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孟达之死(14)

第七百九十二章 孟达之死(14)

司马懿这次平叛,可不仅仅是擒杀孟达那么简单。

他要把整个上庸地区的官员清理一遍,安插一批自己的亲信。

他第一个清理的,并不是所谓的“孟达余党”,而是那个想要那他当枪使的“平叛功臣”申仪。

在孟达被擒杀以后,诸葛亮和李严并没有在上庸停留,缓缓退走。

看到两路蜀汉的援军,都被自己击退,申仪非常高兴,认为自己立下了大功。

刚好,司马懿派人来请他议事。

申仪估摸着,司马懿是要商量如何替他请功,高高兴兴到了上庸。

他见到司马懿的脸色不善以后,他才知道事情不妙。

司马懿以有人举报他私通江东为由,直接对他进行了抓捕。

司马懿敢抓捕申仪,自然是孟达也有不少密告申仪的文书,不少都是证据确凿。

司马懿全部上报给了曹丕,自己也留下了一份。

但曹丕认为,申仪和孟达,刚好互相制衡,先放下不管,等以后他犯事,再两罪并罚。

曹丕对申仪这样的地方豪强大族,很是猜忌,比孟达这个外来户还大。

拘捕申仪以后,司马懿顺利接管了申仪的军队。

他很快收集了足够的证据,给申仪定下了三条罪名:

一是专擅地方军政大权

申仪在魏兴郡等地长期经营,他家族的势力盘根错节;

他在地方上军政事务一手抓,俨然将魏兴郡当作自己的独立王国;

他自行任免军政官员,不经过魏国朝廷的正常程序;

在军事方面,他掌控当地军队,私自调动和部署军队;

这种行为,严重威胁到曹魏政权的中央集权。

第二是与江东、蜀汉的态度暧昧,怀有二心

以前孟达向司马懿举报申仪与蜀汉、东吴,可能存在暗中往来嫌疑的文书,都被司马懿当做证据。

其实,世家大族从来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种情况,在当时三国之间是常态,很多家族都是三方投资,最有名的自然是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这三兄弟。

申仪所处的位置十分关键,他的这种暧昧态度,司马懿有理由给朝廷消除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是违抗朝廷政令,魏国朝廷颁布的一些军政诏令,申仪时常置若罔闻。

他以地方偏远、情况特殊等理由,拒绝执行一些涉及地方治理和军事调度的命令。

司马懿作为曹魏的权臣,以维护朝廷的政令统一为名,清除申仪这个异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看到申仪那怨毒的眼神,司马懿渴不想养虎为患,在心里,他已经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让申仪翻身!

但申仪是现任的魏兴郡太守,属于三品高官,只有在战场上才可以先斩后奏,被抓捕以后,要押解到朝廷判决定罪。

押解到朝廷以后,曹叡看了司马懿提供的所有证据,又和申仪一席长谈以后,他知道了事情真相,也感觉到司马懿的用意。

曹叡可不简单,他精通帝皇之术!

决定不能如了司马懿的意!

他觉得留下申仪,也许能让司马懿多一些顾忌。

他下旨申仪将功折罪,但也不能再回到上庸。

鉴于申仪在江边长大,精通水性,封他为楼船将军。

这一职位,在当时的军事体制中有一定的重要性。

楼船将军,主要是掌管水军作战事务等诸多事务。

这一任命,体现了曹叡对申仪告密孟达反叛这件事的肯定,也是对他的一种奖励,让他能够利用自己的力量,继续为曹魏政权继续效力。

不过,司马懿可没有忘记申仪的事情。

后来,他在朝廷专权以后,还是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处理了申仪家族,结束了申家在地方上的势力。

邓贤作为帮助司马懿平叛的关键之人,也是有功劳的。

但汉代以孝义治天下,对这种“大义灭亲”的事情并不欣赏,更不提倡!

战后,邓贤得到了丰厚的钱财奖赏,但官职并没有提升。

原来的上庸郡肯定是回不去了。

另外的郡,也没有人愿意接受他这种“弑舅”的人,最后沦落为散官。

散官,就是有官名而没有固定职事的官。

邓贤成为散官以后,虽然有一定的官品和俸禄,但不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

他的官位,主要是显示他的身份地位、官阶高低,并没有其他的权利,邓家也逐渐退出了官宦之家的行列。

邓贤也就是做家将的命!

他虽然有官位在身,但也只能替钟家跑跑腿,邓家也成为钟家的附庸。

当然,因为有钟家的庇护,邓贤倒也得到了善终。

同样是反叛上司,李辅因为投靠了司马懿,一直得到重用,结局与邓贤大相庭径。

当然,司马家族也得到了很大的回报。

一直到景元四年(263年),李辅已经被司马懿提拔到前将军的位置。

李辅跟随镇西将军钟会、征蜀护军胡烈等,自骆谷袭汉中。

钟会令李辅率领一万兵力,围攻蜀汉监军王含镇守的乐城。

钟会在灭蜀之后,野心膨胀,企图谋反。

他与姜维联合,想要据蜀自立。

李辅站在司马家的立场上,自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当钟会谋反的意图逐渐暴露后,李辅参与了对钟会的平叛行动,最后杀死了钟会和姜维。

......

......

马谡在越巂郡,接到诸葛亮进军汉中的命令。

他与陈式、张休、李盛、王平、爨习、孟琰率领一万五千蛮族士卒,从小路前往阴平。

这条路,就是上次钟毓所走的老路,路途非常顺利。

半路上,马谡就收到了孟达败亡的消息,他会心一笑!

当初诸葛亮任命他为丞相府参军,他曾经答应诸葛亮三个条件。

其中一个,就是帮他给姐夫蒯祺报仇,算是了却了第二个事情,还剩下最后一件事。

自从越巂郡的马家各奔东西以后,标志着马谡的家族搬迁计划失败,他也没有义务再维护家族的利益,他对官场开始厌倦了。

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他现在的心情,与当年刚好想反!

当年迫切为了出仕,他不惜答应诸葛亮的三个条件。

他现在想着的是,如何尽快完成诸葛亮的最后一个条件,然后解甲归田。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马谡别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马谡别传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百九十二章 孟达之死(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