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争强还是示弱?
二月里的长安滴水成冰。网尽管夜里的寒风料峭,一队队宫城的卫士却不曾有丝毫懈怠,高举着火把仔细查看着宫城的每一个角落。
“站住!前面的人是谁?宫门已闭,为何还在宫中行走?”,带队的军官眼尖,见到前方隐约出现两盏灯火,当即喝命其止步。
“大胆!中书令大人在此,受桂宫李娘娘召见前去议事,不得无礼!”,回话的人声音尖利高亢,一听就知道是名年纪不大的小黄门。
“多嘴!”,中书令石显等带队的军官走近,连忙呵斥小黄门,然后陪上笑脸朝军官拱手道:“小子年轻,少不经事,还望将军海涵!在下正是奉李娘娘之命前去桂宫”。
军官举着火把往石显脸前一晃,确认是中书令石显无,说话的语气客气了一点,“哦,原来是中书令呀,末将有礼了!刚才末将言语不当,多有冒犯,请中书令见谅!”,军官把火把扔给身后的卫士,对着石显抱拳一礼,然后接着说道:“走,去下一处巡查,都给老子瞧仔细点!”。
军官把手一招,再理会石显,转身领着十来个卫士扬长而去,这幅态度让石显手下的两个小黄门一脸的愤愤不平。
“什么东西!一个五百石品:的武夫,也敢在中书令大人面前撒野!”。
“就是就是,这摆明瞧不起咱们么?中书令大人,应该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都给我闭嘴!”显听得耐烦了将两名小黄门喝止住,“你们呀,什么时候才能长进点?打狗还得看主人,这帮卫士的背后是未央卫尉张放,张放是谁你们总该认识吧?当今陛下对张放如何你们应该清楚吧?往明白里说,如今的羽林、虎贲军、长安内外的北营八校,还有未央宫的卫士是陛下亲领,也就是说,都是当今陛下的人,他们不嚣张谁嚣张?趁早少说话多做事,小心吃饭的家伙!你们这两个不睁眼的狗奴才!”。
“是是中书令教训的是,我等记下了。大人,快到桂宫了,小的给您照着,您当心!”,两个小黄门点头哈腰手中的宫灯向前伸出去,照在宫道之上引领石显继续向桂宫桂圆殿走去。
宫桂圆殿。四角值守地小宫女们各自低着头手相握放置在小腹前。眼睛盯着裙脚一声不出。桂圆殿中了美人李秋姑来回走动发出地环佩叮当之声外。整个大殿一片沉寂。
此地李秋姑正在焦急地等着一个人。那就是中书令石显。
这段时间。李秋姑想了很多。有满足、有兴奋、有忧虑。也有希望和不安。值得庆幸地是。自己当初没有看错人。那个人。那个当初在醉君楼掷出枚金五铢地俊朗男子。依照目前地种种情形看。完全能够担负起自己毕生之梦想。
回想自己地凄凉身世。少小跟随母亲逃荒乞食来到长安。母亲却一病而故。幸得长安巨贾万章收养。教以词赋歌舞。但随着年纪和阅历地增长。逐渐明白原来自己地恩人万章本也不是什么好心。
像她这样地女孩子。万章养了一大群。或者留在醉君楼替他赚取钱财。或者作为财货牲畜一样地东西送给达官显贵作为礼物。从而保得万章自己地富贵。
和其他姑娘不同地是。李秋姑不仅才色双绝。更有野心和头脑。没有经历贫贱地人。就不会对富贵有着深入骨髓地渴望。成为醉君楼地头牌之前。那一个个白眼、呵斥。甚至是谩骂殴打。李秋姑受得够够地了。她将那些经历牢牢地铭刻在心中。
十二岁时候的一个夜晚,在被教授歌舞的妈妈一顿好打之后,李秋姑看着胳膊上的淤青咬牙发誓,此生一定要大富大贵,并且,叫这些有负于她的人十倍、百倍偿还给自己!
