这只是小问题。
毕竟张氏入宫之时才十来岁,那个时候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都还只是豆丁大的小孩,在皇宫中生活不知年月,以至于过去十多年了,张氏依然把两个弟弟当小孩子看待。
张氏做梦都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儿子会下令杀自己的两位舅舅。
张太后不认为朱厚照会这么的残忍,所以她当即就认为这是内阁六部的大臣搞的鬼,当年李梦阳就曾经弹劾过张氏兄弟,那一次是弘治皇帝顶住了压力,没有让内阁得逞。
而朱厚照刚刚登基,权力不稳,所以不敢对抗内阁,以至于在逼迫之下不得不下令处斩自己的舅舅!
这话如果让谢迁听到了一定大呼冤枉,别看朱厚照这小子年纪轻轻的,但是施政手法却极具侵略性,暴露出了其强大的集权欲望,即便是内阁都招架不住。
说到底内阁六部还是承平太久了!
朱厚照的爷爷成化皇帝,因为父亲明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剌人掳走,叔叔景泰帝即位。当时成化皇帝年仅两岁,不仅失去了老爹这个大靠山同时还失去了太子之位。好在也因为年幼,再加上有奶奶孙太后罩着,景泰帝没对他下狠手,只是将其圈养在皇宫中。
一直到景泰八年,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再次登基为帝,十岁的成化皇帝也重获新生再次成为太子。
也正是因为这八年囚禁的生活,使得成化皇帝性情格外的温和,是个非常勤政爱民的皇帝,在他手下当差的大臣也过得非常舒坦。
成化皇帝在八年的囚徒生涯中,有一个叫万贞儿的十九岁宫女一直体贴的照顾着他,陪着他在圈禁的小小宫殿里度过了八年时光,填补了成化皇帝没有父母照料的缺憾。
可以说成化皇帝就是万贞儿一手带大的。
这个叫万贞儿的宫女,就是后世鼎鼎有名的万贵妃!
万贵妃比成化皇帝大十七岁之多,所以无法成为皇后,但是在成化帝在位二十多年时间里她始终都独占着皇帝,是实质上的后宫之主。
万贵妃的存在,就意味着朱厚照的老爹弘治皇帝的童年非常的悲惨!
弘治老爹是成化皇帝有一天看到一个貌美的宫女,便心生喜爱临幸了她,然后一炮中标,有了弘治皇帝!
但是在万贵妃统治的后宫,任何皇子的出生都会直接威胁到她的地位,所以弘治皇帝一出生,万贵妃就下令让太监张敏淹死他!
好在张敏深知皇帝得子不易,于是偷偷将弘治皇帝藏在冷宫,于是一群太监宫女冒着生命危险,一点点将弘治皇帝养大。
一直到弘治皇帝六岁,成化皇帝才得知自己有这么一个儿子,因为有很多的宫女太监作证,弘治皇帝的身份是没有疑问的。
第二天成化皇帝就昭告天下,急不可耐的将弘治皇帝册立为太子。
当时成化帝的母亲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害死弘治皇帝,就将小太子接到了寝宫亲自照看,吃喝都和周太后一样。
弘治皇帝特殊的童年经历,使得他性格也非常的仁慈宽厚,不滥杀不乱政,在位期间极为的勤政,日日上朝,从不懈怠。
成化和弘治这两位皇帝的人生轨迹非常的奇葩,都是幼年遭遇生死危机,又都得到了好人的庇佑才平安成人,这让善良的种子根植在了两人心中,即便是成为了皇帝也没有忘记。
这和历朝历代那些在皇权斗争以及尔虞我诈中长大的皇帝,在性格上有天壤之别。
皇帝性格善良,又勤政,使得政治非常的清明。在这样的朝廷里当官,对臣子来说是相当舒服的,只要不贪污腐化,基本不用担心厄运当头。
皇帝对文官们言听计从,很少和内阁正面对抗,四十一年来内阁六部的大佬们都习惯了这种和平的政治生活,对政治斗争缺乏积极性。
朱厚照其实也是由普通人带大的,在后世接受了最正统的国民教育,之后又在部队里接受了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教育,因此三观也非常正,性格中不乏善良的成分,他死也是因为见义勇为。
朱厚照作为一名接受过现代军队教育的退伍军人,是封建统治集团天生的敌人。
不推倒这些压迫在百姓身上的大山,仅仅是看着这些士族集团压榨老百姓,视老百姓为草民,朱厚照就浑身不舒坦!
所以在今天的早朝上,以谢迁、李东阳、刘健为首的内阁六部这些封建时代的大臣们,第一次见识到什么叫做真正的政治斗争!
往昔,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说来说去也只是争权夺利而已,无非就是执政权从左手挪到右手,和百姓们无丝毫关系。
而朱厚照的执政目标,却是从根源上把士绅集团的政权挖断,然后转移到更为人道的新的统治集团手中。
虽然朱厚照也不知道这个所谓的新的统治集团是个什么样子的,但只要不是士绅这些视人民为草芥的封建地主集团就好。
朱厚照发动的政治攻势是史无前例的,所以即便是谢迁、王阳明、刘健这些老政客,一时半会的也招架不住。
他们永远也猜不到,自己集团内部出现了一个叛徒!
关键,这个叛徒还是他们的首领。
今天在朝会上,皇帝的所作所为都很对,都是为民做主。但是朝臣们总是觉得哪里都不对,却又说不上来。
这是因为朱厚照的施政目标都是以大明百姓利益为先的。
而内阁六部的施政目标却是以士绅集团为先。
因为这些经过儒家熏陶长大的官僚,接受的也是为民做主的教育,儒学是非常先进的哲学,即便放在现代也如此。
只不过当儒学成为了统治阶层驾驭百姓的工具之后,它的性质就变了,这些接受儒学教育成长起来的官僚,不自觉的就会为自身所在的集团服务。
在为民做主的内核思想上,其实朱厚照和群臣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
朱厚照为民做主,符合儒家思想,只是不符合统治集团利益而已。
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把人命视作草芥,想杀就杀,无视刑法律令,朱厚照当然会毫不犹豫的下令要斩杀他们。
张太后见识有限,当然想不到这种层次的问题,她只认为皇帝要杀舅舅,就是内阁怂恿的,这个时候她必须站出来支持一下自己儿子,让他不要犯这种错误!
虽然皇帝在朝堂上按照大明律,要处死张鹤龄、张延龄兄弟。但只要张太后出面,即便是内阁也不得不退让,大明律是用来对付老百姓的法律,在皇家身上什么律令都是没有用的!
想到这里,张太后换上了雍容华贵的凤袍,然后乘坐着玉撵,朝着乾清宫出发,她要先说服自己儿子,然后再亲自去收拾内阁六部那帮家伙。
张太后必须要让朝廷知道,她和朱厚照孤儿寡母两个不是那么好欺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