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李自成入京
甲申年三月十九日午时,李自成开始策马进入北京城。
按照军师宋献策的安排,李自成从德胜门进城,沿着德胜门一路南行,然后再从西单牌楼转向东,最后转到大明门正门,走大明门入城。
一路上,李自成所经之处,都有兵丁站岗,气氛一时间无比肃穆,沿街两旁,大多数人家都已闭门,同时门口还摆设了香案,门头上还贴着黄纸,上面写着“顺王”“新皇帝万万岁”“顺民”等字。
不少百姓也有出来迎接新主的,他们大都跪伏在香案两侧,不能喧哗抬头,头顶上同样贴着黄纸写的“顺民”二字……
以上种种,都是军师宋献策安排的欢迎仪式,不过在场大多数人没想过的是,仅仅一个月后,这套仪式就能再次派上用场了。
当李自成行进到西单牌楼前的时候,按照事先安排的流程,护驾的李双喜递上一把大弓和三支拔掉了箭簇的羽箭,低声道:
“陛下,是三矢之誓的时候了。”
李自成点点头,接过弓,对后军连发三矢,高声道:
“军民入城,有取伤一人者,斩,以为令!”
得到李自成当众立下的保证后,无数心里踏实了不少的老百姓顿时欢呼道:
“万岁万岁万万岁!”
欢呼声响彻了北京城,也传入了仅仅几百米外的宣武门天主堂内,此时的白虹正在跟弟弟以及汤若望聊着天,她意图让朱慈炯拜汤若望为师,多睁眼看看这世界。
汤若望懂得可不止是圣经而已,他知识渊博,天文、地理、机械、化学、天文、数学无一不精,是这个时代世界上顶尖的科学家和大学者,完全有能力教导定王。
对于白虹这个提议,汤若望和朱慈炯双方都当即答应了下来。
对朱慈炯而言,他或许不知道汤若望有多大本事,但他明白自己目前寄人篱下的处境,巴不得多拉拢拉拢这个天主堂的主事人,更何况他奉若神明的姐姐还说过汤若望是个有大学问的人了。
而对于汤若望来说,抛开白虹“先知”的身份不谈,他也需要对定王进行这笔投资。
大明虽然目前陷入困境,但毕竟统治中国近三百余年,威望深入人心,未尝没有割据半壁江山乃至翻盘的机会,一旦他这次雪中送炭的投资成功,可想而知将会带来多么大的回报。
此时此刻,听见山呼万岁声传入房内,朱慈炯情绪顿时有些低落,而汤若望也一时间愣了神。
白虹见状笑道:
“莫在意,一群愚民愚妇而已,别看现在北京城的人心在闯王这边,等过不了几天,他们就会哭着喊着求大明朝回来的。”
“为什么这么说?”汤若望目光灼灼的看向了白虹,“难道公子你认为他来了北京也会像匪徒一样抢掠么?”
一旁的朱慈炯闻言,也顿时双眼中多了几分神采,颇为期待的看向了白虹,他现在特别希望听到任何关于闯逆的不利言论。
“没错,他肯定会抢掠。”白虹自信满满道,“这与闯王是否出身匪徒无关,也与他手下有没有聪明人无关,实际上,不管谁处在他那个位置上,都只有抢掠民财这一条路可走。”
“为什么?”
汤若望实在不明白了,在他看来,这种行为除了得罪整个贵族阶层(中国叫做地主)外,不会有一点好处,自西方到东方,就没见有谁得罪了整个贵族阶层还能成功的例子,为何先知会说只有抢掠民财这一条路可走了呢?
“因为国库没钱啊。”白虹笑着摊了摊手,“打下了北京,闯王你当皇帝大家都认,可这么大的功劳,大伙儿总得多发点赏银娘子之类的实利吧?可现在国库穷的都可以跑马了,闯王的地盘又不收税,不抢掠民间大户的话,他哪来的钱犒赏手下士卒?”
话说到这里,朱慈炯也听明白了,联系到上午白虹所说的民心,他恍然大悟道:
“若不犒赏士卒,士卒的人心就散了,也别指望士卒跟我们大明和东虏(满清)作战了,现在可是乱世争雄的时候,与民心相比,军心显然要重要的多,闯王只能选军心。”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申哥儿进步不少。”白虹夸奖道。
面对姐姐的称赞,还是少年心性的朱慈炯有些不好意思的目光闪躲了一下,对姐姐的敬佩也随之加深了一层,心中更是一时间有些惋惜、又有些庆幸:
“姐姐这般惊才绝艳的人物,不生为男儿,真是可惜,不过也幸好姐姐不是男儿,不然……”
……
太子朱慈烺,于三月十九日夜被宗周、之俊献与大顺军,而至于崇祯的尸体,则在三月二十一日才被发现。
在将崇祯和周皇后的尸体移棺至东华门示众后,闯王显然不认为太子和皇帝都没了大明还能翻起什么浪花来,三月二十一日当天下午就解除了九门的封禁。
一时间,除了有名有姓的豪门大户外,平民百姓已经可以自由出入北京了。
也因此,白虹开始和汤若望讨论起了出城的事宜来。
白虹道:“约翰,我和定王需要尽快出城,时间如果拖久了,南京城那边恐有变故。”(德语)
汤若望也明白事情紧急,现在崇祯已死,太子被俘,只要他的学生定王一旦逃到南京,那定王就注定是下一任皇帝,此时正是争分夺秒的时候。
他问道:
“殿下,你们打算走哪条路线,怎么去南京?”
“去大沽口,找苏观生和沈廷扬,坐船去南京。”
白虹说出了她这些日子再三权衡过的路线。
现在这个时间点去南京,相对靠谱点的路线有两条,一是走陆路去淮安,找漕运总督路振飞,此人是出了名的忠臣,白虹一行完全可以在和他接触后,由他护送去南京城。
不过这条路线在稍作思索后,很快便被白虹否决了。
北京去淮安,可足足有近九百公里的路程,沿途兵荒马乱,饥民遍地,赤地千里,匪徒众多,又哪是那么容易走的?
所以白虹选了另外一条路线,就是去大沽口,找经理海运的沈廷扬和登莱海巡道苏观生,泛舟去南京了,这两个管理水师的官员同样对大明朝忠心耿耿,能够护送白虹一行去南京。
更重要的是,北京距离大沽口还不到两百公里,如果骑马,甚至两三日就能到了,沿路中的匪徒也远比去淮安要少的多,更加安全。
眼见白虹已经有了决断,汤若望倒也没有反对,两人就此商议起随行人手和出发时间来。
汤若望暂时是走不了的,李自成对他很是器重,曾派人来过天主堂,专程约他明日去朝堂拜见大顺群臣,按照这个架势,起码李自成兵败前,汤若望是没什么机会离开北京的。
经过一番商量后,白虹和汤若望定下了出北京城的计划,白虹一行将于三月二十二日早出发,除了原本的几人外,天主教堂将派十余名最虔诚的基督教壮丁,保护定王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