“娘娘,娘娘!”,几句柔声的呼唤打断了李秋姑的回忆。转过身来,见来人正是中书令石显,李秋姑有些不高兴的问道:“中书令,怎么这么晚才来,叫我好等!”。
“娘娘息怒,本不会这么晚,半路之上遇到未央宫的一帮卫士,纠缠一阵,所以耽搁了些时间,万望娘娘赎罪!”,石显说完,毕恭毕敬的朝李秋姑拜伏下去。
“好了好了,中书令请起吧!在我这里,莫要这般客套”,李秋姑的语气不冷不热,说完便转身向殿中正位走去,跪坐下来后才招呼婢女道:“来人,给中书令奉上热茶”。
“谢娘娘!”,石显从地上爬起来,走至侧席坐下并看向李秋姑,做出专注倾听的样子。
“中书令,这两日后宫之中传言四起,说陛下要遴选一名宫女册封为公主,嫁予那匈奴单于为氏,这件事,不知中书令怎么看?”,李秋姑开门见山地问道。
和亲之事,这两日里石显也有所耳闻,在他看来,这是件大事,也是件小事。和与不和,此乃国政,可谓大事,但是一旦天子做出决断,后宫之中宫女众多,派谁去都是去,这样说起来又是小事。
只是,天子面前的小事,在他人看来却未必。未央和长乐两宫之中,要论宦人的权势,除了中常侍赵一之外,就数中书令石显树大根深,这两日当中,各宫娘娘都在为和亲的人选暗自角力,这些,石显早有耳闻,心知肚明。
现在的形势是,包括太皇太后在内,已经没有人再去忙着算计天子本身,天子以名正言顺的理由扳倒王商之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组了朝中的权力格局,并将军权牢牢抓在手中,锐利的锋芒之下还有谁敢去螳臂当车?
想要得到渴望的东西,在强悍的帝王面前,你只有去依附、去取悦、去跟随,这也正是各方人马着急张罗和亲人选的原因。自己一方挑出来的人,被热热闹闹的册封为公主,然后送到匈奴做=氏,既迎合了天子的心意,于国有功,而且后面还有说不清的好处。
天子秉性,快意仇,如果这名被册封为公主的女孩儿成为匈奴的氏之后,能够巩固大汉和匈奴的关系,那么天子必然会对其青眼有加,爱屋及乌,那么她的家人,保不准会在天子高兴之余加官进爵,如此一来,举荐这名女孩儿的人,岂不又多了一脉势力?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石明白过来,李秋姑之所以急急忙忙的大晚上把他找过来,肯定是在这件事上动了心思。
“娘娘问在下和亲之事的看法,都是自己人,在下实话实说,这是好事,也是机会,我们不妨一争”,石显笑着回复李秋姑道。
“你以为我们有胜算么?陛下心中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这几日就要下诏册封了”,李秋姑有些不自信,跟着回问道。
“娘”,石显正色劝道,“天子的性格强硬,向来不会轻易被人左右,如果陛下心中真的有了人选,那我们不可强求”。
姑似乎还是心有不甘,自语一般说道:“这样的好机会白白放弃,着实可惜,现在我们在朝中的势力太单薄啦……要说合适的女孩子家,本也不难找,只要知会一下长安城中的万章,要多少有多少,可惜呀!”,李秋姑长长叹了口气之后方才缄口不言。
“娘,请听在下一句,在当今天子面前,万事不可强求,须知,欲速则不达”,石显见李秋姑心意难平,继续劝说道,“其实,眼下还有比和亲更大的事,正在丞相张禹、太中大夫贾如和太学宫祭酒王咸几人当中谋划着,不日,整个大汉朝都会有翻天覆地的大动作。娘娘现在要做的,不是处处争强,而是要刻意沉寂下去,不要让天子注意到我们,现在我们在朝中的势力单薄,正好!”。
李秋姑听得频频皱眉,显然,她对石显的这番话很有些不解,“中书令,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说来话长”,石显脸上恢复了先前的笑意,耐心的替李秋姑解释道:“更化改制,娘娘听说了吗?这才是今上眼下关注的重中之重,和亲这件事与它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今后的太学宫,要设商贾之学的博士,而这个太学宫将来要在大汉朝扮演什么样角色,可以从前两日天子立点士子张籍为郡太守这件事上看出来”。
“你是说,更化改制之后,大汉朝的官,都要从太学宫中选拔?”,李秋姑一点即透,去繁存简地问道。
“娘娘睿智,在下也这么认为。不过,具体的文册条陈尚在拟制之中,据说,丞相和太中大夫他们不日即将呈上御览,想必和我们的猜测相差不远”。
“中书令这么说,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眼下我们在朝中的势力越单薄越好?”,李秋姑又回想起石显刚才的另一段话,于是追问一句。
“当今天子,欺强而扶弱,娘娘没见先前在朝中只手遮天的卫将军王商?还有,您再想以想,后宫各个嫔妃之中,天子近来在何处留宿为多?天子为了自身不受威胁,是不会放任任何一派势力做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