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第二章

V第二章

许琇宁只疑心自己是在做梦。就是不晓得到底乱坟岗的那五年是梦,还是眼前的这一幕是梦。

顿了顿,她才点了点头。是要起来的意思。

画琴见了,忙走去旁边开了朱红色描金的大衣柜。里面放的都是许琇宁的衣裙,琳琅满目。

最后许琇宁挑了一件粉紫色缕金撒花缎面的夹袄,米黄色棉绫裙,由画琴服侍着穿了起来。

等到画屏和小丫鬟提了热水掀帘子进来,许琇宁已经坐在镜台前面的绣墩上。画琴站在她身后,手里拿了象牙梳子在给她梳头发。

「姑娘的头发生的可真好。」画琴一面梳着,一面口中还在笑着说话,「乌黑柔顺。不是奴婢夸口,这全天下都找不出第二个像姑娘头发这样好的人来。」

她这话虽然有恭维讨好的成分,但许琇宁的头发确实生的极好。泼墨般的青丝,流水一样倾斜在她肩头后背。

许琇宁没有接话,由着画琴给她梳了一对丫髻。

画琴这个丫鬟,会说话,对着她的时候永远都是一幅笑脸。她以前是很喜欢这个丫鬟的。但是她记得后来她嫁给凌恒,还不到一个月,就教她发现这丫鬟竟然背着她爬上了凌恒的床。

其后凌恒见她伤心,一直落泪,就温言软语的哄她,说他跟画琴一点事都没有,这都是他弟弟做出来的事。还将画琴撵离了凌府。但即便如此,许琇宁到底还是不信的,心里一直有一根刺横亘在那里。

而且刚刚她其实并没有睡着,很清楚的听到了画琴说的那些抱怨的话。

以前她可是从来没有听到过画琴说这种话的。

画屏这时已经倾了热水在铜盆里,双手端过来请许琇宁洗漱。因着天气寒冷的缘故,所以洗完脸之后还要抹一层面脂。

画琴拿了镜台上面放着的白瓷印青色芍药花的小盒子,揭开盒盖,请许琇宁匀脸。

不要小看这盒面脂。里面可是加了南珠,极珍贵的。仅这一小盒就要四五两银子,够寻常人家几个月的嚼用了。

不过老爷太太,还有大少爷向来就很宠爱姑娘,什么好东西不舍得给她用?这一盒面脂又算得了什么呢?

画琴一面心中羡慕许琇宁命好,投了一个这样好的胎,一面叫画屏快去厨房拿午膳来。

许家老爷只有太太沈氏一个人,别无姨娘通房。沈氏也只生了一双儿女,以往一家四口人都会在一起用膳。但因着前两日许琇宁染了风寒,咳嗽一直未好,沈氏为免她来回奔波病情加重,所以特意嘱咐下来,叫许琇宁这几日都在自己屋里用膳,等病好了再去上房。

不过她自己这两日却是每日都要过来绘雅苑看望许琇宁。且一过来就至少要待上半日,看着许琇宁用完午膳,歇了午觉再回去。若实在有事来不了,也必要遣人过来询问许琇宁的病情。

绘雅苑离厨房不远,来回一炷香的时间足够了。但是这次足足过了两炷香的时间画屏才提着食盒回来。

许琇宁尚且还没有问起缘由,画琴就已经先开口责问了:「你躲到那里偷懒去了?叫你去厨房拿早膳,你竟用了这许多时候?叫姑娘一直饿着肚子等你回来。若你说不出个缘由来,便自己去柳嫂子那里领十棍子罢。」

柳嫂子是许府的一个管事媳妇。丫鬟仆妇但凡做错了事,都是由她来责罚。

画屏一听,立刻就双膝一软跪了下去。

「姑娘饶我。奴婢并非偷懒才晚回来。是路上遇到老爷太太房里伺候的梅月姐姐,听她说起刚刚陆少爷去上房请安,随后竟然说要辞行,搬离咱们府的事。老爷和太太苦留,但陆少爷却铁了心的要走。奴婢心中好奇,便停住细问这其中的缘由。这才耽误了回来的时间,叫姑娘好等。都是奴婢的错,只求姑娘饶我这次。下次再不敢了。」

许琇宁总没听见她说的这些求饶的话,满脑子只有陆少爷辞行,要搬走的话。

陆少爷?陆庭宣?若她果真重又活了一次,按照时间推算,陆庭宣不是上个月才刚上京来她家的么?而且他拿来的那封,他父亲临终前写给父亲的书信上曾言明,看在当初两人同榜进士,同僚数年,两家又一早就订了儿女亲事的份上,往后就让陆庭宣留住在许家,让父亲早晚照看监督他的学业。

父亲看完书信,当即就叫人收拾一所院落出来给陆庭宣居住,让他往后随同大哥每日去书院读书。陆庭宣谢过,也应允了下来。

许琇宁还记得,此后陆庭宣就一直住在他们家,直到她嫁给凌恒之后才离开。但是现在,他怎么好好的要辞行,搬离他们许家?

这跟她印象中不一样啊。

许琇宁说不上自己对陆庭宣怀着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感情。

两家父亲当年同榜进士,许父是状元,陆父是榜眼。细论起来又都是常州府的人,于是两家便越发的亲厚起来。

其后虽然各自娶妻生子,但依然来往不断,只如通家之好一般。等到陆庭宣八岁上的时候,许琇宁出生,陆父提议两家结为儿女亲家,父亲也慨然应允。

陆父拿了信物过来。是一对常州出的梳篦,一双白玉佩。两家各执一份,只等两个孩子大了,成亲了,再合为一双。

只是两家定了亲事才刚满一年,陆父老家来信,父亲病逝。陆父只得携了家眷回乡,为父守制三年。

陆家原是常州府的富商大户,手上有很多生意。现在老东家病逝,膝下只生养了陆父一个儿子,陆父经不住母亲的哀求,上书吏部辞官,开始一心一意的打理家里的生意。

就将用科举光耀门楣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早晚监督他好好向学。

听得说陆庭宣也是个神童。九岁上就考中了秀才,十二岁的时候就考中了举人。

十二岁的举人,这可是亘古未闻的事。当时不单整个常州府都轰动了,就连远在京城的父亲也听说了这件事。

去信询问真假,待得到陆父的回信确认这件事是真的,当时就高兴的对自己的太太沈氏说着:「阿宁找了个好夫婿啊。」

沈氏听了也很高兴,带着一脸笑意,轻轻的摸了摸许琇宁的头。

【订阅号】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嫁君兴家 卷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嫁君兴家 卷一
上一章下一章

V第二章

%