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轻功是如何炼成的
老刘和陈主任不知道,在永兴小区,唐吆吆有一个业余爱好是人尽皆知的,那就是帮着别人家的爷爷奶奶遛狗。
唐大侠在小区里的绰号是“溜狗大队大队长”,小区里大小27只狗,就没有一只狗她没溜过的。
天天跟狗比赛,不管速度还是爆发力绝对远超同龄人。
别人遛狗,溜到最后都是狗拉着人跑,人不行了。唐吆吆不一样,她溜到最后是人拖着狗跑,狗不行了。那狗累得直吐舌头,回家倒地上就睡了。唐吆吆跑步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右手一直往前伸,就是因为遛狗的时候要牵狗绳。
溜到后来,小区里的狗见到她都往后缩。也许是狗狗们私下里也做交流,反正唐女侠的大号在小区狗圈里特别好使。谁家的小狗不听话了,就用唐吆吆来吓唬它们。一般情况下,永兴小区的狗子们只怕两种人,一种是穿着制服拿着打狗棍的打狗队成员,一种是笑嘻嘻的可爱丫头唐吆吆。
前者是要狗命,后者一样要狗命。不同的是前者是打死,后者是跑死。
造孽啊……
“照你说,这唐吆吆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老刘难以置信地问道。
大老王一拍大腿,“那必须啊,这样的人要是不招进校队,那……那……那真是暴……暴什么物来着?”
难得想说一回成语,可是自己的学识不够,话到嘴边反而说不出来了。
“暴殄天物?”陈主任在一旁搭腔道。
“对对对,就是这个词,还是陈主任有文化。”
陈主任坐在一旁脸上笑呵呵,可心里却满是不屑——这群粗人。
“好了好了,成绩单先放这吧,我再仔细研究一下,你去看看颁奖的情况怎么样了。”
练惯体育的人做事都不含糊,领导让干嘛干嘛。“好嘞!”大老王应了一声就出去了。
老刘一句话把大老王支使出去后,拿起成绩单递给陈主任,“给你看看?”
看谁?体育又不归陈主任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对于体育成绩一点也不在乎,可他又不得不拿起来。
还不是因为唐吆吆那丫头。
没好气地翻到最后一页,看着唐吆吆远超同龄人的成绩,“这……这……”陈主任一时之间无话可说。怎么说,刚说完人家瞎胡闹,结果小姑娘反手拿了一年级所有的短跑项目奖牌,这打脸的速度未免快了点。
陈主任无奈地摇摇头,把成绩单放在一边,“那也不能由着她瞎整,该批评还是得批评。”语气中多少带了点气急败坏。
老刘反而淡定地多,从教几十年来,什么样的学生他都见过。想当年上午还在教课,下午就被当成“臭老九”批斗,押自己上台的就是自己的学生。
跟这比起来,唐吆吆这才哪到哪。
看着眼前心浮气躁的年轻人,老刘笑着摇摇头——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透过窗户,天光散尽,暮色四沉,趁着周围没人,老刘难得地点了一支烟。
“小陈啊,过完今年我就该退了……”
陈主任突然一愣,不知道校长怎么说起这个。
“我这辈子教过不少学生,好的坏的,有天分的,不开窍的,我都见过。可是不管什么样的学生,都是在为成绩拼命,咱们当老师的也只得跟着为那点分数拼命。谁成想,临退休了却突然抓起了体育,估计你们都挺好奇的吧。”
“校长您肯定是为了响应国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口号吧……”陈主任讪笑道。
“哪那么高尚,我就是因为不服……”老刘抽了口烟,思绪回到了不久前。
“上个月开会,我被向阳二小校长硬压一头。比成绩咱们比他高两个名次,可全市三好学生,就是没有咱们的名额。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体育。”
“我们总是说报纸上瞎写,说他们不懂教育,盲目地谈一些素质教育。他们懂什么,教育资源这么紧张,最后比的都是分数,现在说什么素质教育还为时过早。没办法,学生们就是得苦一点,闯一闯千军万马的独木桥。”
陈主任在一旁递上茶水,没有搭腔只是不断点头。入职这么多年,他学会一个道理,当领导跟你讲道理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连马屁都不要拍,只要安静地听着就好。
此时的领导需要的不是一个智囊也不是一个狗腿子,而是一个听众。
“但是我又仔细一琢磨,有一点他们说对了,咱们教出的学生……确实只会学习。”
虽然老刘不喜欢张老师,但他不得不承认张老师其实是最懂学生的,或者说她最懂孩子。学生虽以学习为天职,但是学习并不是学生的全部。要学的也不仅局限于课本上。人活一世,要经历大千世界,要学的实在是太多了。
若双眼只盯着课本,那眼界就太狭窄了。如果有一天成绩不好了,是要出事情的。
事后想想,她执意把顾春风留在一年级,许是对的。
老刘笑着摇摇头,笑容中有几分苍老,有几分落寞。他突然想起他年轻那会儿,看校长总觉得校长是个老古董。可现在的自己,没准也是别人眼中的老古董了。
可老古董擦擦,也是能焕发出点新光的。
“偶尔啊……也需要一些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学生。我们总不能真的把学校变成一座工厂吧,教出来的孩子都是一个样。”
“这样的学生,未免惨了点……”
夕阳下,老刘早已泛白的胡渣泛起了金色的光芒,他又想起了自己以前的事了,人老了总是喜欢回忆。当年刚入职的他信誓旦旦地要把所有的学生教成祖国栋梁,绝不唯分数论,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可是后来……后来他才知道,即便你喜欢仰望星空,可现实总会逼着你脚踏实地。人生的理想虽然重要,但有些事比理想还重要。例如……分数。
分数代表了什么?
它代表了升学率,代表了学校的脸面,代表了……自己能更快升职,他还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好学生关怀备至,差生爱搭不理。他觉得自己做得没错,毕竟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好了。
起码,他有底线,他不收钱……
可是他的学生……
好的千篇一律,差的反而千姿百态。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自己到底是对还是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