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场葬礼和一个朋友(4)
用罢早餐,高易没有再回亭子间去继续养伤,而是开始忙碌起来。
当前的第一要务自然是让老高易尽快安葬,房间里老躺着一具尸体总不是个事儿。
因此他首先要做的,是为老高易去申请一块免费墓地。他的全副身家已经连本带利都折在那六百大洋里了,如今穷光蛋一个,一家一当全算上也不一定能够凑出五块钱来,不用说买墓地了,接下来就连他自己的生活都很成问题。虽然觉得这样挺对不住老高易的,就连死后都无法给他一个稍好点的环境,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高易请伙计帮忙去马房叫了辆出租马车。出租马车租金每半天6角,虽然比黄包车贵了许多,但马车有避震、有弹簧沙发,坐起来比黄包车要舒服许多,以他如今这身子骨,舒适程度肯定是最需要优先考虑的一个因素。
工部局专门管理公墓的机构是卫生处下设立的公墓股,但高易并没有去卫生处,而是让马车转向了虹口方向。
在虹口港外虹桥以东的百老汇路上有一家圣安得鲁堂教堂,是高易今天首先要拜访的地方。
圣安得鲁堂教堂隶属于海员布道会。海员布道会是一个泛宗派、跨国别的传教组织,由各个国家、不同教派的传教士联合组成专门面向海员布道,它在浦东陆家嘴拥有一个大约30亩地的墓园主要用于埋葬亡故的海员。
老高易当然不是海员,但高易之所以将这个墓园列为首选,是因为老高易虽然没有做过海员,却恰好做过这个海员墓园的守墓人。
去年的5月1日,工部局董事会例会中,讨论了海员布道会的浦东公墓与它的隔壁邻居耶松船厂之间的矛盾问题,该矛盾是指耶松船厂擅自将木头越界放到公墓中,侵占墓园土地的行为。董事会认为应付此事的最好办法,是建一道廉价的墙,并雇一名看守人员来看管该产业。
老高易就是这名被雇佣来看管该产业的守墓人。
老高易是5月6号来到浦东公墓的,墓地里只有他一个人,但这并不是困扰他的主要因素,困扰他的是他发现周围竟然连个烟铺都找不到。等到5月14号库存消耗一空的时候,他不得不像条老狗一样,一路嗅着味道去寻找卖烟的地方。结果等他好不容易买到烟,又好不容易在一条小河的岸边发现一个空着的瓜棚可以让他好好躺在里面过一把瘾的时候,他突然看见河道上踏浪行来了一尊筋肉虬结、身躯伟岸、浑身散发着皎洁光辉的魔神——这具魔神就是高易,他当时踩在一条半沉的小船上,乘着月光一路漂行到了那里。
所以高易自从穿越之后,“命运”二字就常在他的心头。
如果不是老高易恰好来到这所墓园,如果不是他恰好人生地不熟直到那天才找到烟铺,如果不是他恰好烟瘾发作正赶上那个时间点来到河边的瓜棚,如果不是他恰好神志不清稀里糊涂的收留了自己,如果不是这座墓园恰好与世隔绝给了他融入这个时代所必须的时间,高易相信他的穿越之旅绝不会来得如现在这般波澜不惊——至少是在昨天之前——
冥冥中似乎自有一股意志指引着这一切的发生。
*****
接下来的事情办得出乎意料的顺利,高易在圣安得鲁堂教堂正好遇见了奥尔德里奇牧师,他是浦东公墓的具体负责人,也是高易在海员布道会中唯一熟识的神职人员——实际上高易本来就是准备去找他的。
在奥尔德里奇牧师那里,高易不但得到了一块墓地,还得到了额外的一笔赞助用于采买棺材,而且牧师还承诺将亲自主持葬礼。
从教堂出来,高易直接去了法租界的天主堂街,也就是后世的四川南路,在主办殡葬事宜的松茂洋行定了口廉价棺材,并约好了下午就去入殓。然后再去了天祥码头,定了一只明天过江的运煤船。
等他这样一大圈兜下来回到雅仙居,时间不过两个小时,竟然还给他堪堪踩到了饭点。
大概是由于早上受了几位巡捕打扰的缘故,老板娘没有来得及准备午饭,而是直接从附近面店里叫了面送过来吃。
高易刚踏进客厅,就听见老板娘在喊:“这搭还有一份焖肉面,啊有啥人要吃啦?最后一份焖肉哉。”
“我要!”高易见桌上只剩下熏鱼和腰花面了,都是他不怎么喜欢吃的,连忙开口应道。他在外面这一圈转下来,耗费了不少体力,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两指宽的焖肉加上炒素浇头不过四个铜元,正好够雅仙居的午饭标准。
雅仙居一日三餐的伙食标准,按照四、四、八分配。早餐、午餐都是四个铜元,譬如高易今天早上吃的汤团和小圆子,就是各两个铜元。午餐其实留在店里吃的人不多,所以是便餐为主,一大荤一小荤一素一汤。这个年代物价是非常便宜的,一块二两的酱猪肉只要一个铜元,四个铜元尽可以吃这三菜一汤了。
晚餐是大家聚在一起按桌头吃的,鸡鸭鱼肉时鲜菜蔬,老板娘每天都会殚精竭虑的更换菜谱,标准是每人八个铜元,一张八仙桌六角钱的菜,已经可以吃到非常丰盛了。对于中饭没在店内吃的客人,老板娘还会奉上免费酒水,或者晚间送去宵夜,总之不会让客人吃亏。
三餐加起来的总开销是十六个铜元。不过此时的铜元与银元之间却不是百进制的关系,而是要按照市面上银价、铜价的涨跌而定,每天都会有市价牌子挂出。
譬如按今天《申报》上所列比价,银元一枚可换铜元一百十四枚,十六枚铜元就等于一角四分钱。
也就是说,老板娘所收的二角八分住宿费里,至少有一半会开销在客人的饮食上。可见住在这里还是非常之实惠的,因此这家店的客人基本都是些回头客,普通陌生人反倒是难以问津。
雅仙居大致有两帮熟客,一帮是做丝生意的。老板娘年轻时嫁的就是一位湖州丝商,后来这位丝商故世,她无以为生,这才开设了这家旅店。这帮丝商也许都是老板娘已逝丈夫的同行,他们一般住得很久,通常是包月的。
还有一帮便是苏州客人,也都是老客人,深知底细,爱吃苏州菜的,到上海来有业务要处理,或者游玩的时候,都会住到这里来,不过他们多是短期的客人,至多不过住一个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