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半岛事必
至于辽东半岛,正式改名辽东道,新设十郡,设辽东都督府在国内城,由任城王李道宗任都督坐镇,马周作为辽东都督府副都督,正式接管辽西四郡,辽东五郡政务。
到了倭岛道,李世民一行参观了矿山,以及几个人口集中的地区,看到正忙碌秋收的场景,非常满意,得知今年又是丰收,对长孙顺德大肆表扬了一番,随后就启程前往江南。
这也是李世民第一次巡视天下,而且没有通传地方,可以说是突击检查。
倭岛道的情景就让金胜曼等人大开眼界,没有想到比邻而居,就隔着一条海峡,大唐已经治理得如此繁荣,不说那巨大的矿山,就是丰收的粮食也不是两国能够相比的。
尤其是扶余漳,更是后怕不已,好在自己同意投降,要只带百济距离倭岛道可是最近的,以大唐那巨大的船只运送兵力,只需要半天,就能在百济各地登路。
“启禀圣上,前方就是泉州港口。”一名金吾卫拿着望远镜,走到正由房玄龄等人陪着钓鱼的李世民旁边汇报道。
“哦!”李世民把鱼竿递给近侍,起身拿过望远镜观看。
“港口处怎么也几艘大船?”李世民疑惑的问道。
“那是远征号!远航船队回来了。”李靖看了一下,高兴的说道。
“好!迅速前进,朕要好好问问。”李世民一听,也反应过来,兴奋的说道。
…………
“臣刘仁轨(李崇义)参见圣上!”两人一脸兴奋的对李世民行礼道。
“免礼吧,两位爱卿一路辛苦了。”李世民看着犹如昆仑奴一般黝黑的两人,温言说道,不用听也能感受到二人的辛苦。
“给朕说说,西方是个怎么样的情况。”李世民招呼二人坐下,又让房玄龄等人坐下旁听。
“启禀圣上,臣等从贞观七年四月二十五出发,历时一年又三个月,途径南洋诸岛,沿着天竺海岸线前行,途中遇到风暴,偏离航线,最后登陆一个叫做托勒密的小国,又前往东罗马拜会了东罗马帝国国王希拉克略,这次希拉克略国王派遣了王弟提奥多拉大公回访我们大唐,并希望圣上接待。”两人对视一眼,由口才不错的李崇义介绍道。
随后刘仁轨拿出地图,为几人详细的解说了行进路线,以及需要的时间。
“一年又三个月?也就是说两个多月前就回来了,怎么还在这里?”李世民不解的问道。
“回禀圣上,按照冯都督的命令,远洋船只回国,一定要隔离观察一个月,以防把疾病带回中原,臣等是第一次出海,就多等了一个月。”李崇义解释道。
“很好,卫国思虑长远,周详,日后必须严格遵守,不过你们航行数万里,历时一年又三月,实在不容易啊!”李世民用手在地图上比划一下说道。
“臣等惭愧,一年多时间才回来不说,也没有打探到多少东西,至于冯都督说的粮食也没有找到。”刘仁轨羞愧的低着头说道。
“无妨,正则不必自责,此行至少探明了一条道路,而且也了解到外面的世界,知道这世界还有对手,让朕不用担心孤单,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李世民感慨万分的说道。
至从西域诸国远遁,辽东三国被征服,李世民心中多少开始懈怠,这才有了巡视之举,一听原来还有把海洋当着内陆的大国,顿时精神百倍,感觉人生又有了目标。
“不错,世界越大,大家才不会心生满足,更不会懈怠,至少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外敌,才会一致对外。”房玄龄点点头跟着安慰他们道。
“臣等谨遵圣喻,待船只维修好之后,臣等请求再次出海。”刘仁轨两人躬身请令道。
“不急不急,你们好好休息,总结一下有何不足之处,下次需要什么,列出来,朕会让人给你们准备。”李世民含笑说道。
“多谢圣上,臣等遵旨!”
李世民让两人好好休息,放了他们一个长假,随后对房玄龄问道:“爱卿怎么看?”
“远洋还是要继续,只看这次带回的财物,就不虚此行,除开所有开支,剩下财物都能让船队在增加几艘了,如果船多了,相信还能带回更多财富。”房玄龄拿着手里的清单,肯定的说道。
“臣附议,不过臣建议召回卫国,他对于海外见解独道,想来会有更好安排。”李靖建议道!
“爱卿言之有理,朕让人做好准备,另外召集卫国回来,等巡视岭南回来,卫国也就差不多到长安了。”李世民点点头赞同道。
“臣建议带上提奥多拉,让他见识一下大唐的强大,日后就算合作,也是强大一方占据主动。”房玄龄建议道。
“臣以为东罗马必然是有强敌在侧,而且是处于下风,展示一下力量,更加具有好处,至于交易,就看一下他们有何需求,那怕是需要出兵,臣以为也可以出动炮兵,不过由我们自己指挥。”李靖从刘仁轨两人的话语中,敏锐的感觉到了不同寻常之处,对李世民劝解道。
“此事容后再议,明天开始,带着那个提奥多拉好好参观一下,朕也要好好看下,这天下打下来,朕还从未放松的游玩观赏。”李世民挥挥手说道。
“圣上为大唐付出太多心血,是该好好亲眼看一下,这总比奏折来得直观。”房玄龄含笑说道。
“太子处事还不错,朕也轻松不少,正当四处看下,从倭岛道离开后,朕才明白为何父皇喜欢到处游玩,原来天下还有如此多美景。”李世民放松一下,斜坐着高兴的说道。
“现在大唐近一点的不过就是吐蕃,调集大军去吐谷浑道训练,适应,等修养几年之后,反手灭掉就是,其他不过是一些小部落,圣上只需要安排小股士兵,就能征服。
所以圣上适当休息一下,也是无妨事的。”李靖笑着劝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